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降糖药怎么用? 美国糖尿病学会 2020年2型降糖药物路径通俗解读

对于降糖药,很多糖友是“又爱又怕”,爱的是药物能拯救生命,把从前的“绝症”化作慢性病,怕的是口服药的苦涩,注射胰岛素的痛,药品说明书上吓人的副作用。

世上从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适合的药,所以正确的诊断病情,并从诸多降糖药里选择正确的药物,就成了糖尿病医生的看家本领。

通常来说,指导医生用药,会有各种学会发布的临床指南,中国的有CDS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美国有ADA —— 美国糖尿病学会。

前不久,ADA 发布了《2020 年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其中有一张非常详细的《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路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张图。

说实在的,看着这些拗口的西药名称,会长也觉得难记难认难写,光看名字,根本不知道这药是治啥的,既不像“速效救心丸”这样直白秒懂,也不像“九华玉露丸”这样意境优美。为了说明清楚这些药物的功效,会长要插播一个故事。

糖尿病有两大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如果把你的胰腺比作一匹拉车的马,车上的货物就是一日三餐吃进去的食物。

胰岛素分泌不足,就是拉车的马病了,拉不动货了;而胰岛素抵抗就好比平路变成了陡峭的上坡路,马儿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拉得动车。

目前所有的治疗手段,看上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数降糖药都是为了解决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GLP-1是肠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通过刺激胰岛素、抑制升糖素、抑制胃排空和增加胰岛β细胞的方式来降低血糖,但是这种激素在人体很容易被DPP-4 分解,于是就产生了两种不同思路的新药,GLP-1 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索玛鲁肽、度拉糖肽,末尾都有个“肽”字)能提高GLP-1的活性,让它没有那么容易被分解,失去降糖的作用。

而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看名字就很有特点:“格列汀”家族)顾名思义,就是打击DPP-4,不让它去分解GLP-1。

这两类降糖药,一个给GLP-1 吃兴奋剂,另一个“拉偏架”打击GLP-1的对手,于是GLP-1这个降糖小能手就能更好地帮助拉车的马儿跑起来。

SGLT-2抑制剂,中文叫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卡格列净、恩格列净——又一个“格列净”家族),这种药物能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吸收,把过量的葡萄糖“尿”出来,降低血糖——这相当于减轻了马车的重量,让拉车的马儿轻松一点。

胰岛素这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热血——既然胰岛素不足,马儿拉不动货,那么再来几匹“雷锋”马一起帮着拉不就好了!最大缺点是:如果来帮忙的胰岛素马儿太多了,容易造成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TZD),如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 “格列酮”家族,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它能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这就相当于把拉车的马儿面前的陡峭山路,恢复成平坦大道。

而SU(磺脲类药物)是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家族,主要的作用是刺激、激活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这就好像给拉车的马儿增加了一位骑手,有了鞭策马儿自然跑得更快——胰岛素分泌得更多,血糖自然就降低了。缺点是容易低血糖,以及增加了胰腺的负担。

所有的角色都介绍过了,现在我们就可以“按图索骥”来看一看这张药物路径图。

先来一个高能预警:为了避免治疗惯性,ADA建议定期评估并优化治疗方案(3-6个月),这给许多常年不去复诊调药的糖友提了个醒——美食再好也得常换口味,治疗的药物也一样!

首当其冲的一线疗法,不出意料是“雷打不动“的老干部二甲双胍,加上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还特意提到了体重管理,对于2型糖友来说,体重的改善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在这第一道药物防线控制不住病情,就得继续往下走。

再往下走,药物路径就出现了第一个大的选择点:是否确诊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慢性肾病和心力衰竭。

选择是或者否,用药的选择尤其是前后次序是有差别的。ADA的药物路径还列出了考虑到风险和费用的不同选择,非常细致。而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决定了你可以留在原地,或者需要前往下一道药物防线,更换或增加其他药物来治疗。

如果已经确诊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慢性肾病和心力衰竭这三个合并症或者有相关的高危因素,以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为主的路径推荐的药物是GLP-1 RA (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和 SGLT-2i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如果糖化不达标,或者对这两类新药不耐受,那么这条路径排列在后的药物就是 DPP-4i(二肽酶抑制剂)、基础胰岛素(甘精或德谷胰岛素)、TZD(噻唑烷二酮)和SU(磺脲类) 。

因为已经有了心血管问题,所以选择药物要优先考虑对心血管有益,所以ADA首先推荐了GLP-1 RA和SGLT-2i 。

如果你没有确诊合并症也没有相关的高危因素,那么用药的选择明显会宽松一些,在“要求低血糖风险最小化”这条最宽的药物大道上,医生可以任意选择从DPP-4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和TZD(噻唑烷二酮)其中的任何一种开始,如果糖化不达标,才会考虑增加其他药物。

一般来说,联用的降糖药物不会超过四种,而且有些药物不能叠加使用,如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是不能同时使用的,因为容易造成低血糖。

同类的药物也不能叠加使用,比如同为磺脲类药物的格列本脲和格列美脲就不能同时用,容易低血糖。

在这条路径上,最后才会出动磺脲类药物来促进胰岛素分泌,或者注射基础胰岛素,直接补充胰岛素来减轻胰腺的负担,原因有两个:

1、 这两类药物降糖效果最强。

2、 这也意味着低血糖风险比较高。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仔细研究研究这张药物路径,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对号入座”,但最好不要自己当医生来调整药物方案。毕竟我们对药物的理解只是些皮毛,跟长期学习实践的专科医生来比,只能是班门弄斧,很多医学研究总结出来的那些坑,我们没必要自己掉进去才想着爬出来。

在正确的药物治疗下,祝你和你的糖尿病和平共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8年基层版更新要点
降糖药全解析!国际糖尿病学会 [2020]2型降糖药最全用法收录!
糖尿病7大降糖药,一次性认清!再也不怕吃错药了
未来10年,糖尿病药物市场 GLP-1s独领风骚
这类降糖药副作用小,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
IDF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