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辞职创办西湖大学,号称五年超清北,如今怎样?
教育界是一片沃土,它培养出来的无数人才影响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备受重视。目前站在教育界顶尖位置的是清华北大两所大学。这两所大学海内外威名远扬,毕业的学子们在海内外展现他们的才华。 在两年前西湖大学横空出世,创办之后它的目标就是超越清北成为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这所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 施一公出生于书香四溢的高文化家庭,父母都是名校的毕业生,在这种氛围里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高中时就被保送到清华大学。 在大学念书的期间他刻苦奋斗,不仅是提前一年毕业还获得了双学士学位,之后施一公到美国留学读到博士后,毕业后在普林斯顿任职。多年后施一公凭借着在细胞凋零等领域的贡献成为分子生物学的领军人物。

2008年,已经成就满满的施一公辞去在海外诸多职务,他毅然回到国内建设清华大学的生命学科系。因为科研工作表现突出,施一公入选成为中科院院士,几年之后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施一公就任副校长一职的时间并不长,他在2015年联合7位倡议人提出创办西湖大学获得了支持,当年年末先是成立了西湖高等研究院,几年后才正式设立西湖大学,不久后便在西湖大学就任校长一职。

西湖大学虽然是一所民办高校但是起点十分高,不仅是有学界大牛支撑,还有商界名人投资几百亿元支持,办学实力十分雄厚。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西湖大学,在政策方面几乎是一路开绿灯,为学校的创办与运营解决了诸多问题。 在办学之初学校只招收博士生,建国以来还未有先例,现在依旧没有本科生招生计划。它的出现可以说是为了打造一所学术水平极高的大学,同时也在探索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不足之处有很多,需要不断寻找解决方案。

理想是很美好的,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施一公当初扬言要超越清北的目标实现了吗?目前来说并没有做到,西湖大学的噱头让它备受瞩目,但是至今为止招收博士生也只是依附于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本身并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平时的课程都是在那两所学校学习的。 在科研项目上,施一公和学生们也只是花巨资用冷冻电镜做了一些解结构的实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在改革的路上西湖大学并不是第一家学校,南方科技大学是先行者,后者在短短的几年间打着改革的口号被人熟知,但是几年之后自主招生和自授学位被相继收编。现在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经不是最初的它,可以说是改革失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西湖大学应该深入思考原因同时重新审视自身,在不足的地方应该加大努力,要学会整合现在的资源,走出现在的困境。

教育体制改革的道路举步维艰,虽然西湖大学的初衷值得我们敬佩但是想要前进一步都是难上加难。这两所大学主要研究的基础科学需要大量资金,研究成果也很难被立刻应用,随时都有办学困难然后被收编的可能性。 即使西湖大学背后由许多商界大佬,它的研究资金放在国际上依旧是不够看,基础科学现在就是一个无底洞,只能往里面砸钱收效却甚微。

万事开头难,西湖大学想要领先清北的道路很难走,不管是科研资金还是研究人才相比于国际名校都有不小的差距。西湖大学名声很响,但是实际作为却有点让人失望,像是在走南方科技大学的老路。 它们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出现的问题就是教育界遇到的难题,只有努力钻研攻克这些问题才能让教育体制改革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创办西湖大学后称“5年超清北”,结局如何?
耗资200亿的西湖大学,施一公扬言5年超过清华,如今做到了吗?
施一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3月教育新闻盘点: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自愿报名最受关注(9)
施一公年薪多少亿?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有多少资产
最有情怀的科学家:请辞清华副校长,去民办大学任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