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海钩沉】李世民娶了一位巨人韦贵妃


    中国古代社会在继承方面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李世民的官职封的再大、爵位给的再高也无法超越父亲李渊和太子大哥李建成,这是事实。

在李渊太原起兵时,曾经对李世民许诺,如果打败隋军,击溃各个割据势力,便立李世民为“世子”。世子就是王位继承人。皇帝继承人叫太子,王位继承人叫世子。因为进长安后,李渊并没有直接称帝,而是立隋皇室的代王侑为皇帝,而封自己为唐王并身兼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等要职,实际操纵了整个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大权。

是王,就要有个世子。这时,许多战将提出,立李世民为世子。当时的情况下,天下未定,李家等于只是占领了首都和关中这一小块地区而已。这种情况下,长孙氏和李世民觉得应该推辞,所以,就推辞了。

李渊当即封长子建成为唐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四子元吉为齐公。李世民管理首都事宜,权利最大。不到半年,李渊让杨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由唐王变成了“唐皇”,李建成由世子变成了太子,李世民由秦公变成为“秦王”,李元吉也从齐王变成为“齐王”。

这种升级变化,当然也使长孙氏升格为“秦王妃”。

所以,按当时的状况,李世民和长孙氏还没有夺嫡的想法。

后来,李世民灭西秦,平刘武周,破窦建德,擒王世充,可以说剪灭群雄,才使得天下一统,新建的唐朝因此也才是隋朝的样子了。

这是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以秦王身份驻守洛阳,长孙氏以秦王妃的身份陪伴着丈夫。

从李世民这一边来说,比较明确认识“自己当为天下之主”的是通过长孙氏的一段奇遇,而明确的。就是说,长孙氏以奇兆告诉李世民,本娇艳的秦王妃,实际上应该是皇后。

这一奇兆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

从这时开始,李世民和长孙氏进入了他们生命第三个重要阶段,就是“夺嫡”。

前两个阶段是起兵反隋和剪灭群雄。

而且为了达到夺嫡这个目的,长孙氏是积极活动的。作为秦王妃,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将“三大将”娶进秦王府,使他们成为秦王的夫人,使得武德年间旧军阀得以安慰并倾向于李世民,是重要的一步棋。

长孙氏成为秦王妃之后,李世民另外再娶的妾,当时称为“夫人”。而且按照当时的习俗,负责为李世民选择夫人的,就是秦王妃。

事实证明,长孙氏帮助李世民选择并娶了这“三大将”,是十分正确的。不但在当时就增强了李世民的实力和影响力,后来,在贞观时代刚开始,李瑗和罗艺的叛乱得以迅速平定,应该和这三大将的下属们有着直接的关系。辽东局势得以平安也是和这“三大将”有关系的。

那么,所谓秦王府“三大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的“三大将”,就是李世民娶的三位夫人,她们的祖辈或者父辈,都曾经是掌兵的大将,在军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影响。也是能够迅速征集到府兵的人。

那么首先被引进府里的是哪一位呢?

 

一、巨人韦珪——韦贵妃

第一位进入天策将军府的是韦珪,表字泽(597年~665年)。她是个有传奇色彩的女子。

她生于京兆杜陵县。唐太宗皇十子纪王李慎(贞观二年出生)和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武德七年出生)的生母,到了永徽年,被封为纪国太妃,随纪王出藩,死后陪葬昭陵。 

京兆韦氏,是南北朝至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一直到唐朝中期都很有影响,民间有俗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   

她的曾祖父韦孝宽,名声显赫。至今的军事史上讲以少胜多,都拿他指挥的“玉璧之战”为例。当时他率领一少部分西魏军队抗拒多于自己十数倍的东魏军队,而且东魏军队是高欢亲自指挥的,竟然打败了高欢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奇迹。在隋朝建立初期,平定司马炯之乱,也是他出力甚多,可以说也是隋朝的缔造者之一。

韦珪的祖父韦总,仕周为骠骑大将军、右宫伯、京兆尹、河南怀公;她的父亲韦圆成,是隋朝的开府仪同三司、陈沈二州刺史,袭爵郧国公;她的叔父,也就是韦总的次子韦匡伯,是太宗后来昭容韦尼子之父,在隋朝时为尚衣奉御、舒国公;韦圆照,韦总的三子,娶隋朝丰宁公主杨静徽,为驸马都尉。这一连串的皇亲国戚的关系证明了韦珪的重要性。   

     关于韦贵妃在网上和民间传说很多,大多是说她在洛阳守寡后,被李世民偶遇,产生了英俊少年和风流寡妇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是好事者编的,是为了增加文学性而编的。

实则,对于长孙氏来说,他看到的韦珪不但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是大将是名门,而且她的第一任丈夫也是著名的将领。她的第一任丈夫和丈夫的父亲,都是隋代的统兵大将军。大家应该记得,韦珪的公公李子雄曾经是长孙皇后父亲长孙晟的顶头上司。出击塞北突厥时,长孙晟一直归李子雄指挥,而且取得了巨大胜利。在平定汉王杨谅的叛乱中,也是李子雄和长孙晟相互配合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长孙氏和韦珪应该是从小相识,韦珪比长孙氏年长约6岁,但是这不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两人的关系就是现在所说的“闺蜜”。

韦珪嫁的第一人丈夫就是李子雄的儿子李珉。李珉是杨玄感的部下,也是军职。因为史料缺乏,不知具体担任何职,应该不会低。

公元613年,李子雄李珉随杨玄感起兵谋反,兵败后,李子雄和李珉父子均被杀。而韦氏因是罪官家属,被充入宫中为宫婢。李渊即位后宣布大赦天下,作为京兆韦氏长房之女的韦贵妃很可能在此时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被其家人接回了本家。然后,以良家女的身份进入了秦王府。

那些流传的李世民偶遇风流寡妇的传闻未必是真,但是,说是长孙氏或者其家人父辈撮合韦氏进入秦王府服侍李世民,增加李世民的影响力,是有理由有根据的。因为长孙家族和韦氏家族素来关系密切,这是不争的事实。

事件的大致经过是,公元613年,李珉的父亲大将军兼户部尚书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意图推翻隋朝。结果杨玄感是个驴脾气,被一个小城的守将人在城楼上骂了一通,就围住这块弹丸之地拼命强攻,而放弃了进攻长安的绝好机会,以至失败。李子雄父子跟着也遭了秧,都被杀死,史书记载“籍没其家”。韦珪从此开始了八年的寡妇生活。公元621年,李世民攻下洛阳时22岁,韦珪此时24岁。李世民不会在洛阳的街巷中发现韦珪的,而应该是长孙氏知道了洛阳被攻下之后,长孙氏移居洛阳,想起了(甚至巧遇)韦珪,产生了将韦珪接进秦王府的念头,深知韦家影响力和李家影响力的长孙氏建议丈夫将韦珪接到秦王府来,得到了赞同,所以李世民娶到了韦珪,初衷当然是为了拉拢名门望族,便于管理从隋朝和王世充那里接收来的部队。

作为韦珪能找到这么好个人家,自然是乐得其所,可以说这是一次双赢的好买卖。所以,和李世民相处甚洽,后来还生了两个孩子。

当然,李世民娶韦珪还需要征得李渊的同意,李渊当然会同意的,李渊的外公独孤信和韦孝宽同为隋朝国公,两人还过从甚密《周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三》写道:“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同荆州,与孝宽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联璧”。

韦孝宽和李渊的爷爷李虎关系也不错,两家很可能是世交。因为韦家已经成为了军事符号。不是网络上流传的“洛阳城下风流王子对美丽寡妇一见钟情”的故事,也不是“皇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设置”。

韦珪嫁入秦王府,长孙皇后因为自己父亲是她第一任丈夫的手下,按照当时的规矩,就要给予格外的尊重。而她本身血统的特殊性,也使得长孙皇后也要特殊对待。

所以,长孙皇后对她是小心谨慎的。长孙皇后对她不同凡响之处是,她与前夫李珉之女获得宠爱(李子雄李珉之后),获封正二品的县主,后来,李世民当了皇上后,以“宗室之女”的身份下嫁薛国公阿史那忠,这阿史那忠是个大大的名人,是突厥入降将领中最为显贵的人。不过,有的影视形象对韦珪的塑造,距离历史太远,乃至偏离历史,是不可取的。如,电视剧《宫心计  2公主嫁到》(惠英红饰韦贵妃),韦珪为主要的反面人物,她在电视剧中性格很阴险,狡诈,野心勃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残忍,可以说 算的上是一个奸妃。最后因拐骗昭阳公主之罪无地自容,在大殿上自刺而死。这就虚构的太没边了。

 

1990年,在陕西昭陵的陪葬墓群东侧,距离唐太宗昭陵很近的地方,发现了她的陵墓。是昭陵诸多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据史料记载,韦珪去世时终年69岁,而最终的考古结果是,年龄基本相符,关键是她的身高太引人注目了,骨架居然是190公分。根据人体衰老规律,人的骨骼在30岁时就开始萎缩,所以可以想象韦珪年轻的时候身体是高于190公分的,接近或者超过2米都是在范围内。韦珪有如此身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注意锻炼以至于体质很好,二是家族基因不错。

先说第一个原因,考古人员发掘其陵墓时惊奇的发现韦贵妃竟然牙齿完好。试想在人均寿命短且护牙手段不发达的古代,以69岁高龄尚能有一口好牙的能有几人?即使放到今天,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样是很难得的。至于第二个原因,史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韦珪爷爷的爷爷韦旭历任辅国将军、右将军等诸多高级军职,至于她的爷爷的父亲韦孝宽,是著名的军事家,71岁高龄时仍能驰骋沙场。而她的爷爷和父亲也是检校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沈二州刺史等等高官,而且都是作战勇猛的人。   

 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韦贵妃于武德年间以良家入选秦王府,贞观元年四月一日,册拜贵妃,永徽元年正月二十九日,册拜纪国太妃,随纪王李慎居藩。麟德二年九月廿八日,薨于河南敦行里第,享年六十九岁。

以她先帝贵妃并纪国太妃的身份,乾封元年十二月被唐高宗李治按制安葬在距昭陵主峰最近的侧峰。韦氏墓志为令狐德棻所撰。其碑犹在,碑文已泯。  

由于有唐高祖的大赦“武德以良家入选秦王府”应该是符合真实情况的,所以,以前认为“韦氏当是以宫人或者是女官身份入侍秦王李世民”的说法是错误的。

贵妃墓志形容她:“天情简素,禀性矜庄。……忧勤絺紘,肃事言容。……春椒起咏,艳夺巫岫之莲;秋扃腾文,丽掩蜀江之锦。……”是一位端庄高贵的女性,平日言语不多,但美丽的面容如同的乌江的莲花,掩盖了蜀锦的秀色。这是女性碑文的惯用语,当不得真的。

一般来说,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相符的人物,是不该将其本来面目改造的一无是处的。

2012年我去了一趟韦贵妃墓,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北冶姑岭上,西北距昭陵陵山仅一沟之隔,依山而成,是昭陵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韦贵妃墓水平全长49.38米,由墓道、四个过洞、四个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和四壁龛构成。墓内出土文物100件组,其中有一件贴金彩绘双头镇墓兽属稀世之物。一对彩绘贴金天王俑堪称珍品,墓内壁画从墓道至墓室,都大面积保留了下来。这些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明,有威武雄健的仪卫,肃穆直立的门吏,有神情各异的给使,有亭亭玉立的侍女,有生动传神的乐伎等。是1991111日韦贵妃墓正式对外开放的,而我是第二次前来参观的。

有一点是肯定的,韦贵妃绝对的不漂亮,我有位同学测了她的头骨骨骼,相当的粗大。看来,长孙氏推荐她入秦王府,绝不是因为相貌。但她在秦王府和后来的皇宫站住脚,甚至以贵妃身份在长孙氏去世后主持后宫事宜,那是绝对的因为其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四妃”她们都是谁?背景是什么?后妃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孀居8年的女子,身高1米9,嫁给唐太宗后,高跟鞋在后宫悄然流行
此女子只是一个孀妇,李世民为什么非要娶她?只因她的家族不简单
唐朝 女巨人 身高近两米 八年嫁不出去 后来成了李世民的老婆
唐朝 女巨人 身高近两米 八年嫁不出去 最终成了李世民的老婆
她初嫁隋将李珉生一女,寡居再嫁唐太宗,晚年受武则天敬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