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性学习中对“问题解决”的看法

一、数学教学与问题解决
  在学习中,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这个问题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要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学会学习——是一种再学习能力,即面对新接触的现象、问题能够主动地分析、处理、解决的能力。对新接触的事实、理论能够理解、掌握并加以应用的能力;数学之所以重要,除了它的广泛的应用性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它具有培养学生解决多种问题的能力的潜在价值。
  为此,数学教学中,已越来越多的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强调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而问题是诱发思维的直接动因,因此要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体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数学教育中更是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信息的收集整理,到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再到尝试探究、发现解决,获得一般结论。更加强调问题分析的一般方法,强调学生的独立精神,因而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可以说,“问题解决”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重要方法。
  二、教师在“问题解决”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一)            不少教师认为,中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最佳时期,问题的研究不适合在课堂中进行,农村中条件不足,执行困难,还是教师直接讲述较好。

(二)            认为教材中的问题不适合“问题解决”,因而在教学中多从实际问题中挖掘数学模型,以用于问题解决方法的实施,同时,有很多的文章对“问题解决”的看法也是认为问题应是非常规,即不是教材内的简单模仿。

(三)            认为“问题解决”与“系统知识的掌握”之间有冲突,有人认为把“问题解决”当作一种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使学生学习到一些零散的知识可形成不合理的认知结构。

四、在正常的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在教材中的常规问题是否真的不符合“问题解决”,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解为例,在这个部分中如何解一个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核心问题,应成为学生自始至终的主要目标。“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所作的一些尝试,是为主要目标服务的,不能人为的割裂开来。因此,我们的处理方法是: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是积极主动的,解一元二次方程自始至终是一个强烈的总目标,并为此作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还有些什么没有做?因此学习探究的过程是自控的而非他控的,因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其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意了一般的解题策略的分析和应用,而不是具体的模式辩认,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新接触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四、具体做法

我认为在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时应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            确定问题。教师要在钻研教材、大纲和了解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确定好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联系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排列,成为一个以问题为交叉点,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知识网,用这个网来覆盖全部教学内容。

(二)            引导粗解。三个层次的问题至少要分三个阶段提出,每一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有运用课本知识或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的时间。基本知识问题所有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都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而基本联系问题的面可大可小,对于新课,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对于复习课,涉及的可宽一些。这些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在粗解环节中应获得问题的解决,中等学生通过讨论,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础稍差的学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求他们找出问题解决的症结在哪里。对于问题粗解过程中还学有余地的学生,可运用问题从求异、求宽、求深等思维角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问题解决的深层次。

(三)            讲评提高,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之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难点,易混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层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导他们反思方法应用的时机,在基本联系上,引导他们自己理清知识脉络、条理思维框架,反思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

(四)            练习巩固。教师讲评后,如何保持学生现有思维结构与知识水平,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题可围绕学生在“三基”中的薄弱环节去编。学生在练中出现的问题,还需继续补救矫正。回授教学,以落实教学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教学论
浅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对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例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