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防治误区(17)—中医治疗

中国医学包括中医和西医两大板块,使得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然而,很多糖友,乃至医务人员都中医治疗糖尿病都存在很多偏见和误区。

 

1、中医望、闻、问、切可以替代西医的理化检查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和血糖水平,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传统手段,简称四诊。因此,通过望、闻、问、切可以掌握个体的气血盛衰,正邪深浅,把握病人的体质差异。但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必须依靠血糖测定,因为血糖测定是客观而准确的数据。

 

通过中医宏观的望、闻、问、切辩证与西医的微观理化检查的辩病结合,可以更好的把握疾病的本质和判断疾病的预后,既可以有针对的病因“病因”治疗,又有针对症状的“证候”治疗。但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必须以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为基础,中医四诊不可以代替西医客观检查,这一点应当明确。

 

2、中药可以完全替代西药口服药,甚至胰岛素治疗

 

对于初发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中医的辩证论治可以控制症状,改善糖耐量减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但对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晚期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患者,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中药可以完全替代胰岛素治疗。所,以血糖的控制主要是靠西药包括胰岛素的治疗,而中药在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有它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3、中药无毒、副作用,西药毒副作用较大

 

治疗糖尿病时,很多患者迷信中药是天然药,无毒副作用,西药是化学药,毒副作用较大。其实不然,首先,糖尿病本身对机体的危害要远大于药物本身,如果不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所造成的急慢性并发症后果要远远大于药物副作用。另外,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他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点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皆是如此。

 

中医治病往往是采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失衡,故正确合理的辩证论治是前提,如果辩证不准确,即使人参对患者来说也是毒药。另外,最近一些研究发现,一些中药确实存在一定毒性,如马钱子、关木通的肾毒性已经证实。因此,中药也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选用,通过药物的配伍,最大程度减少毒副作用,发挥最佳治疗作用。

 

4、对于糖尿病而言,中药治本,西药治标

 

很多糖友认为,对于糖尿病来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这里的“标”和“本”是中医学的概念。“标”指的是标实,是指邪气抗盛,“本”指的是本虚,在病机上指造成疾病的本质的因素。治标实际上就是指祛邪,治本实际上就是指扶正。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药治本,西药治标已经混淆了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用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体系来评判对方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所以,这种说法本身就存在问题。

 

西医注重病理生理,治疗往往是针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针对性治疗。比如2型糖尿病往往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造成,治疗或者补充胰岛素,或者促进胰岛素分泌,或者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治疗是所谓的治“标”,对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患者,西医胰岛素替代治疗往往是维持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期唯一有效的办法。而中医学通过辩证施治,可以达到调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不存在治本治标的问题。

 

5、中医食疗可以代替药物

 

食疗是古老中医学养身治病的手段,古人云“胃以喜为补”。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病是由于阴阳平衡失调,而根据中医学四气五味的概念,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气味偏甚,或偏寒,或偏温,或偏酸涩,或偏辛热,用食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本身造成的人体的偏甚偏衰,以趋达到平衡的目地,是食疗的基本原理。

 

糖尿病早期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某些食物确实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所以,单用饮食控制可以控制血糖,无需服用药物。但当疾病到了中晚期,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此时单用食疗控制肯定是不够的,需要补充胰岛素治疗,甚至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如只用饮食治疗,拒绝药物,可能会造成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这一点每个糖友都应该清楚,食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绝对不能代替药物。

 

6、糖尿病可以用偏方、验方根治

 

现在市场上很多打着中医的旗号,说什么偏方、验方可以根治糖尿病,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种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所谓的偏方、验方往往是一些假中医、冒牌中医打出的骗钱的把戏,糖友不要轻易上当,应该提高警惕。尽量选用国家药典存在的中成药治疗。正规中医师在开出中药处方时往往都会给出详尽的处方药物,按君臣佐使的搭配写在病历上,有案可稽,一目了然。反之,那些中药里参杂西药的所谓验方往往不会给出具体药物,这一点是大家识别真伪中医的重要手段。

 

7、糖尿病患者体质虚,需要多用参芪鹿茸进补

 

虚是中医学的概念,按八纲和脏腑辩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心虚、肺虚、脾虚、肝虚、肾虚。糖尿病早期,常常以标实证候为主,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此时往往虚证不明显,表现为肺胃热甚的实证,当以清热祛邪为主。而参芪鹿茸往往性温动血,阴虚热甚之人服之非但无益,反而会动血助热,加重病情,所以不适合。

 

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不管是汤药,食疗或是施灸针刺都应当遵循辩证论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不辩明体质,一味滥用补益,往往会加重病情。所以,糖友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看正规中医,不要听信市面上的伪中医和虚假广告,以免上当受骗。

 

8、六味地黄丸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原方用于小儿五尺五软肾虚之候。现代临床广泛用于肾阴虚的证候。症见腰膝酸软,手心潮热,盗汗,两颧潮红等。糖尿病属于阴虚燥热之候,很多病人存在肾阴不足的证候,所以用六味地黄丸切题对症。但从整个糖尿病的中医发病演变规律来讲,病至晚期,很多病人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证候,症见动辄气喘,四肢不温,或食入即吐,完谷不化,大便稀溏,小便清淡。此时,六味地黄丸恐非所宜,需选用或合用益气温阳之品,如桂附地黄丸,香砂六君丸等。另外,糖尿病早期,很多病人存在夹湿、夹热的标实证候,表现为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腻不爽,舌苔黄腻。此时,用六味地黄丸养阴之品反易助湿,湿困中焦,气机不畅,反不利于病情恢复。需先利湿清热,待湿邪渐去再投以补肾之品。市面上常用的清热祛湿的中成药有香连丸、四妙散、藿香正气散等等。总之,六味地黄丸适合于肾阴虚轻症,无明显湿热等邪实证候者。

 

9、消渴丸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

 

消渴丸是一位中西医药混合制剂,其中,中药有黄芪,生地,天花粉等具有养阴清热,益气生津的效果,西药每10丸含2.5mg的格列本脲,所以,它不是纯中药,这一点大家首先要认识清楚。格列本脲是早期的磺脲类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作用持久强烈,易造成低血糖,对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者血糖波动较大者不宜使用,对于老年病友,此药应该慎重用,防止造成低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跟着别人,看见别人吃什么药自己也买什么药,要听取医生的意见。毕竟糖尿病人体质、病情轻重不一。消渴丸不是适合所有病人,对于空腹血糖超过14mmol/l,餐后血糖超过1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超过1%0的患者,以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感染、应激等情况都首先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所以,消渴丸不是圣药,不是所有糖病人都适合服用。

 

10、降糖茶,保健品可以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降糖茶、保健品不是药品,不可能代替降糖药物。目前,市场上保健品鱼龙混杂,很多成分不清,有些降糖茶可能增添了西药成分,有潜在低血糖风险。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尽量选购具有国家批准标志的药品,不要轻易相信保健品,因为保健品的成分确实很复杂,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经不起临床推敲和反复验证,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服用。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已经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高血液流变等在内的多种因素,治疗上也应当是有针对的采取综合治疗,降血糖治疗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国内外一些大型研究发现,单独控制血糖并不能缓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展,如果不控制好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心脑血管并发症依然很高。可想而知,单单靠保健品是不可能改变诸多糖尿病发病环节的病理因素,降糖只是保健品华丽外衣上增添的幌子,要知道,对于初发糖尿病患者,任何口服药都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但采取何种治疗手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所以,建议糖友要认真听取医生意见,规范治疗,即使想要选用保健品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11、糖尿病看中医,应该多看几位老中医

 

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根据个人体质,根据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原则个体施治,因人而异。通过治疗,达到提高机体免疫,改善糖尿病症状的目的。虽然中医讲究个体施治的原则,用药讲究个体化,但对于寒热虚实证候的把握,不管是哪位中医师临证,结果应该是一致的,治法总体原则是一致的,不应该有太大的出入。另外,如果患者在服用某位中医师的汤药后感觉自我症状好转,应当坚持服用,不要轻易换方。因为中医讲究“效不更方”。从诊断思路上讲,中医看病讲究主次矛盾,或先祛邪,待邪去予以扶正;或先扶正,待正气充足予以祛邪。所以,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处方往往不一样。同一位中医师容易把握疾病的发展演变规律,潜方用药能够进退自如。因此,建议患者不要经常更换医生,这样不利于治疗的连续性,糖尿病到目前为止没有特效药,没有那种药物会立竿见影,治疗需要时间,不管是中药西药都是如此。

 

12、出现糖尿病并发症首选中医治疗,拒绝西医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对于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患者往往处于高糖毒性,严重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状态,这时候应当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当然,可以辅以生脉或参附注射液益气养阴,回阳固脱。对于急性并发症单用中医显得势单力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往往缘于病史较长,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没有控制好血糖等。所以,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应当首先用西医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以及血液高粘状态,在此基础上发挥中药活血化瘀、降低尿蛋白、抗氧化应激以及调节免疫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可以缩短疗程,减少西药副作用和剂量,且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故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应当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是最佳途径。

 

13、针灸可以根治糖尿病

 

2型糖尿病到目前为止无法根治,但是完全可控的,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长寿,而且,在合理科学的控制下可以不影响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糖尿病对早、中期及轻型患者效果较好,对病程已久,病情重者应配合相关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糖尿病仍然讲究内科辩证,以三消辩证为基础,灵活化裁。燥热伤肺上消病变明显者取手太阴经、手少阴经穴及背俞穴为主,选用少府、肺俞、太渊、胰俞、心俞、鱼际为主,毫针补泻兼施。胃燥津伤中消病变为主者当当清胃泻火、和中养阴,以足阳明、太阴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处方选用胃俞、脾俞、三阴交、内庭、足三里、胰俞,毫针补泻兼施。肾阴亏虚下消病变为主者当滋阴清热,益气补肾,以足少阴、厥阴经穴为主,处方选用肾俞、太溪、肝俞、脾俞、太冲、胰俞,阳虚配关元、命门,加用灸法。

 

亦可选用耳针,取内分泌、胰、交感、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每次3-5穴,短毫针轻刺激捻转,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另有穴位注射疗法,用丹参注射液或小剂量胰岛素,每次取1对腧穴,每穴注射0.5-1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达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而且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针灸医师治疗。

 

14、糖尿病人都有肾虚,禁忌房事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所产生的代谢紊乱、退行性变,氧化应激不断损害周围神经、植物神经和小血管所引起的。95%的糖尿病患者具有阴茎动脉阻塞的证据。但糖尿病血管性病变是进行性的,当糖尿病累及海绵体小血管时,即可引起阴茎勃起障碍。另外,糖尿病是慢性病,病人由于长期服药,限制饮食,体力减退。有的病人由于工作压力,夫妻感情不合,经济因素,加之情绪焦躁等,均可增加阳痿发生的可能性。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性功能障碍没有男性明显,这是因为女性在性行为中大多处于被动地位,心理压力较男性轻。有个别女性糖尿病患者认为糖尿病可因性接触传染,这是不科学的。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绝不会因为性接触而传播,又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一些人性功能障碍,降低了对性的需求。女性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阴道炎,尿路感染,异常气味和性交疼痛,加上搪尿病患者的阴道润滑性降低,自主神经损害,使阴道敏感性降低,阻碍了性高潮的产生。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脾肾亏虚,气阴受损所致,肾气不足,气血鼓动无力,必然影响性功能。主张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节制房事,以免进一步耗伤肾精的亏耗,因心肾相交,杂念会煽动心火,火动则肾水亏,肾水亏则虚火越旺,糖尿病人本来就肾水不足,如此加重病情,甚至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根据体质辨证选用补肾益精的药食,根据阴阳偏盛合理选用,治疗糖尿病,培补肝肾,提高性欲,增加性功能。

 

糖友要讲究房事养生,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使用合理的药物治疗,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同时,需进行自我保健,消除心理障碍,去除精神因素。通过这些养生方法,糖尿病早期性功能障碍常能取得较好疗效,能使性功能得到改善。

 

糖尿病患者都有肾虚,禁忌房事这一说法显然不科学。关键是合理节制,有益身心。当然,对于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心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应当适当节制,以免加重病情。

 

15、不吃药、不打针,练习太极拳可以治疗糖尿病

 

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而言,练习太极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是一种理想的运动。但对于晚期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细胞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单靠练习太极是无法控制病情的。

 

其实,太极拳是早中期病人辅助糖尿病治疗以及健康人群预防糖尿病的首选养生运动。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患者在完成12周的太极拳练习后,体内的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体内的辅助T细胞数量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太极拳还可以通过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肌耗氧,起到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作用。这种锻炼方式,还可以明显增强葡萄糖在外周组织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还有研究发现,坚持练太极拳的糖尿病患者比那些不练习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且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较低,发生并发症的时间明显延迟。特别是对胰岛素抵抗较为严重、糖脂代谢紊乱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太极拳能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中风高危患者,太极拳可以帮助改善循环,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太极拳是防治糖尿病的免费良方。

 

16、推拿、穴位按摩可以治疗糖尿病

 

推拿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手段,对糖尿病人来说,通过推拿手法的刺激可以达到疏通局部气血,加强糖在肌肉组织的摄取和利用,提高病人的免疫和抗病能力,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早中期病人可以改善症状,调理阴阳,恢复体质。但对于晚期胰岛素绝对缺乏,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则并不强调首选其治疗。尤其是合并有皮肤感染、精神障碍的患者避免使用。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头部推拿

 

推拿头部可以双向调节头部神经的兴奋和抑制,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相对平衡。常用手法如下:

 

迎香穴:拇指指尖压在迎香穴上,双手轻轻颤动,慢慢用力。通常每次连续300~500次左右,频率每分钟3-5次。

 

风池穴:大拇指尖部压在风池穴上,其他四指固定头两侧,微微用力。此法可疏通筋络,使气血通畅。每次连续200~300次,频率每分钟100-150次。

 

头部按摩用双手十指指腹均匀放在头的中间及两侧,微微颤动用力。可松弛大脑皮层,改善大脑血液循环。每次连续做300~500次,频率每分钟100-150次,速度要快而有力。也可用掌根压在头顶百会穴处,用上肢的力量轻轻振动手掌,可升提中气,清醒头目。

 

腹部推拿

 

推拿腹部主要运用推、拿、摩、点、振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腹部可以促进腹部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消化与吸收,改善腹腔各脏器包括胰脏的营养,使胰脏血液供应不足得到纠正,利于胰岛素功能的恢复。双手平放在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推拿,频率每分钟60~90次,再按逆时针用同样的手法,每次坚持10-20分钟。

 

四肢推拿

 

手法以向心推拿为主,运用推、按、点、揉、搓等手法,改善四肢微循环,促进皮下脂肪组织代谢,加速肌肉对糖的吸收利用,可帮助降低血糖,改善循环,减轻脂肪堆积。上肢推拿一只手放在臂的内侧,从手腕部起在里推到腋部,每次3~5分钟,每分钟70~120次,也可双手掌夹住手腕部,掌心来回搓动,渐进到腋下。下肢推拿双手从大腿内侧的根部往下推到脚腕部,再从足后根部往上回推,每次5~10分钟,每分钟50~80次,亦可利用搓法,手法同前。本法具有促进血液回流、防止下肢血管闭塞。活血化淤、软化血管等作用。

 

另可用双手的拇指尖部,按在足三里穴处,徐徐用力,或轻轻用拇指尖揉动,每次约1~3分钟。本法具有促进胃肠消化和吸收、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17、中药泡脚适合所有糖尿病者者

 

中药泡脚是中医治疗的的一大优势和特色。祖国医学认为,脚为身体经络汇聚的地方,周身气血运行皆从脚而过,脚上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许多穴位有特定功效。脚亦是人体浊气下降的地方,中医历来有左病右治,下病上治的说法,通过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引热下行,从而调整人体阴阳,达到防病祛病的目的。中药泡脚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失眠多梦、疲乏困倦、容易外感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虽然中药泡脚有一些基本验方,但仍然需要辩证,因为各人体质、阴阳寒热偏甚不一,所以,最好是在中医师辩证治疗个体化的情况下使用。譬如,有的人脚部湿气重,有脚气异味;另有些人双脚冰凉,皮肤干燥,可能这样两种人就应该区别对待,不能用同样的的中药方泡脚,否则效果欠佳。

 

中药泡脚的具体方法是:选用质量可靠的泡足器,加清水使之高度超过双足,并加热保持水温35℃左右,并将煎好的中药汁倒入泡足器内,每次泡足20分钟左右,每天1-2次,可在睡前或饭后泡足。需要注意的是,泡脚完毕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脚,避免潮湿诱发感染。

 

总之,中药泡脚不是适合所有病人,对于已有糖尿病足病皮肤破溃或感染的患者不适合泡脚,以免加重感染。另外,对于适合人群也应该因人而异辩证施治,选用不同的泡脚方。

 

18、糖尿病只需药物治疗,与情志无关

 

中医所说的情志,即是人的七情六欲。糖尿病与情志密不可分。糖友常有以下不良情绪出现:紧张、忧郁、压抑、恐惧、失神、烦躁。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五行与五志相合。许多中医都认为糖尿病属脾胃病,多伤于思,与心、肺、肾,肝关系密切。火生土,火气衰,土之上源缺损,子反侮其母,则多发心血管病,糖尿病人多忧郁少欢喜。土克水,而土气弱,相克无力,久病及肾;土生金,病人多忧恐,金气旺,土气过耗,生化不足,更助患者忧郁之情。病久失明,是累及肝络所致;久病多急燥,水亏火旺所致。

 

所以,调节情志对避免血糖波动,病情进展尤为重要。情绪调节法是以内外结合为原则,家庭、社会和本人都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使病人的情绪得到改变。可采用下述方法:

 

言语开导: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医生,平时要与病人多交流,多沟通,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感情。糖尿病患者应当与医生、病友多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尚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移情易性:中医书籍中指出:“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现在移情易性的方法更多,唱歌、跳舞、养鸟、垂钓、种花、旅游等均可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漫步解郁:食前千步解忧郁,食后千步消食结。糖尿病患者应适当散步,不仅能化解忧郁,尚有助于降低血糖。

 

顺意解怒:意思是顺从患者的意愿,使其得到满足,从而化解郁怒。家人要适当创造一些条件,来满足病人的愿望,以达到稳定病情。总之,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心胸要开阔,遇事要冷静,把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要重视情志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以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广大糖尿病患者始终要保持自己心情愉悦,让自己每天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既有利于病情控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认为糖尿病只需药物治疗,与情志无关是错误的。

 

本章撰写: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院区 赵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药既治不了糖尿病更不能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破译中医的玄机》(十)——2型糖尿病,只要方法得当,可以治愈!
[转载]《破译中医的玄机》(十一)———2型糖尿病,方法得当,可以治愈!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3-12 14:44:16)
胡维勤论证中医与西医治疗糖尿病的区别
都说中药能治疗糖尿病,西药伤肝肾,到底中西医谁更胜一筹?
糖尿病(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