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零售人不能不知道:营改增后,如何谈判租金?如何分享利好?》

第52期

作者:Sissy Shi





iziRetail近期收到不少网友的询问,都是关于营改增的话题,编辑团队查阅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发现专门针对时尚零售行业的文章并不多,已有的文章对于非财务专业的人士而言,不够简化,所以iziRetail打算把它简化成为下面几个问题来分享关于该热门话题的一些观点。



【1】

何时开始,影响到哪些行业?



从2016年5月1日开始,政府将在国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改增是我国目前推出的最重要的税制改革,也是最大的一项减税计划,预计2016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辐射影响4个行业:


      房地产业

(包含零售、商铺租赁)

      建筑业

      金融业

      生活服务业

 

近期,很多从事商业地产以及品牌的朋友都在接受相关的培训,商场从事招商、运营、财务、法务的,品牌公司从事BD、销售、财务、法务的,都逃不过这个即将出台的政策。



【2】

增值税(VAT)和营业税(Business Tax)的差异



可抵扣vs不可抵扣


先说增值税,顾名思义,增值税是对增值额征税,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售税额,然后扣除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


而它所谓的低扣就是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差额,进项增值税发票上面的税额是可以全部从税务局拿回来的,但是销项增值税发票上面的税额要上交税务局. 所以你实际要承担的税负就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它的计算方式为: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税额)×税率。

 



而营业税,顾名思义,营业税就是对营业额征税,它是不可抵扣其他进项。计算方式直接为: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价外税 vs 价内税


价内税作为价外税的对称,从价税中以应纳税金是否构成计税依据的组成部分为划分标准所归纳出的一类税。即以含税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其中,价内税:为税金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中的税。价外税:为税金附加在商品或劳务价格之外的税。


 



从上述的价外税、与价内税税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增值税是价外税,营业税是价内税。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收入和成本之间增值部分按照一定税率计税。

 



【3】

营改增之后,租金、管理费等等有几种算法?

如何谈判、如何分享利好?



全面实施营改增之后,品牌方、商场方,如何分享这个税收整改带来的利润利好呢?对于实力平衡方或者失衡方,如何在博弈中最终保持自身的利益呢?下面3种算法,相信会为你的困惑答疑。


举例:

本文下述所有内容,按照大家日常工作习惯,将甲方视为出租方,乙方视为租户。

如果原来的租金是100元,这里面是含了营业税5%的,也就是说甲方收了100元的租金后,缴了5元的营业税之后,真正拿到的是95元的租金,也就是税后租金收入是95元。


算法1:甲方通吃利好,原来的租金不变,加收乙方11%的增值税。


按照此算法,甲方要求租户的在原来的租金100元的基础上,额外再支付11%的增值税,这样一来:

甲方的实际税后租金收入从原来的95元,提高到了100元,其实是赚多了5元。

而对乙方而言,原来的成本是100元,现在虽然缴纳了111元但其中11元属于增值税,可以抵扣,所以税后的成本还是100元,与之前没有改变。



(案例说明)


在当大家都还没反应,尚未采取行动的时候,太古集团选择了先下手为强,以信函的形式通知了部分品牌方,它们的解决方式。具体操作,如算法1。更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一个商业巨体,它的前瞻性也是不可比拟的,当在与部分品牌签约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表示,租金里面不含税,即使是价内税,也是指的不含税的金额。


算法2:乙方通吃利好,原来的税后租金95元不变。


这种情况下,乙方首先将原来的租金100元,改为除去营业税5%之后的95元,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支付11%的增值税给甲方。

 

这样一来,乙方扣除可抵扣的增值税之后付出去的租金是95元,相比之前100元少了5元。而甲方的税后收益95元其实没变。


算法3:甲方、乙方平分利好


这种情况下,将新的租金锁定在原来租金的95%到100%之间范围内的任何点,都可能成为双方博弈之后达成共识的那个点。甲方强大一些,可能就往95%方向靠一些,反之,乙方强大一些,就往100%那一边靠一些。

 

在真实的算法方案里,还要考虑附加税,本文为了简便易懂,就未考虑这项成本。



【4】

5月1日之后,

是商场更着急,还是品牌更着急?



究竟谁更加着急,在这个关系的处理中,是没有一个绝对答案的。谁着急,取决于谁更想分享利好,谁更想先发制人。比如说,太古集团,作为一个超级商业巨体,它是有能力稳住当前局面,但是为了更多地取得商机,分享利好,它选择了先下手为强。当然也有很多大品牌面对与商场的博弈中,也会采取相同应对策略。


对于整个市场的控制方,国家税务局而言,各个地方也有差异,时间、地域等多重因素也会影响到最终节点的执行结果。


因此,这个问题上的回答是,面对利润分成,双方都会很着急,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谁更着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材料甲供or 乙供?
代付房屋租金经营模式的纳税问题
委托经营合同范本
营改增后甲供材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甲供材料”涉税风险分析
甲供材料应如何进行票据处理的分析 - 想飞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