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35所小学组建课改联盟探索多学科融合教学

全国35所小学组建课改联盟,探索多学科融合教学——


寻找超越0.2分的教育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在西方已有几十年的实践,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我国真正的应用却少之又少。近年来,全国35所学校组成课改联盟,尝试引入PBL开展课改。


  近日,在重庆市巴蜀小学举办的一场国际教育会议上,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州简斯维尔学区的小学教师凯文·加特向台下的中国同行提问:谁有过PBL(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经历?


  在座的上百名中国教师,只有几个人举起了手。PBL在西方已有几十年的实践,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今,国内的一些学校正试图将这种方法,作为课改的推进器。但是,PBL的最大优点恰恰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尽管如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决定直面挑战。以往,中关村三小常常以领先第二名0.2分的微弱优势,在海淀区教委各学科教育质量监测考试中夺魁。这样的成绩是靠教师和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和做题中换来的。


  “我不认为这0.2分就代表了学校追求的全部。”刘可钦说,“教育的意义,应该远远超过这0.2分。”


  多学科融合的挑战


  2012年,刘可钦和全国各地34所小学的校长一起成立了全国小学课程改革联盟,联盟的35所学校都引入PBL开展教学实验。在巴蜀小学召开的会议,正是为了检验改革成果和继续推进PBL而举行。


  会议上,一所学校展示了自己的一节示范课。在这一堂由语文和音乐教师共同完成的课上,语文教师声情并茂地领读与桥有关的古诗词,音乐教师则带领学生乐团为朗读配乐。学生们还一起画了很多桥梁的图画,做了手工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活动紧凑,看起来一切都很不错。


  但也有质疑者认为,这样的综合课程就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大拼盘”,机械地将几门课程的内容拼凑到一起,各部分间缺乏逻辑关系,没有处理好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利于学生学习。美国威斯康辛州大学教授梁国立特意邀请斯坦福大学的专家前来观摩考察联盟学校的PBL实践。几场报告听下来,专家告诉梁国立,很多学校的PBL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没有和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有的联盟校就是在综合实践课上做桥,把PBL变成了手工课、活动课”。


  作为示范,芬兰高卢曼中学教师帕沃·奥克森演示了他们的PBL实践。学生和教师要共同完成一个铺设好电力设备的小房子,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要依靠物理、数学知识进行规划计算和铺设,房子完工后则要写作、演讲、绘画。一个项目,包括了多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并且锻炼了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国内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教学情境。“过去只需要把一个学科的课上好就可以了,但现在我们要把各个学科整合在一起,在一个活动中完成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中关村三小发展部主任张文峰说。


  脱离教科书就不会教了


  在很多学校进行的探究合作式的学习,仍然是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严格遵循教科书的课程体系进行。如果尝试着不再严格依赖教科书进行教学,国内教师会表现怎样?在这次会议中,很多教师表示“自己不会教了”。


  这从教师们选择的“驱动性问题”就可略窥一二。“驱动性问题”是PBL的一个核心要素,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目标和挑战感,并且和学生的知识学习息息相关。国外的经验表明,和学生们周边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驱动性问题,能更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这一点,联盟里不少学校一开始就跑偏了。一些学校选择了挖掘一座桥的历史人文内涵作为“驱动性问题”,在这些项目中,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等历史名桥频频上榜,而这些桥离很多学校有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之遥。


  “教科书是一个很难和学生周边的真实生活发生切实联系的体系。”梁国立评价说,“一个习惯了教科书体系的教师,当要求他从周围的环境中切入教学时,他会倾向于设立对知识体系和学习强度的要求都比较弱的教学目标。”


  学生们无法围绕千里之外的桥开展有效的项目研究,需要通过实地测量掌握的数学知识成为泡影,而设计中对周边居民的访谈更不可能实现——这本是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


  当然,最后很多学校还是完成了任务。他们贴出了学生制作精良的手抄报,不过手抄报上的信息几乎全部来自网络。这恰恰犯了错,“教师要让学生有真正的探究,而不是让他们简单地以漂亮的形式重复可以轻易获得的信息”。一份分发给教师的培训材料上写道。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在开展PBL之前,中关村三小英语教师赵宁曾进行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她让学生制作一张英文报纸,每个小组都要独立梳理单词、句型,各自认领任务后,再以手绘的形式去完成。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迸发出的主动意识让赵宁惊讶,所有人都会为了一张制作精美的报纸齐心协力。


  如今,在PBL的实践中,赵宁再次注意到这一点。“PBL是从单学科变成多学科,这意味着学生们会在兴趣中学到所有的学科知识,而且来自同学间的智慧分享更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赵宁为这样的发现感到兴奋。


  至于她自己,也找到了教室以外更大的成长空间。本次会议上,来自美国的专家介绍了与PBL相关的“教师领导力”的概念,包括教师对学科教学目标的统领,教师团队合作的技巧等。


  赵宁一一对应后,快乐地叫了起来:“我就是感觉在这些方面提升很快!” 她这次给参会教师们做了演讲,题目是《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这样的效果正是刘可钦想要的。她表示,未来,PBL将取代现有的教学体系,成为中关村三小的“正餐”,教学大纲的所有课程目标都要包括进去。


  有人担心这会对学校的考试成绩造成影响。刘可钦对学校教师们说:“为了0.2分,你们累死累活,这是真正的教育吗?”刘可钦给他们划了一条线,海淀区排第二十名,最少第二十五名。在刘可钦的愿景里,学生们为了项目碰撞、讨论、合作,考试分数将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成长。(记者 高毅哲)


    《中国教育报》2014年8月27日第3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文森:“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教改汇报会有感
任课教师岗位职责
杜郎口旋风精彩导读
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
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