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60doc网文摘手

贺岁档开启“电影工业”


来源:安徽日报

原标题:贺岁档开启“电影工业”

电影贺岁档如期而至,2个月将上映60多部影片。对此,观众的关注点在哪里,哪些新现象值得思考——

本报记者 晋文婧

贺岁档是传统的电影市场旺季,院线大力备战,观众有所期待。记者近日走访了省城部分影院,了解到2016年贺岁档时间从今年12月开始至2016年2月结束,各大影院或将上映69部影片,平均一天一部新片。贺岁电影“井喷”现象再现,让人期待。

IP电影年末冲刺

今年以来,IP电影逐渐走进大众视野,“IP”也成了年度热词。贺岁档中,自然少不了IP电影。近期搅动市场的《寻龙诀》和《万万没想到》都被业内称为“典型的IP电影”。

何为“IP电影”? IP意指著作权、版权,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网络小说、话剧,或是某个人物形象,甚至只是一个名字、短语,就可以把它们改编成电影的影视版权。目前来看,被贴上IP标签的电影,大多改编自网络小说或网络剧。从《小时代》系列的成功,到《栀子花开》《左耳》《何以笙箫默》等等,每部电影上映之前都有不错的认知度及各类粉丝对电影的期待感。这种基于已有受众基础的著作改编,诞生了所谓的IP电影。影评人黄平解释,IP电影其实是个产业概念,在好莱坞,由知名漫画、小说、舞台剧改编的电影不胜枚举,中国本土电影改编自小说者也有许多先例。 “‘IP电影’这个词的出现看似是新瓶装旧酒,实则是放大以商业效益为导向的市场意识。 ”

回顾过去十年,作为国内最成熟的电影档期,贺岁档曾是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等大牌导演和葛优、周润发、成龙等大腕的代名词。但今年有所不同,名导明星好像并没有试图挤进这班“列车”。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近年来电影市场格局和观众口味发生很大改变,以前很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新作乏力,取而代之的是众多IP电影的流水线般的生产制作。

从事编剧工作的阚俊松认为,从商业运作角度来说,希望获得更多票房的电影产业需要“IP”。但电影归根到底还是一门艺术,如果产业意识大于创作意识,可能会丢失艺术作品的文化本质。之前媒体报道称有投资方甚至拿 《新华字典》作为IP电影的开发对象——可见,影视剧故事的创作几乎成为了一个“研发”的过程。然而,当专业编剧不再具备主体的创作精神而只是文化工业产品制造的一个技术工具,这就需要警惕了。因为最终只有靠原创,才能为影视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影院一片“喜洋洋”

影迷何超比较了一下去年与今年贺岁档的影片,发现2015年的贺岁档没有喜剧片,而2016年贺岁档是喜剧片的天下,几乎集结了当下热门的喜剧角色。小沈阳、王宝强各有2部喜剧上映,邓超、沈腾、马丽等由话剧舞台走进影视圈的演员们,也把喜剧搬进电影院,形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

记者从院线了解到,12月初,由孙周执导,王宝强、小沈阳等谐星领衔主演的《不可思异》上演,之后《万万没想到:西游篇》《恶棍天使》《一念天堂》,一共4部各具特色的喜剧片集结大银幕。这么集中地上映喜剧电影,是贺岁档一直没有过的现象,对此,观众们拭目以待,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业内认为,目前来说,中国的喜剧电影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电影类型。从陈佩斯的喜剧电影《二子开店》《父与子》,到冯小刚的冯氏喜剧《甲方乙方》《大腕》《非诚勿扰》《私人订制》等,再到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和徐峥的《泰囧》和《港囧》,喜剧电影已经被观众普遍认同。虽然老派喜剧电影有些珠光黯淡,但接棒的新派喜剧如日中天。何超谈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内观众对国产特效片要求苛刻,但对国产喜剧片却极具包容心。纵观这些年的贺岁档乃至其他档期,国产喜剧电影往往成为一匹“黑马”,与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票房抗衡。

观众为什么较为青睐喜剧电影?影评人黄平认为,喜剧电影在内陆影院的流行,最简单的说法是“缓解压力”。片中悲喜交加的小人物,对许多人而言,那就是生活中的自己,看着片中人的嬉笑怒骂,观众心情仿佛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纾解。不过,现在不少国产喜剧电影还停留在“明星搞怪,逗你发笑”的阶段,我们希望看到国产喜剧片在人性探讨上能够有所突破。

日常消费淡化档期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的贺岁档,总票房分别为62亿元、64亿元和108亿元。 1997年,冯小刚以《甲方乙方》开启中国电影的贺岁档,之后张艺谋以《英雄》开启中国式的大片模式。作为中国电影最早成功开发的档期,贺岁档票房一直被看好,观众也形成一种“贺岁档就是看大片”的习惯。然而,随着电影业的快速发展,这一习惯正在被逐渐打破。

据省影评学会秘书长童加勃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随着电影市场的扩容,票房也不断攀升。究其原因,其一是与城市影院银幕的增加相关,比如近三年来,合肥影院数量呈10倍速度增长,全省新建影院逐渐往县级城市布局。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三线及以下城市观影人次增长率近三年保持在30%以上,这些城市居民的观影热情甚至赶超一线城市。其二,票房攀升和众多中小民营电影公司纷纷抢占市场、电影工业化制作流程更加顺畅有关。以今年的暑期为例,全国电影票房达到54.9亿元,观影人次1.59亿,皆创历史新高。 “暑期档”这一概念强势登临。国庆档、暑期档、春节档等异军突起,每个假期乃至每个周末也许都会“大片”云集、观众云集。与热点档期多样化相似的情况还有影片类型的多样化,武侠片、文艺片、警匪片、纪录片等都有机会与观众见面。

所以童加勃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前是缺影院、缺电影,一年一度的贺岁档才会几近狂欢,而如今是影院数量攀升、影片种类丰富,贺岁档就显得并不那么突出了。观众看电影已从以往年底突击消费的模式变成日常消费。当然,国产电影工业的整体制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院线不断膨胀,亟需过硬的片子支撑。无论国庆档、暑期档,还是贺岁档,要让每个档期都保持“叫好又叫座”的热度,最关键的还在于修炼“内功”,制作出兼顾艺术与市场的好电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电影贺岁档:好故事才有高票房
【影评】徐峥:《泰囧》奇迹难再现
"私人订制"还是"娱乐大众"?
电影贺岁档:质量趋好值得期待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贺岁片
600亿目标成“妄想”,喜剧片撬不动电影“票房”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