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孔钱-天圆地方(中国钱币发展史专题)

方孔钱是我国古代钱币的俗称。

方孔钱中间有方孔的圆形钱币,由环形钱演变而来,成为我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方孔钱以秦的半两钱为最早,民国的“民国通宝”铜币最晚。这种钱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

战国“两甾”方孔钱(直径31mm)

方孔钱是中国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发行时间和发行量均远大于其他种类的钱币,方孔钱和中国古钱币这两个概念经常等同。

唐代南兆朝“永光”方孔钱一枚

秦朝以后两千多年间的钱币,除王莽一度行刀币外,中间都有一方孔,故称钱为「方孔钱」,也被戏称为「孔方兄」;「孔方兄」其由来为西晋鲁褒著《钱神论》以讽时弊,拟钱为长兄,字曰「孔方」。方孔钱是由圜钱演变而来的,以秦朝的「半两钱」为最早,中华民国时期的「民国通宝」为最晚。

战国·燕国“明四”圆形方孔钱

战国·燕国“明四”圆形方孔钱,直径29mm,重4.6克,是品“明四”方孔圆钱,背平素,边缘有范线溢铜,铸造较为粗糙。“明四”钱是燕铸方孔钱中外径和重量最大者,也是燕铸币中最为罕见之品,被列为古钱币珍品之一,极美品

相关链接:

战国末期燕铸币。燕自孝王后,无论政治、经济状况早失去往昔辉煌。燕王僖在位时(前254年~前222年),国势更衰,畏秦如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燕国以太子丹为人质,与秦结好。太子丹入秦不久逃回,阴结天下死士,以图亡秦之策,后留下荆轲刺秦王一段史话。燕铸“明四”方孔圆钱的时期当在燕孝王以后。明四:又释为“匽四”、“易四”、“召四”、“司四”等。燕国原本是通行燕明刀和燕方足布之地区,铸行方孔圆钱则是受了秦半两钱实用性的影响,这表明到了战国末期,传统的刀布币行用区已开始接受和进入方孔圆钱这种形制先进的金属铸币时期。燕国所铸行的方孔圆钱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其外径大小有别,轻重差异明显,存在着 “子母相权”的比价关系。

战国“宜君特半”背“十八”圆形方孔钱

方孔铜钱应天圆地方之说,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铸钱以此为型。

携带方便,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安全。'盘缠'一词的来源此。

“盘缠”是指如今说的旅费。但是,旅费为什么又“盘”又“缠”呢?盘绕、缠绕是近义词,钱同盘绕、缠绕在今日当然毫无关系,不过,古代却有某种必然联系呢!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常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有出戏叫《十五贯》,即涉及十五串钱的一个案子。古时不要说没有旅行支票、信用卡,就算纸币也是后来才有的,于是,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巡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有做人的道理在其中,铜钱为外圆内方,做人也需要如此,做事圆滑,但内心保持方正。

钱币铸造好后用方钎插入孔中,便于打磨外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盘缠
战国钱币全知道
战国明四圜钱
古人为何把旅费称为“盘缠”
“孔方兄”探源
中国封建王朝发行的钱币(从秦开始-清结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