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馆藏丨湖南省博物馆藏玉器精品鉴赏

湖南省博物馆(Hunan Museum),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馆藏玉器赏析



名称:“利苍”玉印

材质:玉

年代:战国

来源: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1.5厘米,长2厘米,宽2厘米 

说明:“利苍”玉印,方形盠[lí]顶,穿孔,玉呈灰白色,印面雕刻阴文篆体“利苍”二字。线条均匀,字作长体横排,工整清秀,当是死者的私印。

《史记》记作“利仓”,《汉书》记作黎朱苍,指的都是利苍,说明二号墓墓主是名流千古的历史人物。利苍,第一代轪侯。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参加秦末战事、楚汉之争。汉初任长沙国丞相。惠帝时封为轪侯,食邑七百户。封地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和光山县之间(一说在今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

名称:铜镶玉樽

年代:西汉

尺寸:通高18厘米,口径9.7厘米

来源: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

说明:樽盖顶玉片中心刻柿蒂纹,其外刻多圈云纹。器身所嵌玉片、从上至下三组阴刻花纹,上下两组为工整密集的云纹,中间一组为昂首、翘尾、张足起舞的凤纹。底部玉片外边刻谷粒纹。鋬[pàn]为白玉,外表亦刻柿蒂纹。底部边缘以三个兽面小蹄足作品字形铆在器身下面的铜箍上。这件樽镶嵌紧密,里外打磨光亮,制作精致美观。这种樽在长沙尚属初见,其纹样与长沙战国楚墓中出土铜器的纹样颇为相似。

铜镶玉樽是一件运用镶嵌工艺制作的实用玉器,用来盛酒。

名称:玉壁

年代:西汉

来源: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

尺寸:内宽7.4厘米,外宽4厘米,厚0.4厘米

说明:马王堆汉墓出土玉器极少,只在利苍墓中发现数件,且大多为小饰件。此璧是其中最大的1件。玉璧在古代有多种用途,既可以作为祭天的礼器,又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可作为佩饰器和丧葬器。此璧出土于二重棺头挡挡板之间,当为丧葬用器。

名称:镂空双龙纹玉璜  

时代:战国  

尺寸:长8.8厘米,宽1.9厘米,厚0.2厘米

来源:1980年临澧县九里茶场M1出土

说明:青玉,色泽青白,局部有点状褐色沁蚀。体扁平,呈弧形,分上下两层,透雕分隔。上层两端雕对称的龙首,以龙口为孔,龙角琢有尖角,龙身表面阴刻云纹。下层亦为对称的双首龙,龙头透雕,龙上颚伸长与上面龙身体相连,身上饰云纹。两龙身上下雕琢弦纹轮廓线。玉璜两面纹饰相同,中部有一穿孔,可供系佩。

名称:龙形玉环

时代:战国 

尺寸:直径3.3厘米

来源:湖南临澧九里茶场1号墓出土

名称:透雕动物纹玉嵌饰  

时代:西汉  

尺寸:直径5.5-5.9厘米,边厚0.4厘米

来源:1978年长沙市溁湾镇象鼻嘴M1出土

说明:一件家具的镶嵌饰。青玉,玉表面浸蚀呈灰白色。扁体略呈椭圆状。正面中央镶嵌一绿松石,外圈透雕生动的龙、凤、熊等动物,并用浅浮雕手法,刻出各动物的眼、耳、鼻、嘴等细部,单面雕琢。背面中央有一短圆柱,中有一小圆穿孔,可供嵌插捆系用。雕镂精细,表现对象丰富,上嵌绿松石,是同类玉饰中的精绝之作。

名称:龙形玉饰 

时代:商  

尺寸:长10.5厘米,宽4.1厘米

来源:1970年宁乡黄材王家坟山出土

名称:蟠螭心形玉佩

时代:东汉

尺寸:长6.7厘米, 宽4.5厘米

来源:1953年湖南衡阳墓葬出土

说明:白色,扁平,心形, 中有圆孔,外周凸起透雕蟠螭,三角形眼, 独角,长尾下垂,栩栩如生。


名称:龙首玉勺 

时代:汉代

尺寸:长7厘米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131号墓出土

说明:青玉质,有黑点,有铁锈附着物。一端雕一龙首,张口大眼,另一端雕一勺子,光素无纹,这种勺子应为药勺。

名称:马首云纹玉带钩

时代:战国 

尺寸:长6.9、宽1.9厘米

来源:1964年长沙五里牌五号墓出土

名称:龙形玉璜佩 

时代:战国 

尺寸:长10.9、宽1.5-2.3厘米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铁路工地12号墓出土 

名称:谷纹龙形玉璜

时代:汉代

尺寸:长16.8厘米,宽4.5厘米,厚0.4厘米

说明:佩饰件。传世玉器。碧玉质,上有黑色小点,微有褐色沁。扁平弧形,两面纹饰相同。两端透雕龙首,圆眼,上唇上卷,龙角略上翘。龙身饰阴刻谷纹,谷纹凸起不高,边缘饰阴线弦纹。上部中央有一圆孔可供系佩。

名称:谷纹玉璧

尺寸:直径11.7厘米,厚0.4~0.5厘米

说明:礼器或佩饰件。碧玉质,有黄白色沁。扁平圆体,肉大孔小,内外部各饰阴刻弦纹一道,两弦纹间饰谷纹。谷纹凸起不高,内外边缘较宽,两面纹饰相同。

名称:白雕玉龙首蟠螭纹带钩

时代:明

尺寸:长7.5厘米,宽6厘米

说明:白玉制。白色,稍有褐色瑕疵。玉质温润细腻,器表有脂样光泽。钩头浮雕成龙首,钩体呈长条弧形,上饰蟠螭纹,两侧面内凹,背面有素面圆纽做系扣。龙首双角杈顺颈向后弯曲,长发飘逸,双目圆睁,鼻大呈如意形,张口露齿。蟠螭为高浮雕,躯体细长,呈“s”形,作奋力向上爬行状,头部有一角,单角弯曲伸如口中,长发长须,突眉细目,肋处生一翼。带钩琢工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饰物的力感与玉质的柔润相得益彰。(撰稿:郭世华)

名称:青玉雕荷花形笔洗

年代:明

尺寸:长11厘米,宽6.8厘米,高7.1厘米

来源:1959年从原省文管所接收

说明:笔洗青玉质,荷叶形,叶心下垂,叶边内卷,形成内凹的洗心。底部和叶边四周浮雕水草、荷花、小荷叶等。此笔洗雕工精细,荷叶造型与其他附属纹饰相映成趣,碾琢的物象生动逼真,且富于自然生趣。

名称:青玉透雕茶花笔洗

年代:明

尺寸:宽14厘米,高7.5厘米

来源:1955年从湖南沅江文化馆接收入藏

说明:青玉制。有细微裂痕,黄褐色瑕疵。笔洗呈盛开的茶花形。花边,深腹,附木质底座。腹部周围及底部透雕姿态娇妍之茶花,枝干盘绕腹部自然伸展至笔洗口沿。腹身一侧两枝蔓颈部缠绕汇合相叠处再向上生一枝条与口沿相接成镂空手柄。器内壁阴刻勾勒花瓣,中心以网格纹凸圆点作花心。笔洗采用透雕、阴刻、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柔和自然的枝叶、凹凸起伏的花瓣、巧妙的构思,使之宛若天成。

名称:清双狮纽“绥疆赐祜”狮纽水晶印

材质:水晶

年代:清代

尺寸:高11厘米,直径8.5厘米

说明:陶澍在任期,勇于任事,开创海运漕粮、整治盐政、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等,政绩斐然,为朝野所重用。道光皇帝为褒奖陶澍的政绩,特赐“绥疆赐祜(音同户)”四字,意为“安抚疆土,赐福于民”。陶澍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将“绥疆赐祜”四字刻于双狮纽水晶印上,以作子孙永保。狮纽雕刻雄放,印体大气,印文遒劲精美,弥足珍贵。

名称:清狮纽“印心石屋”水晶印

材质:水晶

年代:清

尺寸:高12厘米,直径8.3厘米

说明:清代著名大臣陶澍所用印章。陶澍(1779—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继承和发扬者之一。其家乡“洞庭西南,资水之滨。两岸石壁,屹立如门。潭心有石,方正若印,名曰印心石,幼随臣父结屋读书其上。”“印心石屋”因此得名。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到海州后,果断地废除了纲盐制,改为标盐新法,成效显著,使得地方景观大改,社会秩序安定,市场繁荣,百业兴旺。因此道光皇帝召见并褒奖了陶澍,还亲笔书写“印心石屋”匾额赐给他。陶澍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八日将御书“印心石屋”刻于狮纽水晶印上。

名称:玉镂雕“瓜瓞连绵”图鼻烟壶

时代:清

尺寸:高5.2厘米,口径1.3厘米

来源:1959年从湖南省文管会接收入藏

说明:器身呈天然卵石形,一面保留有玉的天然红褐色沁色,壶身从口沿往下刻有南瓜形纹样,口沿处镂雕以脉络分明的藤蔓,壶腹上雕饰瓜果、松鼠,松鼠趴于壶身,扭头甩尾,憨态可掬。此壶以玉的自然之色加雕层次分明的纹饰,使得鼻烟壶更多了一种生动自然的气质。而器身上瓜果、藤蔓、松鼠的纹饰组合,更让鼻烟壶多了一种美好的寓意,即瓜瓞[dié]绵绵,子孙万代。

名称:清代紫檀镶嵌青玉如意

时代:清

尺寸:长56厘米,宽8厘米

来源:1952年由从省土改委员会展览会上接收入藏

说明:如意以紫檀木为柄,光素的木柄上以“三镶”的形式镶嵌有白玉瓦。如意的首端雕刻葫芦纹,及“大吉”两字,如意的中柄雕刻葫芦藤和葫芦果,尾部为变形的猫戏鱼纹。采用浮雕、镶嵌等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制作讲究。

此摆件为邵阳新宁中田乡大地主刘伯斌祖父刘光才把玩之物,土改时没收到湖南省土改委员会,1952年7月湖南省博物馆从省土改委员会展览会上接收入馆。

名称:青玉雕“麻姑献寿”山子

时代:清

尺寸:高19.5厘米,宽14厘米

说明:山子作山峰状,采用深浮雕、阴刻等技法,雕琢出诸多祝福吉祥长寿的纹样:山子的一面为麻姑献寿,麻姑手捧仙桃,周围绕以蟠桃、仙鹤、灵芝等;另一面为二鹿在参天的的松树下休憩,神态恬然。玉质温润细腻,纹饰刻划生动,雕琢细致入微。

名称:碧玉山水人物笔筒

时代:清

尺寸:高4厘米,直径14厘米

说明:笔筒为圆筒形,下附五足。外侧采用深浅浮雕及阴刻等技法,雕琢出一派幽深寂静和谐的景观。在悬崖峭壁、层峦叠嶂、古木参天的深山中,长廊依山而筑,蜿蜒起伏,其间三童子手中捧瓶,嬉戏于大象周围,象背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景物写实而富有生气,装饰纹样寓意深远,表现出琢玉匠师浓厚的艺术修养和功力。

名称:荷叶青玉洗

年代:清

尺寸:通宽11.2厘米

来源:1985年11月26日中南矿冶学院李纯静出售

说明:玉质青色,洗琢成上卷荷叶形,外饰小莲枝,内浮雕一鱼一青蛙在水中嬉戏。雕工精致,立意独到。

名称:玉山子摆件

年代:清代

尺寸:通高9.5厘米,宽10.5厘米

来源:1984年10月原长沙市财税局查抄走私文物后移交

说明:器双面采用圆雕、浮雕等技法,正面雕“松鹤延年”图,一仙鹤昂首亮翅立于松树下,旁伏一猛虎,口衔灵芝,虎与鹤间亦饰灵芝,松、鹤意喻吉祥长寿。背面雕一亭阁傍山而筑,天边似有云气出没。整体布局疏朗有致、层次分明。


名称:白玉洗

年代:清代

尺寸:通高3.5厘米,口径2厘米

来源:1985年11月26日中南矿冶学院李纯静出售

说明:白玉质,状似小罐,下圆雕三蹄足。洗外表光亮莹润,玲珑可爱,不事雕饰而打磨精良。下承三足木器座。

名称:青玉雕饕餮纹方鼎

年代:清代

尺寸:长11厘米,宽11厘米,高17.5厘米

说明:鼎为古代炊器,后多作为祭器、礼器,是权力和威势的象征。此鼎为仿古玉器,采用一整块和田青玉掏膛而制,立耳,长方形腹,四柱形足。器身出八戟,上饰回纹。正面纹饰为兽面纹,目部明显,纹饰抽象,足上亦浮雕有兽面纹。鼎底刻铭文,经考证为“祥光夜合,佳气晨浮,于斯万年,受其之诂”。此鼎带木托和盖,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庄重挺拔,堪为珍品。

名称:滑石兽面

材质:滑石

年代:汉

尺寸:长19厘米,宽20厘米,厚1.9厘米

来源:1978年溆浦马田坪M63出土

说明:米黄色。脸形方正,头顶戴冠。冠帽上翘,正中阴刻两组菱纹,两侧阴刻竖线及涡纹,帽檐共有八至十个镂孔。两眉上挑,呈倒八字形,眉上又伸出双尖角。双眼窝近三角形,眼珠向外爆出。面颊鼓起,鼻梁隆起作半圆管状,下端两鼻孔亦呈半圆管状。上唇作横卧S状,口与面等宽,有六齿,两侧各有一犬牙。面部和嘴侧又有六个圆形小孔。兽面与人面的形态相似,眼、鼻、口、舌、眉的分布较为合理。其基本上是按人面的造型而设计的,但表情夸张怪诞,威武可惧。

名称:滑石兽面

材质:滑石

年代:汉

尺寸:长19.2厘米,宽19.2厘米,厚1.6厘米

来源:1978年溆浦马田坪M56出土    

说明:浅灰色。兽面近圆形。额戴冠帽,帽上起檐,共分三片。正中一片凸雕一人形,双手上举,双足下蹲;左右两片略向内卷并阴刻线条。怒眼圆睁,眼珠突出。双眉上翘直入帽檐,眉下两个小圆环似为双耳。鼻梁扁平宽大,阔口獠牙,上唇圆弧,露出八齿,两侧又各有一獠牙,无下颌。双眼上下各有两对小圆孔,面部表情威严肃穆。该兽面采用透雕、浮雕等手法,雕刻极为精细,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名称:滑石兽面

材质:滑石

年代:汉

尺寸:长26.5厘米,宽20.8厘米,厚1.7厘米 

来源:1973年常德郭家铺西裕大队M1出土

说明:灰色。面部近椭方形。头顶有三个菱形突起,似三束发辫。眼窝为椭圆形,中间未刻画眼珠。鼻梁略突起,下端鼻孔外露,面颊两侧各有一上翘尖角。嘴小而凸,有上下唇,口内露出五小齿。颧骨演化成突起上曲的骨架,两腮突出,左右各有一个椭圆形镂孔。下巴完整,近下唇处有四个圆形小孔。通过对滑石兽面的印痕分析,古人在雕刻这种兽面时,应先绘有一图样,然后将其贴于滑石板上,再进行雕刻。其五官刻画则采用了夸张手法,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 

名称:滑石猪

材质:滑石

年代:汉

尺寸:高2厘米,长7.7厘米 

来源:1964年长沙砂子塘小学M2出土

说明:豆灰色。圆雕,长条形。嘴巴较长,上吻微翘,两耳斜上竖起。以阴线绘出双眼、前额和嘴,吻部刻出两个鼻孔。四足屈曲,伏卧于地,猪尾向内翻卷。这两件滑石猪看来浑圆温顺,给人以富裕满足之感。猪是财富的象征,汉代丧葬中,亡者手握猪形雕饰,意为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

滑石鸟

材质:滑石

年代:汉

尺寸:高2.1厘米,长3.4厘米

来源:1964年长沙砂子塘小学M2出土 
说明:米白色。整体造型圆雕而成,眼睛、翅膀、双腿和爪等细部则为阴刻。鸟回首曲颈贴于背上,双腿弯曲伏于地,似在闭目小憩。这两件滑石鸟为同墓出土的一对,具体为何种鸟类尚待查证。雕塑憨态可掬、生动传神,为研究汉代丧葬礼仪和圆雕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玉器
首都博物馆玉器欣赏
古玉鉴(六)
【古玉精髓】国家博物馆的珍品传世玉器
天津博物馆藏——宋代仿古玉器赏析
第1158篇礼仪玉和葬玉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