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星堆!铜猪鼻龙、巨型神兽、顶尊蛇身神人像…最新出土奇特混搭文物快要“逼疯”一批考古人
userphoto

2022.06.15 福建

关注

6月14日,

三星堆考古发掘,

持续进行中。

快来看看有哪些新发现!


01

姿势“妖娆”的倒立顶尊,被成功提取。倒立顶尊总体高度1.6米左右,由方座罍、铜人像和觚形尊三部分单独铸造后焊接而成。中部蛇身人像戴牛角面具,纵目獠牙,呈倒立状。

而为了保证这件大家伙在提取过程中“万无一失”,考古人员也用上了高科技手段。三维扫描、3D打印定制的白色硅橡胶保护套将倒立顶尊无缝包裹。有了这样的定制外壳,形态各异的器物就免去了只有少量部位承受重量的情况,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平被提取。

在经过细致的清理和修复工作后,考古人员将对其铸造技术、铸造理念和铸造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将三星堆这种颇具特色的大型青铜器物铸造法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以解开更多秘密。 

02

6月14日下午,三星堆7号祭祀坑,龟背形网格青铜器成功提取!

龟背形网格青铜器是7号坑“镇坑之宝”,铸造工艺非常精湛。这件青铜器用一个青铜网格的“盒子”装着一块玉质和工艺俱佳的玉器,不含龙头和系在上面的铜带,器物长61厘米,宽57厘米,体量颇大;“盒子”应该分了上下两层,分别一次性浑铸而成。

在盒子四角雕刻有栩栩如生的龙头,网格表面和美玉之上都发现了大量纺织品残留,可能曾有丝绸包裹,盒子里的玉器上或许有刻划或者墨书。

7号坑坑长、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黎海超表示,这件器物最让人值得期待之处,便是未来的实验室考古中,去看看器物背面有没有丝质物,以确认这件器物是否曾经被全部包裹。

此外,最让人期待的便是看看玉器上有没有刻划或文字,如果有文字,将是三星堆最重大的发现。

03

早在12日,8号坑青铜神坛成功提取。神坛台基之上第一层平台的正中央,一尊微缩版背罍青铜人像跪于隆起的台基之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介绍,这个小人能够身处神坛最中央,当是人以物贵。

青铜神坛,是三星堆祭祀坑内造型最为复杂的器物之一。神坛由低到高分为三部分,下层是台基,台基上的平台则铸造了姿态各异的13人。有的在四角跪坐,有的在四面正中端坐,有的则像抬轿子一样抬着更上面的平台。

在这一层平台正中央一个隆起的部位,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个微缩版的跪坐背罍小铜人。铜人跪坐、凸肚,身后背着一件铜罍。铜罍刻画精细,器盖铜钮完整、刻纹细致,捆束铜罍的绳索甚至还刻画了蝴蝶结的造型,非常可爱。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领队雷雨介绍,这种背罍青铜人像在三星堆还是首次发现。

这尊背罍铜人为何在神坛平台上能够身处最中央?雷兴山认为可能与他所背的罍有关。

在三星堆,青铜尊、罍都是古蜀人从中原借用过来的传统礼器。三星堆人对尊格外偏爱,除了拿来放海贝,还刻画了大量顶尊跪坐人像。尊被三星堆人顶在头部,考古人员认为是三星堆对中原文化尊崇的体现。如今这件背罍铜人身处神坛平台中央,雷兴山表示,这应该同样是人以物贵的结果。

04

2021年,三星堆宣布在出土的青铜器、象牙以及坑内灰烬中发现了大量的丝蛋白残留以及丝织物残留。伴随着植物考古的推进,研究人员在4号坑灰烬层中发现了竹亚科、楠属、阔叶树材、棕榈科、芦苇、禾本科、甘蓝、大豆、菊叶香藜以及少量碳化稻等植物,其中竹亚科占90%以上。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执行领队冉宏林表示,这些结果表明古蜀国的气候温暖湿润,祭祀区紧邻河边且植被茂密,系列发现对研究四川盆地同时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至于碳化稻种子,考古人员认为可能是不小心洒入其中,却也能够证明当时的三星堆主食应该就是大米

有意思的是,6座祭祀坑虽然有机物质存在严重降解,但仍然能检测到丰富的有机物质。其中,脂肪酸分析说明祭祀坑存在明显指向动物脂肪的有机物证据。蛋白质组学检测到黄牛、野猪蛋白质成分,结合商周时期的祭祀特点,黄牛、野猪在三星堆很可能被用作祭品。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采用红外复烧测温方法,得知4号坑灰烬层燃烧温度为400摄氏度左右。这为确认三星堆先民是否把器物堆放到坑内再进行燃烧还是在坑外燃烧的祭祀行为,提供了宝贵线索。

05

三星堆8号坑,去年露出地面的神兽如今已基本全面清理出来。宽嘴似猪,身体像狗,今年新露出来的尾巴又神似马尾。这是一个奇怪的混合体,鉴于它出现在祭祀坑,又体量巨大,所以考古人叫它铜巨型神兽

06

这玩艺儿前几天完全露出来的时候,让考古人员也很头疼,他们也不知道这是啥东西,只能根据形状暂时取名柱状龙形器,后来统一命名为铜猪鼻龙

原来这个粗壮的管状物其实是一头比较粗壮的龙头。说像龙,但前吻部又是扁口,看上去像猪鼻,头上长了一对向前的耳朵,这种龙的形象、包括器物的形象以前都没见过。

这条龙的身体也很诡异,额头正中长独龙角,身上的花纹前面是鱼鳞,后半部又是虎斑。

据说这件命名为铜龙的器物也是虎头和龙身混搭的产物,全身都是龙虎混合体。细看之下,的确耳朵是老虎的圆耳朵,露出利齿的嘴巴还叼着啥猎物?但虎头上两只龙角,盖章:这是虎龙混合无疑。

07

三星堆文物的混搭早晚'逼疯'一批考古人。大家来认认这是鸡还是凤凰?考古人员认为它整体像公鸡,因为有尾羽,但是脖子以上似乎又是另一种鸟类。哎,就连考古人也还在就它究竟是啥争论不休呢,只能无奈地先叫它“鸟形器”

08

近期,7号坑提取了许多 “薄如纸”的铜片,在重器频出的三星堆内,显得尤为特殊。

据介绍,在新发现的6个器物坑中,7号坑以小件器物为主,文物体量小,但精致程度绝不亚于其他几个坑。因此,“小而美”成了7号坑的存在方式。近期,7号坑就发掘出土了一件“铜器”,这件器物,只有巴掌大,但它的厚度,几乎与常用的A4打印纸相同,将“小而美”诠释到极致。

如果说薄如蝉翼,略显夸张,青铜片薄如纸,则恰到好处。据介绍,这件铜片,是今年3月5日在7号坑的东北角提取出土,所在位置,紧邻7号坑的“镇坑之宝”——龟背形网格状器。

专家介绍,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多采用范铸工艺,也就是制作内外两层陶器模具,中空部分浇灌青铜溶液,冷却后形成青铜器。因此,铜器器璧较厚。采用范铸工艺制作的青铜器,在三星堆8个器物坑内均有大量发现。而7号坑,发现了大量的形态各异的青铜薄片,就格外引起考古专家的注意,因为,从青铜铸造角度,分析三星堆技术和其他区域间的异同,也是解码三星堆种种谜团的途径之一。

青铜器薄如纸,三星堆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惊喜。现在这件卷成一团的“铜器”还没展开,一旦展开,里面会不会有铭文或者其他符号?尤其值得期待。不过,它的外表,保留了三千年前青铜器的原始色彩,就足够让人称奇。

我国古代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是铜、锡、铅三种金属的合金,先秦时期,人们称青铜为“金”或“吉金”,就因为其表面颜色大致为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等。专家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青铜器,多为青绿色,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被腐蚀氧化后的结果。而三星堆7号坑这件“铜片”,埋藏三千多年,绝大部分未锈蚀,依然保留了三千多年前的原始色彩。

据介绍,7号坑这件铜片,能保留住原始色彩,可能跟埋藏环境和合金成分有关。接下来,考古专家将开展科技考古,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探寻“薄如纸青铜器”能维持三千年前吉金原色的谜底。

小而美的7号坑,近期,还清理出一件“薄如叶”的青铜器,青绿色的铜锈上,依稀可见黑色彩绘花纹。在专家看来,这一发现,或许还可以还原出三星堆多姿多彩的文化原貌。

每一层铜片都薄如枫叶,方方正正一大摞,叠压在一起,内里还隐藏着什么信息,目前难以知晓。按照考古发掘作业流程,现在,考古专家给它起了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铜片”。名字普通,但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却十分厚重。经历三千多年的埋藏,表明布满了青绿色锈蚀,但上面保留的黑色彩绘花纹,尤其让考古专家感到意外。

专家介绍,黑色彩绘,在近期出土的青铜人头像上也有发现。而这件青铜人头像,是7号坑出土的第一件铜器,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人物发辫就带有黑色彩绘,铸造发辫的凹槽内,则彩绘红色。给青绿色为主基调的人物造像,增添了几分亮色。带有彩绘器物的出土,也给考古专家解码三星堆谜团,提供了新线索、新钥匙。

09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青铜人头像数量十分庞大。30多年来,考古学者根据这些头像的发型、服饰等特征,总结出三星堆王国可能存在笄发族和辫发族两大族群,他们分别代表三星堆祭祀或巫师一类的神权贵族集团和掌握军事事务的世俗贵族集团。不过随着更多考古材料的出土,一种立发人开始频频出现。考古人员推测,或许在辫发和笄发两大族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族群

在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中,3号坑此前发现了一件小的立发人像,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岂料8号坑发掘中,连续出现了3件立发人像。

顶尊蛇身神人像便是其中之一。可以看到,这件神人像头发梳成5缕成竖立状,脸戴牛角面具、眼睛微凸。相比此前发现的青铜人头像平口不露齿的造型,这件神人像却专门把獠牙单独刻划了出来,显得颇为凶残,也因此笼罩了一层神化色彩。

另一件穿裙立发立人像同样属于立发一族。虽然他还趴在坑内,却可见其身材健硕魁梧,服饰也相对简单,全然不同于青铜大立人的清瘦。

在8号坑青铜神坛上,中部台基四侧都分别坐了一个立发人,他们依然是微微凸目、露出牙齿的神态。

如果说青铜人像是在三星堆都城内贵族阶层人们的写照,那在掌管神权和世俗权利两大集团之外,是否的确存在第三种族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认为这完全有可能。那么他们属于什么身份?8号坑神坛或许可以提供一定线索。

赵昊说,分为三层的神坛可能表现了三星堆先民的艺术观念和分层等级的思想。神坛上有人在四角跪拜,有人作抬滑竿状,但4个立发人均坐于台基之上。“他们可能比跪着的人身份更高,但比大立人身份要低,应该属于下层群体中的领头者。”有意思的是,赵昊认为他们的身份或许仍低于神兽。因为在立发人之上的台基上,神兽仰首站立,表现出更高的身份地位。

沉睡三千年,

一醒惊天下。

持续近3年的勘探发掘,

一大批国宝重器亮相,

三星堆给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接下来,

一起走进这幅三千年前的多彩画卷,

与古蜀人目光相遇,

与时光长河中的无尽想象“重逢”。 

文/图|综合自川观新闻 四川观察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隔36年,三星堆再次震惊世界
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大发现!“奥特曼”“诸葛亮”纷纷穿越!
三星堆:完美“合璧”背后的惊喜
三星堆出土一个猪鼻龙,它究竟有什么用处,专家给出了三个推测
究竟埋葬了多少惊喜?发现三星堆系列(七):发现二号器物坑
三星堆和中原文明,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次发掘或许已有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