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馆藏 | 大英博物馆——中国高古瓷图列(宋金)
大英博物馆针对中国宋、金、元时期的高古瓷在北方定窑、汝窑、钧窑和南方龙泉窑等,都具有较为完整和精彩的收藏展示。



因为藏品数量较多,挑选出比较经典或较为特殊的部分图列如下。

(定窑部分另有单独图文,图片来自官网,本身质量不一,还请见谅。)

共计62件


NO·1
北宋 钧窑蓝釉葵口盘
工匠们以压凹工具将此盘制作成鲜明的八瓣花形,此造型源于同时期北宋的漆器及金银器。增厚的口沿及棱线划分的花瓣,是银器和其他宋代陶瓷器的特点。陶工以带有三个尖状支钉的窑具支烧此盘,器底留有三个粗大的支烧痕迹,表明烧窑时窑具垫在此处,形成玻璃质感的积釉,开窑后将窑具分离。相较于中国北方的汝窑及南方的官窑所造宫廷用器,钧窑的这些支钉痕会更大一些。
NO·2
北宋  钧窑蓝釉如意形枕 (乾隆御题诗款)

瓷枕呈如意云头形,施蓝色乳浊釉。底部刻诗文后填金:“过雨天青色,《八笺》早注明。睡醒総如意,流石漫相评。晏起吾原戒,华祛此最清。陶人具深喻,昔火积薪成。乾隆辛丑御题。”

其大意为:瓷枕的釉色正如《遵生八笺》的记载,为雨过天青之色。如意形的瓷枕能够在清醒与入睡之时都带来愉悦。关于一件艺术品总有诸多评论,但人必须抵御晚起的诱惑。瓷枕富于美感的设计及烧造时对火候的成功把握,展现了陶工的杰出技艺。乾隆皇帝作于辛丑年(1781年)。诗尾有刻印,印文为“几暇怡情”,意为“在繁杂的国事之馀澄淨心灵”。

NO·3


北宋  钧窑葵口盘
NO·4
金 钧窑天蓝釉钵
NO·5
金 钧窑蓝釉三足炉
NO·6
金  钧窑蓝釉红斑长颈瓶
NO·7
金 钧窑天蓝釉紫斑花口盘
NO·8
金  钧窑蓝釉紫斑盖盒
NO·9
金  钧窑蓝釉紫斑罐
NO·10
金  钧窑蓝釉紫斑折沿盘
NO·11
金  钧窑蓝釉紫斑三足炉
NO·12
金   钧窑蓝釉玉壶春瓶
NO·13
金   钧窑蓝釉海棠形洗
NO·14
金  钧窑蓝釉紫斑供品碗
NO·15
金  钧窑蓝釉公道杯
NO·16
金-元  钧窑蓝釉双鱼耳瓶
NO·17
金-元  东沟窑绿釉辅首衔环板耳三足炉
NO·18
北宋  汝窑天青釉镶铜口瓶
宋人认为汝窑特殊釉色的成因是“以玛瑙入釉”,而清凉寺窑址附近也确实存在玛瑙矿。事实上,汝窑的釉料中因含有氧化铁以及少量的二氧化钛,在烧制过程中熔融因而形成天青色釉面。当时中国北方大部分窑场都采用煤作为燃料,这也是很多青釉釉面泛黄的原因,而汝窑却采用木材作为燃料。考古学家在清凉寺窑址发掘出土了类似的侈口撇足细长颈瓶。
NO·19

北宋 汝窑青釉六方洗
NO·20
北宋 汝窑青釉御题诗文碗
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对汝窑器的兴趣在其早期收藏生涯中至关重要,此为其旧藏。1937年,他在《东方陶瓷学会会刊》上发表了《汝窑述评》一文,文章深入论述了汝窑的相关文献,并得出汝器确实是北宋皇家用器的结论。考古学家在近五十年后的1985年发现了汝窑的确切窑址。器底所刻文字是器物曾属于清宫所有的标记。
NO·21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口盏托
NO·22
北宋 汝窑天青釉橄榄形盘
NO·23
12世纪 高丽青釉洗
(可惜此盘官网中不见底图,不然可以对比一下汝窑的支钉)
NO·24

宋 哥窑花口洗
NO·25

南宋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NO·26
南宋  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NO·27


南宋 龙泉窑青釉七弦纹瓶

此瓶盘口,长颈,颈部饰竹节状弦纹凸起。在十三世纪晚期,龙泉窑一些窑炉的长度已经超过了一百米,因此能够在入窑时一次性烧造成千上万件青瓷。这种龙窑的使用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人们多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如燃料供应、原料提供以及成品运输。

NO·28
南宋 龙泉窑青釉葵口碗
此青釉碗曾经损坏,而后修复,修复材料随时间而褪色。南宋时,这种器形的碗在中国其他窑口也有烧造。花口口沿表示器形仿自银器。
NO·29
南宋 龙泉窑青釉莲瓣福纹碗 
NO·30
南宋 龙泉窑青釉奁式香炉
NO·31
南宋 龙泉窑青釉簋式炉

宋代,文人热衷于古物和金石学,关于青铜与玉器的著作颇丰。这一时期的工匠们也将这些古物的造型应用于不同材质的器物上,以满足当时富裕阶层的需求。新的使用者们改变了器物原有的功用,如将此器作为台案上所用之香炉,而非青铜器中原来作为向去世的祖先供奉食物的簋。

NO·32
南宋 龙泉窑青釉葫芦形壶
NO·33

南宋 龙泉窑青釉塑龙盖罐
NO·34
南宋 龙泉窑青釉洗
NO·35
南宋 龙泉窑青釉斗笠盏
NO·36
宋 龙泉窑青釉划花盖盒
NO·37
宋 龙泉窑青釉盏
NO·38
元 龙泉窑青釉龟心荷叶盏
NO·39
南宋 官窑青釉花口盘
外底刻诗:“铁足冰纹火气蠲,口分六出体规圆。较于瓶斝犹多见,华者脆和朴者坚。乾隆丙申夏御题。”大意是:器物的铁足和冰裂纹源自窑火高温。口沿六出如葵花形,器形浑圆。瓷盘器形并不像瓶与饮水器那样少见;因为华美的器物更为脆弱,朴实者反而耐久。乾隆皇帝作于丙申年(1776年)夏日。诗尾附“古香”(远古之芬芳)印一方。
NO·40
宋 龙泉官窑青釉折边洗
NO·41
南宋 官窑青釉玉壶春瓶 (镶嵌铜口铜足)
杭州老虎洞窑是陶工烧造官窑瓷器之地。学者们认为老虎洞很有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修内司窑”或者“内窑”。多数学者认为老虎洞窑的设立时间要早于郊坛下窑。老虎洞与郊坛下两窑皆为宫廷烧造礼仪、陈设及装饰品的官用窑厂。考古学家曾在杭州乌龟山附近的郊坛下窑址发掘出了与此瓶类似的梨形长颈瓶残片。
NO·42
北宋 白釉凤首壶 
(官网没有详定窑厂,个人认为是福建窑口)
NO·43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牡丹纹盖盒
NO·44
宋 耀州窑青釉三把莲纹盘
NO·45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盖盒
NO·46
宋 耀州窑青釉印摩羯鱼盏一对
NO·47
宋 建阳窑兔毫斗笠盏
NO·48
宋 建阳窑兔毫撇口盏
NO·49
 金 山西窑口银油滴盏
NO·50
金  磁州窑绘人物仁和馆款四系瓶
NO·51

金 河南窑口酱釉白覆轮盏
NO·52
宋-金 酱釉印花白覆轮碗
NO·53
宋 湖田窑青白釉狮盖执壶温碗一套
NO·54
宋  湖田窑青白釉瓜棱执壶
NO·55
宋  湖田窑青白釉花口托盏
NO·56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托盏一套
NO·57
宋  湖田窑青白釉葫芦形执壶
NO·58
宋  人物水滴
NO·59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瓜棱瓶
NO·60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瓜棱樽
NO·61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鸳鸯形双联盖盒
NO·62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花朵形盖盒 (合子记款)
定窑另单列一篇,请持续关注。
更多相关

馆藏 |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历代瓷器藏品图列 (元明)

馆藏 |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高古瓷藏品图列 (宋金元)

馆藏 |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历代瓷器藏品图列 (清)

馆藏 | 哈佛大学艺术馆——宫廷钧窑赏析(上)

馆藏 | 哈佛大学艺术馆——宫廷钧窑赏析(下)

  「亭云漫步」中式美学及传统艺术品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素拍讯 | 博美“老窑专场”拍品一览(33件)
厦门博美拍卖(老窑部分)
国家博物馆单色釉瓷器一看到底
中贸圣佳2019春拍:茶道专场之瓷器珍萃
宋代瓷器都有哪些特点与属性,为何称之为传世经典
纽约佳士得23春拍Lally专场高古瓷成交价(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