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器国里看瓷器(二)——上海博物馆·下
上一篇写到了宋、金,这篇就从元代开始。

上博里元代藏品也是以青花为主,牡丹纹的大瓶大罐大盘子,印象都不深。只有下图这个盘子,形状花纹比较特别,有点像外销的“克拉克瓷”,周围有一圈开光纹饰。图案像是佛教题材,中心是莲花,四周开光里疑似八宝吉祥图案,但只能认出来吉祥结、螺和莲花,其他的也拿不准,要是有专家讲解一下就好了。




元 景德镇窑青花莲瓣形盘



然后就到了明朝,下图是专门给太祖皇帝盛“春寿”酒的瓶子,这酒的功效从名字就能猜出几分,不多说了
有专家说这个是梅瓶,但跟一般梅瓶有点不同,底足处微向外撇,像穿了鱼尾裙的美女,身姿婀娜。还记得在故宫看到的洪武青花,颜色发灰,相比而言这只瓶子的发色还比较蓝。



明洪武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春寿”瓶


明朝永宣之后的正统-景泰-天顺时期政局混乱,御窑瓷器生产有些停滞,也不带年款,被称为“空白期”,写故宫系列的时候这段就直接跳过去了。但这次在上博看到的下图这个大罐我很喜欢,品相不错,画工也比较细腻,虽然那个棋盘桌的透视关系看着有点别扭......

明正统-天顺 景德镇窑青花琴棋书画仕女图罐 (胡惠春、王华云捐赠)

看到这只罐子的时候,它正在“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的展厅里,介绍牌上写着捐赠人是胡惠春、王华云夫妇。胡惠春先生对于上博陶瓷馆的建成居功至伟,50年代和80年代曾两次捐赠共300多件瓷器珍品,上博为此专辟一个展厅,并以胡惠春的堂号“暂得楼”命名。从“暂得楼”这个名字中就能感受到胡先生的胸怀和境界,实在令人敬佩。

上博所藏的清代瓷器精品更多,下面只选了几样在故宫里没看到的

康熙时崇尚黑色,故宫里有一只乌金釉描金的笔筒,深沉稳重,而上博这只黑地白花的小炉却是满满的少女心,估计是后宫里用的吧



清康熙 景德镇窑黑地三彩狮耳炉



下图乍一看以为是珐琅彩或粉彩,看介绍才知道是釉里红加彩,也是小清新风格~工艺类似斗彩,也是釉下高温和釉上低温结合的。



清康熙 景德镇窑釉里红加彩牡丹纹罐



再复习一个故宫系列里提到的知识点——豇豆红



在故宫里没看到红中带绿的,想象不出来,在上博补上了这一课。跟纯红的相比,下图这个颜色更像豇豆,也更有特点,让我评恐怕结果正相反。


清康熙 景德镇窑豇豆红印泥盒



下面这件就是上博陶瓷馆的镇馆之宝了,我去看的时候它也被调去了“高山景行”的特展里,就在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它的故事已经被讲的太多了,简短截说归纳为三点:1)目前传世的雍正粉彩橄榄瓶,只此一件;2)曾经流落海外,后在香港拍卖,收藏家张永珍女士天价拍得后转手捐赠给上博;3)故宫爱而不得的“白月光”......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福寿纹橄榄瓶

在上图的橄榄瓶被调去特展期间,上博又拿出一件平时不展出的藏品,放在陶瓷馆中橄榄瓶原来的展柜里,就是下图的六角瓶。因为位置好,老远就看见了,心想这花里胡哨的,肯定是乾隆。走进了一看介绍:啊?雍正!看这颜色图案,可能是宗教仪式上用的,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看到它。

清雍正 景德镇窑绿地粉彩描金堆花六脚瓶

下面三张图是一组乾隆时的像生瓷,仿竹刻仿木纹都几可乱真,特别是第三幅里的青釉盖碗,怎么看都像玉的,连下面的“铜座”也是茶叶末釉仿的。想想挺有意思,最不像瓷器的瓷器,却代表了瓷器的巅峰水准!


清乾隆 景德镇窑仿竹刻夔纹笔筒



清乾隆 景德镇窑木纹釉碗



清乾隆 景德镇窑青釉暗花描金茶叶末座盖碗



最后两张图就是晚清的了,其中下图这件咸丰的葫芦瓶身价不菲,一是因为做工精美,二也是因为咸丰的瓷器数量少。咸丰朝历时11年,但景德镇御窑在咸丰5年就因为太平天国运动遭到破坏停烧了,所以咸丰的官窑瓷器只烧了4年共九千多件,连末代皇帝宣统还有两万多件呢!



清咸丰 景德镇窑蓝地金彩三管葫芦瓶



下图这件三彩“豆”,有专家说应该是“登”,“豆”盖上的钮是绳钮而不是圆钮。我百度了一下青铜器“登”和“豆”的图片,大致是这么回事,豆盖上的钮有绳状和盘状的。祭祀时豆里放酸、苦、甘、辛、咸五种佐味调料,登里放小米、黄米、大麦、大米、大豆五种粮食种子,意在祈福五谷丰登。


‍‍‍‍‍‍

清光绪 景德镇窑三彩豆


瓷器中有很多是仿青铜器的器形纹样,上博的青铜器馆更是国内一流的,等疫情过去重新开放了要去好好补补青铜器的课,瓷器部分就先写到这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瓷母”无独有偶
故宫陶瓷馆清代陶瓷(七)乾隆朝瓷 01
中国瓷器十大最经典最美的器型
瓷器作坊探秘:“各种釉彩大瓶”的制作
乾隆和雍正在瓷器上的审美趣味为什么差那么多?
瓷器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