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陶瓷馆学习笔记(六)—— 瓷之白
userphoto

2022.10.30 福建

关注

~~~~~~~~~~~~~~~~~~

先插一段补记,上周末去故宫看第二期人物画展,顺便又转了一遍陶瓷馆,重点看了看已经写过的原始瓷和青瓷部分,补充两点:

1. 商代的原始瓷器之前觉得不好看没拍照,但要做笔记就不完整了,有点遗憾,这次补上。(看着真是很原始啊,要是没有标签,都拿不准是陶还是瓷……)

商 原始瓷青釉刻锯齿弦纹罍

2. 上一篇说西晋那只鸡首壶的头部只是装饰,不是出水的壶嘴。这次特地蹲下来扭着脖子又仔细看了看——嗬!还真有个小孔能出水😳只是跟鸡头结合得还不太好,应该处于过渡阶段。之前的结论下得太草率,赶紧做个更正。

补记结束

另外这一期的人物画也挺有意思,值得写一写,可照我这蜗牛速度,陶瓷馆还且写不完呢,先挖个小坑吧……

~~~~~~~~~~~~~~~~~~

白瓷目前已知最早出现在北齐,比青瓷晚了很多;而且烧造白瓷的窑口集中在北方,比如唐代的邢窑、宋代的定窑,直到元代因为元人尚白,南方的景德镇和德化窑才逐渐由青瓷转烧白瓷,并且慢慢后来居上了。

白瓷出现晚是当时技术所限,要找到高质量的瓷土,还要想办法降低其中氧化铁的含量,在没有科学检测化验技术的时代,全靠经验一点点摸索总结,难怪这一步就走了一千多年啊……

至于白瓷为什么兴于北方,查了些资料,一是跟审美取向和生活习惯有关,北方在产白瓷之前并没有大量生产出青瓷,因此更习惯用白瓷;同时北魏开始兴盛的弥勒信仰也崇尚白色。但瓷土质量的不同恐怕更重要吧,北方各窑区附近所产的原料大多是质量较好的次生粘土,含铁量明显低于南方瓷土,自然就能烧出洁白的瓷器了,景德镇的后来居上也是得益于高岭土的发现。

白瓷的“白”也分了很多种,青白、牙白、卵白、猪油白、甜白等等等等,这些就没法定义了,照片拍出来也往往失真,白色是最难拍的,所以那些哪个窑口是哪种白的名目也不用硬记了,最好就是亲自去看实物,自己觉得像什么白就是什么白。

不过还是要贴几张照片,大致反映白瓷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从自然到人工精准控制的过程。

​唐 白釉刻划朵花纹“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执壶

​五代 定窑白釉铺首耳双系罐

​北宋 定窑白釉刻划缠枝牡丹纹梅瓶(局部)

​纯白色难免显得单调,所以刻花、划花、刻划花的技术在白瓷中的应用很多,到宋元更发展出用模子印花,以便大量生产。相比起来,还是更喜欢刻划花的灵动线条,可以比较一下下图的印花👇

​北宋 定窑白釉模印孔雀牡丹图盘

这个盘子口沿一圈不是白色是酱色,让人联想起小时候家里用的搪瓷盘子,这个叫“涩口”,是覆烧的特征,就是扣着烧,为了让底部满釉牺牲了口沿这一圈。也有补救的办法,比如像下面这只碗镶个金边……嗯,我觉着吧,还是不镶的好……

​北宋 定窑白釉碗

​元 卵白釉模印缠枝莲纹“枢府”铭盘

​明永乐 甜白釉带盖僧帽壶

​清 德化窑白釉镂空缠枝牡丹纹笔筒、德化窑白釉塑贴叶纹执壶

可以看出来白色的纯度越来越高,而且后来能在不同的白中自由选择了。但我还是最喜欢北宋那只梅瓶,象牙白、略显粗糙、刻划的花纹若有似无,那么自然大方又含蓄,比后面光亮的甜白釉耐看。

没想到的是,北宋当时的人仍然觉得这样温润的白瓷“有芒不堪用”,嫌白得刺眼了😲 本来北宋初期定窑白瓷是进贡皇家的“官窑”瓷器,后来渐渐就排在汝、官、哥、钧这几类青瓷之后了……

好,下一篇,就回到北宋,回到青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瓷器发展史-写作素材
48图欣赏中国历代白瓷之美,白瓷创烧何时?各朝代有何特点?
国际收藏 | 德化白瓷的“中国白”,到底是什么白?
历代白瓷色差的变化
[精]故宫德化藏瓷欣赏(上)
古陶瓷基础知识理论考试试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