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随:世法与诗法



                       世法与诗法

                         文|顾随

余自谓:诗作不好是因为知道的世法太多,世法使我不能为诗,诗法使我不能入世。学道要多了解人情,了解人情可以多原谅人,疗治自己的荒唐和糊涂。

涅克拉索夫(Nekrasov)说:

争斗使我不能成为诗人,诗歌使我不能成为战士。

(《致济娜》)

而N氏已能把战斗精神表现得有诗之美。如此,则世法当亦能以诗法表现。

想学诗,第一须打破世法妨害诗法之观念。

杜工部“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此不但是说李白,简直“夫子自道也”,说自己。老杜有诗云: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仓皇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


此诗之序亦甚佳:

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笔画多形象化了内心的复杂与沉重。郑虔诗、书、画三绝,人甚好,而世人只认得他会画。诗中老杜以为人死尚可,无奈者死于中兴时也。《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武大郎说,我兄弟说的话“是金子言语”。老杜诗亦如此,是真话,金子言语,而笨。此诗诗法与世法不调和,诗法、世法调和者为渊明。


老杜又有两首《醉时歌》,皆好,一在七古,一在七律。老杜《醉时歌》七古中句: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这不是诗,这是散文,然而成诗了,放在《醉时歌》里一点不觉得不是诗,原因便在其音节好。能抓住这一点,虽散文亦可写为诗。散文写成诗便因其字音是诗,合乎诗的音乐美。[1]而学老杜者多不知此,仅韩文公能知之,如韩文公《山石》诗之“黄昏到寺蝙蝠飞”、“芭蕉叶大栀子肥”等。韩文公之后宋苏轼有一点,但有志而学不足以济之;黄山谷有一点,但学深而才不足以济之。诗中发议论,老杜开其端,而抓住了诗的音乐美,是诗。苏、黄诗中发议论,则直是散文,即因诗的音乐美不足。韩学杜,苏、黄学杜、韩,一代不如一代。

老杜虽感到诗法与世法抵触,而仍能将世法写入诗法,且能成为诗。他看出二者矛盾、不调和,而把不调和写成诗了。陶渊明则根本将诗法与世法看为调和,陶渊明根本看得调和,写出自然调和,“种豆南山下”一首(《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不是诗而成诗了。人就当如此过,看东西就当如此看。以诗所写的方面多,老杜可为“诗圣”;若以写诗的态度论,当推渊明为“诗圣”:老杜看为不调和,而写出调和;陶诗将诗法、世法根本是看为调和。陶诗有云: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二句真是有力。李、杜写诗使力、用力,而有时不是真力。储光羲、王维、孟浩然等写田园,是写实的、客观的。陶渊明写“种豆南山下”,渊明“种豆”一事,象征整个人生所有的事,所有的人,所有一生的事。而陶也不能说是主观的,主观是狭隘的;陶也不能说是理想的,他觉得只是自然该如此。辛稼轩词曰: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鹧鸪天·博山寺作》)


客观的,物为物,我为我。诗人看物我一如,不仅是朋友,直是眷属,痛痒相关,骨肉相连,不是尓为尔、我为我的客观。渊明写酒不以物视之,民胞物与。

诗是人生、人世、人事的反映,无一世法不是诗法。一切世法皆是诗法,诗法离开世法站不住。人在社会上要不踩泥、不吃苦、不流汗,不成,此种诗人即使不讨厌也是豆芽菜诗人。粪土中生长的才能开花结籽,否则是空虚而已。在水里长出来的漂漂亮亮的豆芽菜,没前程。

常人只认定看花饮酒是诗,岂不大错!世上困苦、艰难、丑陋,甚至卑污,皆是诗。后人将世法排出,单去写诗,只写看花饮酒、吟风弄月,人人如此,代代如此,陈陈相因,屋下架屋。

王渔洋所谓“神韵”是排出了世法,单剩诗法。余以为“神韵”不能排出世法,写世法亦能表现神韵,这种“神韵”才是脚踏实地的。而王渔洋则是空中楼阁。王渔洋《再过露筋祠》:

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        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


诗的头一句就把“再过露筋祠”完全写出。只这一句是诗,第二句便不行了,“湖云祠树碧于烟”,曰“湖”、曰“祠”,何其笨也。然而“笨”又不可能与老杜之“壮美”并论。老杜: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醉时歌》)


老杜这样是警句,王渔洋“门外野风开白莲”只是佳句,没劲。“灯前细雨檐花落”实在是“檐前细雨灯花落”,老杜如此写,写得好。陶渊明是表现,自然而然。老杜是“写”,能品而几于神;陶则根本是神品。老杜是壮美,当然笔下要涩,摸着像有筋一样;王氏“翠羽明珰尚俨然”,是圆的。即王摩诘“渭城朝雨浥轻尘”,亦不只是圆,另有东西;王无功“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野望》),亦不仅圆,圆中有物。王氏《再过露筋祠》一首最能代表其所主张之“神韵”,四句无一句着实,两脚踏空,不踏实地。因为要如此,故将世法剔出,为艺术而艺术,但又做不到纯诗地步。后人将世法排出诗之外,此诗所以走入穷途。

后人尚不是世法、诗法矛盾,是雅、俗矛盾。后人以“世法”为俗,以为“诗法”是雅的,二者不并立。自以为雅而雅得俗,更要不得,不但俗,且酸且臭。俗尚可原,酸臭不可耐。雅不足以救俗,去俗亦不足成雅,雅要有力。阿Q可憎处甚多,最要不得是“飘飘然”,简直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影子。王渔洋便如此。

天地间原无诗法、世法之分,如来所说“世”,出世;“法”,非法,是无“法”,亦无“非法”。前讲世法、诗法,今讲无所谓世法,无所谓诗法,即担粪、着棋亦可为之。

后人心中常存有雅、俗之见,且认为只有看花饮酒是雅,分得太清楚,太可怜,这样不但诗走入穷途,人也走入穷途。


诗岂可只要诗法不要世法!陈简斋诗句: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中牟道中二首》其二)


诗以浅近的代表很深的悲哀,后二句好,表现得沉痛。何能只要诗法不要世法?只要琴棋书画,不要柴米油盐,须不是人方可。有风无土不可能!

我们现在要脚踏实地,将世法融入诗法!




注释

[1]叶嘉莹此处有按语:“莹以为此所谓口之惑人。”

|选自《顾随全集》(卷六)“杂谭诗之创作”,河北教育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诗百法】(九十三)作怀古诗法
【学诗百法】(八十二)作三言诗法
【学诗百法】(九十)作集句诗法
【学诗百法】(九十一)作促句诗法
何谓“为人生的写作”
浅谈渔洋诗法—— 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