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僧窗犹见旧时篇
七绝诗简白、清新、上口,不甚用典,历代佳作较多。厦门的山都很低,花岗岩上明清以来石刻有之,其中黄日纪的二处七绝,录之以下。

  醉仙岩天界寺石刻为“仙岩四景”

  醴泉洞

  出山弹指廿余年 客梦频飞到醴泉

  重饮仙人一泓水 灵机瀹净悟诗禅

  长啸洞

  萦纡鸟道上岹峣 绝境难蹢趣转饶

  踏尽峰云最高顶 一声长啸落烟霄

  黄亭

  支许情深方外交 曾因习静傍鸟巢

  长惭浪比欧苏迹 敢傚云亭草解嘲

  旷怡台

  秋声秋色颇萧骚 强步登台不献劳

  海外青山山外海 凭高纵目气增豪

  虎溪岩寺前石刻为“丙戌秋同蔡汉廷司铎重过孕上人禅房”

  其一

  几年不过东林寺 一别支公已数年

  今日还过方丈坐 僧窗犹见旧时篇

  其二

  暑气欲残岩气秋 藤萝络石迥清幽

  偶邀蘭譜来莲社 苦茗芳醪叙旧逰

  其三

  禅房幽寂鸟声譁 闲倚苍松日影斜

  一阵激风香徹骨 檐前开遍木蘭花

  其四

  石壁留题迹尚新 数番车马走风尘

  比来悟得长生诀 袒向烟霞共采真

  黄日纪(荔厓),祖籍漳州府龙溪,乾隆六年(1741)举家徙居厦门张家保,当时年约28岁。寓于醉仙岩天界寺读书,与住僧月松交笃。其后宦游京师,乾隆十二年升兵部武选司主事,后辞官回厦。乾隆三十二年,捐银六百两为天界寺创置斋田,“仙岩四景”应是此时所题。醴泉洞在天界寺之下,明万历十一年池怀绰凿造,内有仙井,泉水清冽,现已枯死。长啸洞在寺之上,由顶峰的几块巨石交错叠成,旷怡台在洞侧。月松为寄瞻恋之怀,仿傚欧阳修、苏轼之有欧亭、苏亭,于寺后筑一小黄亭,甚简陋。

  二处石刻,皆其车马风尘后作,古寺重逰,强步登台,僧窗旧篇,支许情深。时人评其诗,平淡如名泉之煮宋茶,无味而中含至味也。乾隆至今,已隔近三百年,万石岩、虎溪岩其下的百家村农田,魁星河流水,沧海桑田之变,景物全非,当时古寺旧情,只能从诗中自行品味。


  虎溪岩 層稜


  虎溪岩石刻


  醉仙岩石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现泉州 | 若得一日闲 山中度千年 清源山石刻解析(壹)
泰山万丈碑
香山石刻
摩崖石刻集
八大处,香界寺的敬佛碑
李洞~送僧清演归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