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之美——西方风景油画的发展与演变(二)


自然之美——西方风景油画的发展与演变(二)

2016-08-09

……接上期


19世纪,是西方风景油画迎来全盛的时期。各种艺术流派几乎同时进行着,相互影响着,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当时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歌颂自然,人们肯定大自然是真理,是人性最完美地陶冶者。在这种思想的冲击下,英国风景油画步入了最辉煌的时期,诞生了著名的浪漫主义风景画派,庚斯博罗是浪漫主义风景画派的奠基者。而后出现了以捕捉自然风景中的光与色见长的康斯太勃尔,他在1828年巴黎沙龙画展中引起轰动的《干草车》,即是典型代表,他的风景画以精湛的笔触和变化丰富的色彩关系,创造了新的空间层次和细腻丰富的色彩结构图像。康斯太勃尔的风景画发展和丰富了对色彩的认识,他把色彩和天空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天空是风景的主要成分,对天空的颜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开启了对景写生的绘画方式,他的卓越技巧对法国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称赞他为“现代风景画之父”。


康斯太勃尔《干草车》130.5x185.5cm

布面油画 1821年


与康斯太勃尔同时期的威廉·透纳也是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他以海景作为主,海水成为他研究色彩的载体,他非常注重色彩的表现力,将色彩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并以浪漫主义气质去处理色彩关系,体现出了浪漫主义潇洒的色彩,对印象派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直接以大自然为绘画题材,描绘自然本身的景色。


透纳《勇猛号战舰于1830年被拖往最后停泊处拆毁》91x122cm 布面油画 1838年


透纳《威尼斯圣玛利亚教堂》63x93cm

布面油画 1843年


而在德国,卡斯巴·大卫 ·弗里德里希成为浪漫主义风景油画的代表人物。


弗里德里希《北冰洋》96.7x126.9cm

布面油画 1823-1824年


当法国画坛上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针锋相对之时,有一群住在巴黎郊外巴比松村的画家不问流派的纷争,走出画室,拥抱自然,面对大自然进行创作,忠实地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并在19世纪3060年代独领风骚,他们就是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他们关注于光和色彩的研究,以使其画面的色彩更接近大自然的真实状态;他们潜心描绘身边的农民生活及自然景物,将人物融入风景,使其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他们主张“回到自然”,在再现自然的基础上,表现出画家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使法国风景油画创作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对后来的印象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代表有卢梭、迪亚兹、杜普雷、 特罗扬,杜比尼、米勒,以及与巴比松画派关系密切的柯罗。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早期钟情于古典主义,同时带有浪漫主义的某些绘画方式;他对风景画情有独钟,对现实生活中的风俗题材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的题材极少描绘,将其精力倾注于对自然中光与色的描绘中。以近乎古典的方式、抒情性的笔调描绘了法国农村的平实与宁静,透出一种诗意,一种新生的纯的姿态和生命的气息。后来,从面对自然的写生实践中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背离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绘画语言,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蒙特枫丹的回忆》即是最好的佐证。画面以之前从未有过的逆光结构再加上他特有的紫灰色调,轻松的描绘了蒙特枫丹的美丽景色。


柯罗《摩特枫丹的回忆》1864年

布面油画 65x89cm


柯罗《晨雾》1860-1875年

布面油画 79.06x110.49cm


泰奥·多尔·卢梭,巴比松画派的奠基者和领袖。他也曾是古典主义的追随者,先后受到洛兰和荷兰风景画以及康斯太勃尔的影响,他作品中的精细笔触和稳定的构图显然是受到洛兰的影响,空间的亮度和色彩细微层次的表现则是受荷兰风景画和康斯太勃尔的启发。但他突破了古典的装饰笔触,而以随意的笔触取而代之,比如他后期的《枫丹白露的土路》。


卢梭《枫丹白露的土路》30x51cm

布面油画 1860-1865年


让·佛朗索瓦·米勒,我们对他的了解大多是基于他的代表作《拾穗者》《牧羊女》等现实主义题材的人物场景作品,在米勒的风景画中与其他巴比松画家一样,追求光与色的自然变化。所不同的是,他的风景画更为朴实和不加修饰。


米勒《乡村教堂》60x73.5cm

布面油画 1871-1874年


迪亚兹《美丽的枫丹白露岩石》

22x35cm 木板油画 1840-1845年


杜比尼《落日》39x67cm

木板油画 1856年


特罗扬《风暴来临之前》53x38cm

木板油画 1851年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与前人艺术家相比,虽已采用外光写生,对光与色彩的把握上也有了极大的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还是深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带有前人的一些影子。


居斯塔夫·库尔贝,是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硬汉”,在题材和绘画方式上有了极大的突破。他的风景画不加太多的修饰,几乎直接在大自然中写生而成(这一点受到巴比松画派的影响),他的构图根据自然景物自由选择,变化丰富,没有巴比松派的画家们那般受古典主义构图的束缚。色调变化多样,色彩朴实,常用刮刀厚涂,真实地再现自然对象,影响了后来的印象派。


库尔贝《埃特塔特海岸的断崖》

133x162cm 布面油画 1869年


1874年法国兴起的印象派是现实主义的延伸,也造成西方美术史上最大的一次革命。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光学的新发现,推动了印象派产生和发展。印象派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住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力求真实刻画自然,进一步发展了写实主义风景油画。如果说古典风景画使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即崇高视觉的美感的话,那么印象主义的风景画则使人们领悟到了人自身的价值——即人主宰自然的精神愉悦。他们对造型和透视等在传统中建立起来的诸多问题相对忽视,对绘画主题的历史性、文学性或现实性也不十分在意,在表现手段上强调写生的直接性,反对修饰。印象派风景绘画的代表性画家有:莫奈、西斯莱、毕沙罗、布丹、凯博特等,他们的作品追求光影变化和色彩幻觉,其实质是对自我情感的真实表现,是立足于感受和印象基础上的自我肯定。


爱德华·马奈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严格意义上并不被算作印象派画家,但他却是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深深影响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画法上对传统绘画进行大胆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在对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现作了新的尝试此画在艺术技巧和历史意义上都是一个创新。《草地上的午餐》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布面油画 1862-1863年


克劳德·莫奈,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一生都致力于印象主义绘画的探索和发展,他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印象派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完善。早年跟随风景画家布丹学习绘画, 并通过布丹结识了柯罗、特罗扬、杜比尼等巴比松派画家和库尔贝,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一些绘画技巧,开始注意画天空、大气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复杂色彩。他也曾学习学院派绘画,但因趣味不合,愤然离开,开始探索独立的绘画技法。后来认识了马奈,并受其影响。曾受英国风景画大师透纳的作品的外光表现的影响。强调自然界的光和色把光与色的变化作为绘画的主流。在色彩方面曾借鉴日本的浮世绘,奠定了他对色彩更为透彻的理论体系。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法进行绘画的印象派大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例如《卢昂大教堂》系列作品以及晚年的《睡莲》系列作品。


莫奈《卢昂大教堂,蓝色与金色的和谐》

107x73cm 布面油画 1894年


莫奈 《睡莲》 布面油画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在印象派画家中,西斯莱风景作品中冷静沉稳的笔调,更容易让我们深刻领悟印象派发展的源泉。在其一生中,作品不管是题材抑或是风格没有深刻的变化。在其作品中透露着热爱自然的天性和纯朴的情感。他继承了巴比松画派的绘画风格,尤其是柯罗严谨的构图和含蓄的灰色笔调,同时,在色彩和笔触上又表现出印象派的画法。


西斯莱《马利河上游的卢维森》

38x46cm 布面油画 1873年


西斯莱作品中的天空往往占据很大的画面空间,以展示细腻的光影变化,作品中的人物空间比例小,刻画简练概括;景物的透视性强,不追求任何的夸张形式。西斯莱作品中以碎点状笔触为主,起轻快而流畅,结构上厚实而沉稳,奔放而有力地描绘天空和水使其富有轻盈和流动感;以精细的写实手法展现他感受到的点滴光影。自然本身蕴含着无数生动的色彩画面,西斯莱凭着那双长期训练敏锐的眼睛,通过忠实地直观自然和辛勤的艺术实践,去探索大自然色彩的奥秘,打破传统的“固有色”观念。为了提高色彩的纯度和画面亮度,画家将未经调和的颜色并置,让观众的眼睛在一定距离内把颜色调和起来,使画面产生了丰富的色彩效果。真实地再现景物在光线和大气中的虚实系,西斯莱让外轮廓线隐没在大气中,线条在画面上的作用被降低了,突出了形体色块;他完全不拘于严密轮廓细节的描摹,而是着眼于在现场中迅速捕捉变化着的对象,使画面形成独具风的美的形式。


卡米耶·毕沙罗,与西斯莱一样,毕沙罗早期也受到柯罗作品的影响,也曾受到过康斯太勃尔、透纳、米勒、库尔贝杜米埃、修拉等的风格以及日本浮世绘绘画的影响。这是由于他性格上的谦虚与随和,容易受到其他画家的影响,但是他将过去所尝试过的各种风格和手法融会一气,最终凝聚成他独具个人特色的风格明亮的色彩和坚实粗放的颤动笔触他热爱大自然,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风景的写生和研究之中,来表现当代的风景。正如他所说的“一切事物都有美,问题在于怎样把它表现出来。


毕沙罗《卢昂的港口》46.3x55.7cm

布面油画 1883年


修拉《库布瓦的桥》45.7x54.7cm

布面油画 1886年


在十九世纪欧洲印象派活跃的时代,我们自然不能遗漏那一片寒冷、充满忧郁诗意的广阔土地——俄罗斯,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也有着和这种气质相仿的自然景象,色彩沉郁、庄重,有一种静默的诗意。各具风格的风景画家层出不穷,从善于表现大自然纯朴的萨普拉索夫,到画面精致、庄重、严肃的希施金;从表现具有深刻思想的自然景色的华西里耶夫;到敏感地扑捉纯粹自然风景的库因芝;从巧妙地表现南方自然景色中的光与色的 ,到通过自然景色表现人的思想和情绪的列维坦。以及谢洛夫等众多画家。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仅举几个代表性的画家。


萨符拉索夫《白嘴鸦飞来了》62x48.5cm

布面油画 1871年


华西里耶夫《克里米亚山区风光》

布面油画 1873年


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被誉为“俄罗斯的森林歌手”,从小生活于森林之中的他,对森林有着浓郁的特殊情感,他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那片俄国北方森林的神秘与宏伟,在他的森林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由于他受德国严谨的古典写实绘画的影响,画风严谨缜密,在其前期的作品中甚至有些许的刻板和程式化。后来,经过对画面整体的概括与调整,以及诗意化的追求,画面的层次和绘画性有了很大的转变。


希施金《林中雨滴》124x203cm

布面油画 1891年


阿尔希普·伊凡洛维奇·库因芝,也许由于他没有受过俄罗斯传统学院派绘画的影响,他敢于突破,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风景画采用了大笔触、大块面的色彩,使那些普通的自然景色在他的画面中产生了独特的光彩,充满了奇异的神秘而魔幻的色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库因芝《白桦林》97x181cm

布面油画 1879年


伊萨克·列维坦,俄罗斯十九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一生历尽坎坷,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敏感,这种独特的敏感心理使他对大自然状态敏锐而细致的察觉成了他作品的诗意性的表达面对生活中或许平凡风景,他用自己的画笔都能敏锐的扑捉到那瞬间的美。他笔下的风景他对心灵的间接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中人类的体验极好地融为一体。另外,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俄罗斯民主主义思想的风起云涌之时,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的风景绘画中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湖光》是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已经注重光与色的关系,超越了他对造型的重视。与印象派的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免让我们想到莫奈的绘画。


列维坦《湖光》48.8x69.7cm

布面油画 1898-1899年


谢洛夫《秋日的黄昏》54x71cm

布面油画 1886年


历史在发展,经过印象派对之前古典绘画的革新,油画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过去的古典图示和色调已然被亮丽的色彩所冲击,是一种对绘画表现方式的自由的解放,绘画也越来越倾向于表现人的个性的情感和情绪,以及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和画面秩序,涌现出许多具有突破性风格的画家 ......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博新展开幕丨“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展览速览及微信导览使用方...
透纳的光,伦敦的雾
谌北新:中国风景油画领域独树一帜
全国艺术名家邀请展——洪浩昌油画作品赏析
大胆色彩的运用,生动的构图,艺术家弗朗茨的风景油画美醉了!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中:十九世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