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泉州打城戏

 

  打城戏发端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的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龙溪及厦门、金门等地。它是融合释、道二教这之法事活动形式而形成的,为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 打在戏生长于泉州本土,艺术上受到泉州民间艺术的哺育,特别是提线木偶对它的影响尤深。它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以后,即以其刘超的武功技艺,在闽南民间 戏曲中独树一帜,并能与高甲戏相抗衡。它所演的《目连救母》、《西游记》和《 楚汉》、《三国》、《说岳》等神话和历史故事连台本戏,深为闽南一带群众欢迎。 1952年度,泉州高政府文教科和文化馆,把打城戏旧戏班,艺人集中起来,组 成泉音技术剧团,并整理演出了《潞安州》、《剃宋鲔》等八个剧目。1957年该团 改泉州市小开元剧团。1958年至1959年,该团编演了现代剧《一阵雨》和神话剧 《龙宫借宝》,分别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演和第三届戏曲会演,获得好 评。1960年,该团正式批准为国营泉州打城戏剧团,整理、改编、演出了古装戏《少林寺》、《大闹天宫》、《火焰山》、《真假美猴王》、《吕四娘》、《郑成功 》和新编历史剧《李卓吾》、《李九我》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迫解散。1990年,由吴天乙独力组建打在戏剧团,招收29 名青少年进行培训,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命名为泉州市打城戏剧团1990年8月23日,首场演出《观音收罗汉》。此后又演出了《龙女试雷有生》、《 速报审》等传统剧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宁黄埔北路戏 一个民间剧团37年的艰难坚守
厦门戏曲音乐的一朵奇葩“高甲戏”
建设“当家戏”是振兴戏曲第一要务
话说稀有剧种 “含弓戏”
保护濒危剧种我们在行动——调研三门峡豫西扬高戏剧团
无标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