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阳高腔

   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的独立分支,也是我省目前唯一尚能演出的高腔剧种,属单声腔剧种,被专家们称为是我省“戏曲界的活化石”。主要流行于浙江松阳、遂昌、龙泉、云和及武义南部的宣平一带,因松阳高腔艺人主要出身于松阳玉岩农村,故又名"玉岩高腔",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松阳高腔。

松阳高腔形成于明末清初,清光绪年间在丽水一带颇为盛行,演出遍及浙西南及闽、赣、皖等邻近地区。当时的松阳高腔班社有新聚、新庆、新声等十八个戏班。另有三十多个专演或兼演松阳高腔的木偶班和儡傀班。

与其它高腔剧种不同,松阳高腔基本上未与其它剧种搭班或合班演出,一直保持着独立的高腔班形式。直到辛亥革命后,松阳高腔受乱弹声腔的影响,也兼唱乱弹、徽戏及民间小戏。

松阳高腔的传统剧目主要有三十六本大戏,其中尤以《夫人传》、《耕历山》和"苏"(《金印记》)、"刘"(《白免记》)、"班"(《投笔记》)、"伯"(《琵琶记》)等为其当家戏。

松阳高腔的脚色行当分小生、花旦、正生、正旦、老外、老旦、大花脸、二花脸、四花脸、小花脸等。其表演粗犷热烈,富有生活气息。

松阳高腔的唱腔属曲牌联缀体,早期有曲牌108首,演唱有后台人声帮腔。后受其它剧种的影响,产生了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但乃保留有南戏的某些痕迹。

松阳高腔的演出保留了戏曲的原始状态,具有曲调优美、样式朴的特点。它的唱腔属曲牌连缀体,但演唱时句式、词格可根据需要而随意变化,行腔中常用“衣”、“呀”、“啊”、“哈”等衬词,并以高八度假嗓帮腔,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松阳高腔采用管弦伴奏,是高腔系统中较为特别的一种,乐器包括板、鼓、笛、唢呐、二胡、小锣、大锣、大钹等。原有曲牌一百多支,保存下来的有七十多支。松阳县各相关部门在整理音乐唱腔曲牌方面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工作。专门建立了高腔艺术档案,共计90卷(盒),针对剧团创新能力的不足,县里还积极鼓励民间老艺人整理戏曲本子,至今已经整理出58个本子。新编古装高腔戏《八百两》还参加了省业余文艺调演,《夫人戏》选段《苏麻岗换宝》参加省少数剧种交流演出并获得演出奖。

近年来,松阳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挖掘、保护力度,全力让这个古老剧种重焕光彩。松阳县宣传、文化部门专门拨出3万多元经费,高腔剧团自筹部分资金,新添置了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并配备了字幕机,进行整体包装。同时,鼓励演员进行“传帮带”,培养高腔传人。县政府及文化部门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使这一濒临灭绝的高腔剧种得以恢复演出。松阳高腔也因此先后被省文化厅列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试点、浙江省文化厅科研项目、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等项目和殊荣。2006年松阳高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省现存最古老之一!称为“戏曲界的活化石”
浙江戏曲文化的“奇葩”-松阳高腔
浅谈婺剧的声腔(1) | 高腔
各地地方戏曲分布
戏曲音乐知识
戏曲音乐知识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