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菇民戏
菇民戏又称二都戏,因其起源于菇民聚居的庆元东部二都(今荷地镇一带)而得名。二都戏曲牌唱腔属多声腔板腔体,曲调有类似赣剧的西皮、二黄(又称京胡戏),亦类似乱弹的“横箫”。韵律优美激越,唱腔起伏迭宏,表演文武兼收,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菇乡情韵的传统戏剧。
      相传明崇祯年间,临安铁板桥(今杭州市)的艺人田功伟游历到庆元左溪镇黄泥荡村,将带去的婺剧词曲流传于左溪一带。后在江西、福建等地做香菇的菇民从当地学会了赣剧、乱弹的一些唱段,也流传于左溪一带。左溪黄泥荡村有一位叫陈祖言的贡生,对戏曲饶有兴趣,对这三种不同的唱腔、曲律进行整理,形成“二都戏”。
      最早的“二都戏”班为荷地戏班,组建于明崇祯年间,由陈祖言任教,陈祖鳌、余积担任班主,邀请艺人吴竹培、吴亚金、吴苗户、吴必林参加,活动于景宁、龙泉和福建省的松溪县一带。清朝时期,二都戏盛极一时,先后出现了“子弟班”、“福进班”、“三星班”、“永昌班”、“水路班”等戏班。戏班中新人辈出,如吴志鄂、陈子鳌、吴依娟、刘朝钢等,更有如五代从艺的吴宏静、吴宏渠一支,兄弟同艺的刘恒恕、刘恒忠等著名艺人。
      清末直到解放前夕,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二都戏萎靡不振。解放后,县文化部门对二都戏的传统剧目进行发掘、整理,先后成立过以演二都戏为主的和平戏团和荷地区文工团、庆元区文工团、新村区文工团,使二都戏重新面世。1981年,庆元县文化馆把以二都戏曲调排演的木偶剧《叶宗留》搬上舞台,在丽水地区会演中荣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并在丽水公演,盛况空前。
      二都戏是庆元县菇民艺术创作的杰作,也是菇乡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滇剧源流概说
濮阳大平调
粤剧[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浅谈婺剧的声腔(3)| 徽戏、滩簧、时调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诞生
非遗中国:布依戏|布依戏|布依族|地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