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瑞安市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瑞安市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我市属于散杂居的民族地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市有40个民族、人口43569人,分布在全市15个镇、街道,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户籍少数民族人口近6700人,其中世居少数民族为回族和畲族,主要分布在莘塍街道、马屿镇、高楼镇等3个镇(街),其余均为婚嫁或工作调动迁入;外来常住少数民族人口3.7万人,主要分布在塘下镇、莘塍街道、仙降街道、锦湖街道等我市经济比较发达的镇(街)。

 

瑞安市共有4个民族村。分别是:马屿镇后姜村(回族)、马屿镇丁凤村(回族)、高楼镇驮庵村(畲族)、高楼镇民族村(畲族)。

 瑞安市世居少数民族历史与发展

 

我市世居少数民族为回族和畲族,其它少数民族都为婚嫁或工作调动迁入。截止2012年5月,全市有回族户籍人口3907人,畲族户籍人口1117人。

 

1、畲族。我市畲族主要聚居在高楼镇驮庵村和民族村。

 

瑞安市畲族,自称“山哈”。“山哈”乃客的意思,意即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或称“少姓人”、少数民族、畲族。但不容忍外族人称“畲客人”,因为畲族的“畲”字与“蛇”、“食”谐音,畲民认为其带有侮辱性。畲族广泛流传盘瓠传说。传说畲民的始祖叫龙麒,又称盘瓠王,广东潮州凤凰山是他们的发祥地。盘瓠王生有三男一女,长子姓盘(后为李),次子姓兰,三子姓雷,女儿招赘钟姓为婿,后盘姓。因此,天下畲族人只有四个姓氏,分别为兰、雷、钟、李。

 

我市畲族从福建迁入,入迁线路有三条:1、高楼镇驮庵村雷姓畲族。据宗谱记载,其始祖由福建省罗源县迁福鼎,第一世祖法罡于明万历年间由福鼎移居平阳县山门区黄家坑,繁衍数代后于1736年左右迁入文成县上林乡清坑村,清道光年间移居驮庵村。2、高楼镇民族村雷姓畲族。其于清顺治年间从文成县双桂乡桐油垄村迁入。3、高楼镇民族村兰姓畲族始祖由福鼎迁入平阳县鱼塘水港,再移居文成县双桂乡水坑村,于清道光年间迁入民族村。

 

2、回族。

 

我市回族都是1981年以后认可的丁姓和郭姓公民。

 

据考证,我市丁姓回民原系阿拉伯回回人赛典赤瞻思丁之后裔。赛典赤瞻思丁(1211-1279)是元代著名政治家,其孙艾卜伯克乌马儿(汉名谨号节斋)行商至泉州定居,后代遇兵乱携族迁闽晋江陈埭定居,为避祸患取其始祖姓名末字为姓,即“丁”姓。

 

我市丁姓回族皆从福建晋江陈埭迁入。入迁线路有2条。一条由晋江陈埭直接迁入马屿镇后姜村丁宅自然村。丁宅一世祖系晋江陈埭丁姓第八世祖中斋(1369-?)之长子讳固,至今六百余年,繁衍子孙,一支迁居马屿镇丁凤、曹东等村,一支迁居仙降街道下社村,另一支迁居湖岭镇大同村。另一条约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苍南县桥墩镇后隆村迁入我市玉海街道涌泉巷,有后裔于明万历年间(1572-1629)迁居莘塍街道下村村,至今已五百余年,繁衍人口分别迁居陶山镇娄渡村、新岙村等地。

 

我市郭姓回族于清末从洞头迁入北麂壳菜岙,人数较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瑞安市高楼镇屿后村《杨氏家训》
泉港主要少数民族简述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
【林氏字辈】1985-浙江省温州瑞安市高楼镇横架村
瑞安市高楼镇铁山村
侧面拍▏凤凰唯一一个少数民族‘畲族’村,石古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