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面评论:判刑15年没坐一天牢 是谁“放了”杀人犯?|判刑

2020年09月03日 18:53

  蒋璟璟

  199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巴图孟和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然而,因家人为其办理了保外就医,巴图孟和一天监狱都没进过。刑期结束后,还顺利拿到“刑满释放证明书”。此后,甚至还当选嘎查达(注:嘎查达即村主任),甚至当选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有关部门对该案进行纠正,这名罪犯才为当年的行为付出代价。(半月谈)

  “纸上服刑”15年,一天牢也没坐过。一名杀人犯的“逆天”人生,堪称人间魔幻现实。此等恶劣行径,不仅让个案中的正义无法兑现,更是构成了对法律秩序、司法权威的根本性羞辱。

  把“保外就医”直接玩成了“出狱门票”,巴图孟和一案的诸般违法情形,简直就是无所顾忌、胆大包天。按理来说,针对“保外就医”,在规则设计层面,早就完成了补漏。依照规范流程,必须经过医疗鉴定、监狱狱政管理处审查、评审委员会同意、省监狱管理局批准等多个环节,“保外就医”才可成行……这套制度安排环环相扣、交叉验证,不可谓不缜密、不可谓不严格。巴图孟和居然能一路轻松过关“逃狱”,到底是怎样的通天本事,何种的后台能量?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上述制度安排尽管未能堵住巴图孟和违规“保外就医”,但却以文件档案的形式记录留存下了各个环节“放行者”的名字。据悉,巴图孟和的保外就医手续上,有数名时任政法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签字——顺藤摸瓜,一查到底,想必就不难查清楚其中的猫腻。诡异的是,自从2017年的巴图孟和旧案翻出,差不多已经三年过去了。当地公检法司系统均保持静默,毫无作为,所谓“倒查深挖,严厉追责”根本无从谈起。

  其实,从责任关系、程序流程以及留痕存证等等角度去审视,查清楚1993年的一起违规“保外就医”案,必然不会太复杂,这比倒查冤假错案责任人要容易多了!明明可为而不为,或者是消极作为,就不得不让人生疑了。“纸上服刑”15年,彻查问责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件事情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小城内熟人社会、权贵小圈子的社会结构,形塑了一种山头主义、人情勾兑的攻守同盟。这在当年让巴图孟和逃脱了徒刑,又在今天阻碍着体制内的复盘调查。

  杀人犯纸上服刑15年,出狱后完美洗白乃至开启仕途。这霸气侧漏的人生,让围观者不寒而栗。到底是谁在纵容和庇护着一位杀人犯,谁是巴图孟和的“贵人”和“靠山”,我们拭目以待着真相!

责任编辑:郑亚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照理拍案:韩国前总统,一个保外就医,一个还在监狱里,为何保外那个更可怜
监狱老大欺负新来的,结果新来的是杀人犯,更狠
监狱老大欺负新来的,没想到新来的是杀人犯更狠
湖南农民冒充联合国高官勒令监狱释放囚犯
【转载】《保外就医
保外就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