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2
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已结束)
时间:2014-01-17 16:43    来源: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点击:1105次
摘要: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14年度拟推荐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现将拟推荐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
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
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3〕60号)要求,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14年度拟推荐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现将拟推荐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4年1月17日至2014年1月23日。公示期内,如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的内容持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实名(注明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向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于核实查证。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本人真实姓名,我协会对异议人身份和反映情况予以保密。凡匿名、冒名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李醒冬
电话:010-63253478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小马厂6号华天大厦4层
邮政编码:100038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2014年1月17日
推荐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大型地下水电站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工程应用
二、推荐单位: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水利工程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地下水电站约120座,已建成装机容量超过1000MW的地下厂房20余座。大型地下水电站均由立体交叉的大型复杂洞室群组成,包括引水系统、主厂房、尾水系统三大部分,其混凝土施工对地下水电站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有着重大影响,与水电工程建设周期、社会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大型地下水电站工程具有狭长封闭空间、坡道陡峭、体形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条件差、安全风险大等环境特点,已成为影响施工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问题和难点,本项目组织产学研用4家单位联合攻关,开展了大型地下水电站混凝土高效施工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施工装备的研究工作,形成了成熟的针对大型地下水电站混凝土施工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开发了成套施工装备,在三峡、溪洛渡地下水电站工程成功应用。本项目取得了如下主要技术创新:
(1)首创了大型地下水电站厂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无盲区输送技术,发明了一套具备折叠、回转、仰俯功能的无盲区三维高效混凝土布料系统,解决了地下厂房混凝土布料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地下厂房混凝土浇筑效率和覆盖范围。
(2)发明了大型地下水电站引水系统陡坡弯管段混凝土衬砌技术,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三维空间曲面钢模台车,解决了大断面、陡坡弯管部位多条隧洞混凝土衬砌难题,实现了大型复杂洞室混凝土优质高效施工。
(3)攻克了大型洞室渐变段混凝土衬砌优质高效成型技术,成功研制了渐变段钢模台车系统,解决了超高、大高宽比的大型渐变段洞室混凝土衬砌施工难题,实现了大型钢模台车整体90°变轨及在多条渐变段隧洞间的整体转移。
主要成果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5项,发表论文8篇,并获得2012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奖、2013年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等多个省部级奖项。
无盲区三维高效混凝土布料系统在溪洛渡地下厂房混凝土施工中成功应用,受到建设单位和行业的一致好评;三维曲面钢模台车、渐变段钢模台车成套装备在三峡地下电站混凝土衬砌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质量专家组及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本项目所攻克的关键技术和研制的成套装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巨大,在后续国际国内陆下水电站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四、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周厚贵,排名:1,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的总体规划及方案设计主要负责人之一,制定项目总体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主持项目的总体研究工作,对创新点一、二、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实用新型专利“混凝土拐臂布料机”(授权号:ZL200920228875.1),实用新型专利 “液力驱动连接盘自动水平调节装置” (授权号:ZL201020145704.5)和国家级工法“地下厂房混凝土无盲区高速布料施工工法”(工法编号:GJEJGF289-2010)的第一完成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70%。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08-1-001-08),第八完成人;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布垭超高面板堆石坝工程筑坝关键技术及应用(2010-J-222-2-03-R10),第十完成人;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异构信息融合的非线性动态系统估计技术及应用(2011-J-220-2-03-R06),第六完成人。
江小兵,排名:2,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总体方案研究和实施计划的制定,在本项目的科研及实施过程中,进行组织、协调及关键技术的决策,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创新点一、二、三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戴志清,排名:3,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针对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技术攻关、现场试验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对创新点二、三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洪文浩,排名:4,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关键技术方案论证、攻关组织工作,负责协调相关单位在三峡工程和溪洛渡工程的现场试验及应用工作。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周建华,排名:5,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技术指导及现场组织实施,对创新点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发明专利 “管、槽圆弧形混凝土底板轻便滑模”(授权号:ZL201110174773.8)的第一完成人。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郭光文,排名:6,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针对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技术指导及现场组织实施,对创新点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实用新型专利 “混凝土拐臂布料机” (授权号:ZL200920228875.1)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曾明,排名:7,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针对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技术攻关、实施方案的研究、拟定,主持现场试验研究工作,对创新点二、三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发明专利 “三维空间曲面钢模台车”(授权号:ZL201010123818.4)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 60%。
余英,排名:8,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的研究、拟定工作,对创新点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实用新型专利 “混凝土拐臂布料机”(授权号:ZL200920228875.1)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石义刚,排名:9,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技术方案的论证、实施工作,并参与关键技术一的研发工作;是实用新型专利 “混凝土拐臂布料机”(授权号:ZL200920228875.1)和实用新型专利 “液力驱动连接盘自动水平调节装置” (授权号:ZL201020145704.5)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廖湘辉,排名:10,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三峡大学。
参与了本项目混凝土施工装备的技术设计,针对装备的重要性能参数进行相关计算,同时根据现场试验情况及时改进性能参数,保证了设备的最佳性能。对创新点二有贡献。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孙昌忠,排名:11,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具体技术方案的研究及组织工作,是实用新型专利 “可垂直转向运输台车”(授权号:ZL201020157793.5)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对创新点三有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为60%。
何炜,排名:12,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参与本项目方案编制和成果论证,参与了地下厂房混凝土施工设备关键技术攻关,对创新点二有贡献。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李友华,排名:13,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负责土建技术方案的编制、审定和技术质量措施的拟定,对主要技术的创新点进行攻关,并指导关键技术在现场的应用,对创新点一和三有贡献。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詹剑霞,排名:14,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负责土建技术方案编制和审查,参与了引水隧洞和尾水隧洞钢模台车的设计和试验,对创新点一和三有贡献。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马金刚,排名:15,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本项目技术方案研究,参与了地下厂房混凝土施工设备关键技术攻关,对创新点二有贡献。研究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五、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1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提出项目整体研究思路,主持项目的全面研究工作;率先提出了地下洞室复杂体型部位混凝土施工采用大型钢模台车及地下厂房采用无盲区布料技术的创新理念,组织有关单位对地下洞室复杂体型部位的大型钢模台车的应用及无盲区三维高速布料展开了一系列科学研究,最终形成了成熟的针对大型地下水电站混凝土施工的完整技术体系,开发了成套施工装备,并负责项目成果的集成应用及示范推广。
(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第2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溪洛渡水利枢纽工程的法人单位,负责组织协调相关单位现场试验,参与技术方案论证,组织项目成果在三峡工程和溪洛渡工程的应用等工作。
(3)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3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协助制定项目的总体思路及技术方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实验;对复杂地形大型钢模台车的应用及无盲区三维高速布料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技术攻关;首次将大型钢模台车和无盲区三维高速布料系统应用到地下工程建设中,创新了地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4)三峡大学,第4完成单位。
参与三维空间曲面钢模台车模型的研究工作,对台车的各种工作过程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对钢模台车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参与钢模台车的现场试验工作。
六、推广应用情况:
(1)“大型地下水电站厂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皮带输送技术及布料系统”在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混凝土施工中成功应用,实现了混凝土高质量、快速施工,用时最短的一台机组蜗壳及以上混凝土浇筑用时仅七个月,较投标工期节约了两个月,得到了业主、监理单位一致好评。
(2)“大断面三维空间曲面施工技术及钢模台车”在三峡地下水电站六条引水洞上弯段先后投入混凝土衬砌施工,顺利完成引水洞上弯段混凝土衬砌工作,大大提前了工期,混凝土体型偏差均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以内,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良好,台车施工作业期间未出现安全事故,安全、质量、进度均创一流施工水平,受到了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3)“大型洞室渐变段混凝土衬砌优质高效成型技术及钢模台车”在三峡地下水电站尾水洞渐变段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浇筑后混凝土成型效果优良,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大大缩短了工期,渐变段钢模台车施工得到了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专家组的好评。
上述三项大型地下电站关键部位混凝土施工新装备在三峡地下电站或溪洛渡地下电站中成功的应用,为国内其它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类似大型地下洞室混凝土施工借鉴和使用,在今后兴建大型地下电站混凝土施工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七、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八、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本文标题: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已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勇闯技术“无人区”!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科技攻关成果丰硕
中国安能三局硬梁包水电站国内第二大全圆针梁衬砌台车完成安装
仅3分钟,看18千米隧道是怎样“炼成”的?
技术分享|| “模板台车”在松原市学府街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的应用
[往事勾陈] 鲁布革水电站工程经验...
2020年最新水利规范目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