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节对读书会同学聊几句终身阅读

读书节对读书会同学聊聊终身阅读

    同学们,今天是4月23日,是读书节。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正在我们杭州召开,聚焦于“深化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中国”的主题,莫言、麦家、马伯庸等名家助阵。我们身在校园,也要聊聊读书,写点笔记纪念这个节日,找点仪式感让自己喜欢阅读。

    我想聊几句终身阅读,那是全民阅读的基础。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与生活一体、终身阅读,是我们要重点突出的。生活阅读化还是阅读生活化?这个可以讨论,可参考生活美学化还是美学生活化。这两个相反方向的思考我觉得有意思,可也没个结论。我们突出聊,也是一种生活阅读化或阅读生活化。 

    我还是从碎片阅读开始说。既然大家紧张、内卷,又提整本书阅读、读经典原著这个庞大的概念,这个对立怎么去统一。实事求是,我们不可能不花时间就能读完整本书的。读书来不得自我欺骗。而中学生放弃阅读,不养成阅读习惯,到大学后,成年后再开始培养,是要花很大精力的,有的已力不从心,无法形成阅读习惯了。终身阅读就是哪种不读书日子就无法过的习惯在支撑。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已经享受到人类文明,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会退求其次的。这怕是很多专家教授为什么不被网络无聊信息迷住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而,对同学们来说,在紧张的学业压力下,抽时间阅读语段、散篇,是一种明智有效的选择,同时课余进行讨论深入,效果更好。昨天我们教育作协读书会也进行了读书活动,读的是美学家朱立元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一书,我们学校的丁先生也参加了。大家经过讨论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观点冲突时,正是思维活跃与深入的契机。不回避,即使语言冲撞也不要计较。比如说对于象征主义要“创造读者”这个观点,我们讨论后更明白了作家的坚守。好多电视连续剧是依据点击率来创作的,是“迁就读者”,吸纳读者眼球为目的的,即经济目的。象征主义作家宁愿读者减少也要追求精品,尊重自己内心,不围着轰动效应沉沦。经过讨论明白的道理容易有深刻记忆。昨晚我记录道:讲到写作经验时提“文以气为主”,阅读也要有气。书生意气,问题与讨论让气相接相冲。一接触到这些美妙的内容就想说几句。即使一个人阅读,大我小我本我自我超我此我彼我神仙的我魔鬼的我上辈子的我下辈子的我不断对话,汇入语言文字,汇入人类精神文明。把这些碎碎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很好的写作动力,读写一体,一看到这些就想截图下载或买下(书),好习惯应该是这样养成的,同学们。就我个人来说,一看到好书就会在网上继续查看,合意的就点向淘宝京东,接下来是在消费的乐趣,购物车中的几本书,总诱惑着我去点击红红的“结算”。一边是点到新书的快乐,一边是花钱要算一算的焦虑,一边是到书后没时间读完的遗憾,经常在这些感受中“不能自拔”。好在买几本书现在真的不差钱,可苦了我的小小的书房总是乱糟糟的。网上看到新东方老总俞敏洪的大大的书房真羡慕,恨不得自己也当老板赚大钱换个图书馆一样的书房。扯远了,同学们。

    记得有一届读书会上,我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暑期读一本书,精读,写笔记。不强求哪一本,可组合。结果会长说要组织读《战争与和平》,有五位同学举手。那一年暑期我翻开《战争与和平》,上下两本厚厚的,因为这书看了有三十多年了,差不多忘记了,得重温。正在我担心自己看不完时,群里同学说看不下去了,放弃。其实我早就知道这本大部头书的阅读难度的,但学生要“碰壁”,我就让他们碰,这是另一种阅读,感觉什么收获也没有,其实也是有别样收获的。如前年有一位同学要读黑格尔关于悲剧方面的理论,并进行写作,她买了书,也下载了好多资料,我也跟着读。结果没成,好像浪费了时间,其实是获得了一个印象,至少做了文摘,慢慢理解。将来会有用的。阅读会让自己得到远距离呼应的。又聊得太远了。

为什么要聊这些?因为今天是读书节,大家借此对自己的阅读做一个宏观的审视与打算,也有直接的行动。我们在学校里,无法读大著作,就读短篇与文摘,保持自己的文脉。暑期阅读,青年人冲击一下,有的也不会懂的,而这种冲击力会延续终生的,就是终身阅读力的形成。就我观察,当年光是读琼瑶小说的,一天一本,后来时间一过,青春消逝,琼瑶也抛一边了,而终生阅读习惯没有形成。挑战阅读的,不断“碰壁”的,恰恰容易形成长期阅读的习惯。我们重视“问题导向”,因为关注到大问题,并保持不断的好奇力、探索心,就会兴趣不断的。暑期坚持读几本大部头名著给自己奠基,仿佛做长途旅游,长长见识,做做笔记,写写小论文。上课期间带一本有价值的书,课余翻翻,摘几段几句点评一下。提出一些一生也回答不了的问题,大胆地与同学讨论,是很好的挑战。

    记得年轻时到温岭图书馆,感叹这么多书,我悄悄地在想象中将未来时光与之融入。每到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我更是感叹,决心读书。很遗憾本人决心大行动少,虚度时光。而现在老了,看到这么多书,还是有冲力,还想活他两百年。周国平说自己老了,还不断买书,仿佛自己要活很久似的。好有同感。忘记岁月,忘记人生艰难,命运坎坷,阅读能让体力越来越弱的老年人保持思想冲击力,充满生命乐趣。所以,到图书馆走走,看看那些自己十辈子都看不完的书,给自己一个书房,经常理书,理一理自己一生想看又看不完的书,如此,自己与古今中外、宇宙天地相连,精神饱满,宁静久远。

    同学们,今天读书节,大家也在群里聊一些读书体会,或做做文摘,在群里。(拍照文本,一次不要太多)。先生算是起了个头。说明一下,要在课余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碎碎念
青春驰毫踏清风,丹心骤墨照书声
22-3.1-8.1 与同学聊读书(一)
快乐的读书
写在新一年读书会即将开始之际
聂震宁:四种阅读的目的及“众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