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汗牛栋活页总第415期 从语段出发一

汗 牛 栋  活 页

二三 年 第38期(总第415期)20230905

HAN NIU DONG HUO YE

文笔读书会 立心读书坊 编写

本期主题:从语段出发(一)

编者按:

现在提倡整本书阅读,我们不反对,而要明白怎样进行。笔者以为比较实际的是从语段出发。

对小学生来说从“好词好句”出发,词句因为体积小,容易让小学生把握,也有利于人们利用碎片时间积累。有人不满足,喜欢用长句子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形成思维的纵深感,这样就会集中到句群上,语段上,思维单元不断扩大。最后达到一本书作为一个思维单元,系列书籍作为思维单元,这是高端的思维力。所谓专家就是在问题链上、在众多的前人书籍中驾轻就熟的人。

高中生需要整本书阅读能力,这是无可否定的。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要在假期训练。鼓励读完整本书,如哲学家邓晓芒就在中学这个年龄跟着其父亲一本本地阅读在当时能读到的马克思著作的,后来直接就上研究生了。小说的整本书阅读更是自然而然的,情节的完整性让人不由自主地往下读。

一般来说,我们是从语段到整本书,我想邓晓芒也是这样的。与小说不一样,社会科学著作,康德的、叔本华的、马克思的书,我们的《论语》《道德经》等需要从语段出发(甚至是句子出发)。观点的完整性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与作家的语言交织才能形成单元。从字数上讲,六百一千字应该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摘取一段话进行分析,点评,讨论,与作者沟通,切实可行。高中生应该多摘几本不同内容的书,形成知识格局。中学生博览群书是王道,语段文摘能是通向博学的桥梁。

当某一句话,一个关键词抵达、撞击我们的心灵后,我们用语言解释巩固、完善,形成一个小小的思维单元。心态调节能力与作文能力就是这么形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语段是通向高考作文的桥梁,也构成思想精神的地基。

我们打算,“从语段出发,走向远方”,作为今年读书会一种主要形式之一。她与“从讨论出发,走向远方”“从乡土出发,走向远方”“从调查出发,走向远方”“从书圈出发,走向远方”等一起,留下我们的足迹,形成我们的年度文集《书生心路》。请同学努力,参与。

现在发送两位同学的语段文摘与点评。请同学们批评指正。

托尔斯泰《复活》读书语段点评

新河中学高二18 周之涵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复活》多次被中国教育部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201910月,中俄艺术家合作建组首次将《复活》改编成歌剧。

(以上整理自百度搜索)

庭审场景描写

小知识:场面(场景)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内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是从事件中截取的一个横断面,人物活动是场面描写的中心。

场面描写通常可以起到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烘托事物、点明或暗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庭审场景:“好啊”检察官说,其实,他一点也不觉得那有什么好的:昨天晚上为了给一位同事饯行,他喝了不少酒,又一直打牌打到深夜两点钟。然后又乘车到六个月前玛丝洛娃所在的妓院去玩女人,整整一宿都没合眼。所以,恰恰那份毒杀案卷宗他还没来得及浏览一下。书记官是有意为难,知道他还没读毒杀案的卷宗,就专门提议庭长先处理这案子。这会勃列威不得不草草地先看一看卷宗,就思想方式而言,这位书记官是自由派。甚至可以说比较激进,而博列威则不然,他和一切任职于俄国的德国人一样是保守派,甚至他笃信东正教。因此书记官一点也不喜欢他,却因他的职位而嫉妒。

评析;在庭审前的一件小事反映出了当时俄国官场的黑暗状况。副检察官彻夜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事先连卷宗都没看过一眼就进入庭审。书记官提出先判毒杀案并非为了庭审工作更好进行而是为了为难和他思想方式不同的副检察官并满足自己的嫉妒心理。用来惩治恶行维护法律尊严的法庭审判,却变为了官员们漫不经心的事务和互相倾轧的工具。

庭审场景:可是别的人却不然,似乎举着手不是心甘情愿,有些勉强。在跟着宣誓时,有的人像是故意找茬似的,嗓门特别大,那表情仿佛在说:“无论如何,我照说就是了,照说就是了。”有些人落在了祭司的节奏后面,接着又像一下醒悟了似的,急急忙忙地又想合上祭司节奏。结果又乱成一团糟,只是嘴里含乎其词地念叨什么,还有人似乎害怕手中会有什么东西漏出来似的,神经兮兮的紧绷着手指头,而另外的人却松开手指头时而又并拢,大家都是浑身难受,而那年老的祭司确认这件事有又重要的是一件大事,而且这种信念是一种确信无疑的想法。

评析:作者细腻地刻画出了在开庭之前的宣誓中人们表现出的混乱,大多数陪审团成员对于表明自己将会公正审判的宣誓心不在焉,甚至感到十分难受,可见人们对于参与的审判并非出于对法治的支持与维护,“而那年老的祭祀确认这件事是重要一件大事。而且这种信念是一种确信无疑的想法。”这更是对当时社会普遍出现的司法不公正的辛辣讽刺。

庭审场景: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把这份报告宣读完毕,可是副检察官仍不满意。读完报告庭长对他说:

“我认为内脏的检查报告就不必再念了。”

“我要求宣读这一报告。”副检察官眼睛不看着庭长,略略站起身来厉声地说,他的口气让人觉得,他有要求宣读的权利,如果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他就会有上诉的理由。

评析:在这次审判中具有安排审判流程的庭长等人,安排宣读了许多与审判无关的内容,足以体现其中司法程序的效率低下和拖沓繁琐。副检察官似乎是为了掩饰自己开庭前才读案宗,又似乎借此报复书记官,故意拖延,似乎天经地义,不只浪费大家的申请宣布拖延时间的报告时却义正严词。

庭审场景:“实际上就是说”,首席陪审员解释,“并不是蓄谋抢劫,也没有偷窃财务,这样他就无罪了。”

“就是这样,再加上应该从轻发落,那就完美无缺了。”商人高兴地说。

大家吵得头晕脑胀,又很困倦,所以谁也没有想到要在答复上写上一句:是有罪,但不是蓄谋杀人。

评析:可能是大家吵得过分,也有可能是缺乏对于庭审的严谨态度导致,大家造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无心之失,为后文玛丝洛娃被无理地判处苦役埋下伏笔。

庭审场景:“可不就是”,他说,“我们没有在答复中说明'她有罪,但不是蓄谋杀人。’刚才书记官告诉我;副检察官要判她服苦役十五年。”

“我们就是这样裁决的。”首席陪审员说。

彼得.盖拉西莫维奇争辩道:“既然说她没偷钱,那她也不会蓄谋杀人,这是顺理成章的。”

“但我刚才出议事厅时,不是把答复全念了一遍吗?”首席陪审员分辩道,“可是没有谁表示反对。”

评析:一经判决,无顾对错,审判员的意见,竟然毫无改变不合理判决的可能,蛮横无理决定了犯人的命运做出强硬判下重刑的决定,想要重新上诉也是难如登天,可见当时俄国司法体制对于嫌疑人缺乏人权的尊重,强横地决定他人的命运,管中窥豹,可见当时俄国社会的灰暗,人们缺乏对于他人的关心和感同身受,许多人都在冷漠地看着这个黑暗的世界。

总评:作者通过语言,心理活动等各方面进行描写,在庭审的各个环节中细腻刻画了“公职人员”们的各种不同丑态,在细节处暗含许多对于当时官员尸位素餐的行径进行辛辣讽刺。这部作品中对于审判的描写,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俄国的司法现状审判者随意给无罪者定罪,以他们一时的喜怒,主观的好恶决定他人的命运。沙俄政府不把人民的利益放置在应有的位置,无数人遭到迫害,既得利益者大多麻木地活着,纸醉金迷,缺乏精神。有些人难以洞察,有些人视而不见。社会物欲横流,表面包装得富丽堂皇,内核已经糜烂,在无所不在的黑暗中飘出尸体和腐烂食物的恶臭。同时,作者的写作手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注重通过真实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体现性情各异的人物,描摹出一个在细细品读下可悄然进入的“虚构而真实”的小说世界,并对作者所传递的情感能有更深更真切的体会。在写作时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将自己想要输出的情感,想要叙述的道理通过鲜活的方式表达与文字之中,在读者仔细阅读思考时,于无形之处引起共鸣,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的无声交流正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场景描写是我们经常碰到的。街头场景、课堂场景、家庭聚餐场景、同学集聚活动场景等等。场景描写的难处在哪里?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描写,把环境、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合在一起的描写。有总的场景交代,有环境特点与布置细节,要为下一步小说的主体铺垫。最典型的有《红楼梦》中“黛玉进府”。

请选取:公开课场景、讲座场景、员工大会场景,思考如果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聂赫留朵夫人物点评

和一切人一样,聂赫留朵夫也有两个人同时存在于他的身体中。一个是精神的人,他的追求是对别人也对自己都一致的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他的追求是个人的、为了自己不惜牺牲全世界人的幸福。现在这一阶段,在彼得堡的生活和军队的生活中形成的利己主文的疯狂状态,已经在他身上激发,兽性的人占了统治地位,把精神的人全盘抛掉了。但是,他见到了卡秋莎,以前的感情重新产生,精神的人就又抬升起来,开始再一次驱策他的活动。复活节前这两天,在聂赫留朵夫身上,这场连他自己也把握不清的内心战斗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他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应该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 语文组 图书馆 教科处  文笔读书会 立心读书坊 编写HAN NIU DONG HUO Y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托尔斯泰复活第一部19---25节内容概述
第237篇:方寸讲文学(47)
法律复活,人性方不沉沦
名著推荐|《复活》——自我救赎,力求浊世独清
《复活》情节简述
名著阅读专题资料--《复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