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乡故事】乌海因煤炭而出名,但背后的故事谁能知道....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座工业城市,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76年才由原来的海勃湾市和乌达市两市各取首字而得名,到如今市龄才四十年,也因为这里黄河两岸都产煤,煤被人们称为“乌金”,因此取“乌金之海”之意,得名乌海。

那么作为“乌金之海”的乌海市,哪一座煤矿是最早被开发的呢?也许这个问题关心的人并不多,也许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没什么意思,只知道乌海市是一个以煤及煤化工见长的内蒙古西部工业城市就可以了,但我认为,一座城市没有自己的历史,这座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因此,作为该市海勃湾区文化旅游发展顾问,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挖掘和探究这里的历史。


笔者在史料中寻找这个以前被人们关注较少地方的历史记载。梳理它的发展脉络。经了解得知,乌海市最早有文字记载是从清末开始,那时海勃湾区、海南区地方还属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管辖,是鄂托克旗的西部。乌达区地方属于巴彦淖尔盟的阿拉善旗管辖。1958年,随着包兰(包头——兰州)铁路的建设,这里又汇聚起很多人,成为内蒙古西部的一个重要的人口小聚居点。后经国务院批准,先后于1961年设置海勃湾市和乌达市(县级市),分别归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管辖,直到1976年两市合并成立乌海市为止。


这座以煤碳和铁路而兴的城市,煤矿最早是什么时候有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在能涉及到乌海地方的史料和档案中寻找,终于在最早反映鄂托克旗状况的《鄂托克富源调查记》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决定在今内蒙古西部实行放垦,并派贻谷为钦差大臣,督办西蒙恳务。就是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原来是蒙古人牧场的今海勃湾地区,由于紧邻黄河,土地相对鄂托克旗的其他地方较好,又靠近传统的农区宁夏平原,所以鄂托克旗在放垦过程中,其中也选择了这里。大概又过去几年,有一些宁夏平罗县的农民来这里种植,这应是乌海市最早出现的定居农民。在农民踏上今乌海市土地的过程中,有些人发现这里还有许多矿产。于是乌海的最早煤矿出现了,它们是“1、鹊儿沟。是处距札萨克驻在所二百余里,炭苗甚旺,四周计二十余里。民国四年(1915年)间,为商人郑万福包办开采,每年给与鄂托克旗地租钱五十千文,行销于石嘴子一带,获利甚多。2、毛尔哈吗乌素沟。是处距札萨克驻在所二百八十里,有炭矿一处,四周计六里。民国四年(1915年)间,为商人王嘉宾包办开采,每年给与鄂托克旗地租钱五十千文,其矿苗与鹊儿沟相连,只能在附近一带销售。3、拉僧庙。是处距札萨克驻在所西二百五十里,有炭苗富,四周计五里。民国四年(1915年)间,为商人张喜荣包办开采,每年给与鄂托克旗地租钱五十千文,其矿苗与鹊儿沟毗连,销路甚旺。”这三处应是乌海市开发最早的煤矿,都位于今乌海市海南区。鹊儿沟,今写作雀儿沟,可能原来这里落喜鹊或麻雀而得名,就位于黄河岸边,对岸就是宁夏石嘴山市的惠农区。毛尔哈吗乌素沟,蒙古语,毛尔有两个意思,一为马,一为猫,哈吗意为鼻子,乌素意为水,合起来意思为马鼻子水或猫鼻子水,都是说这沟里有水,但很浅,只能没过马或猫的鼻子,它与雀儿沟相连,应是今海勃湾区摩尔沟一带,在雀儿沟的北边。拉僧庙煤矿应是指今海南区拉僧庙矿或公乌素(蒙古语意为深水)煤矿一带。这三个矿到去年(2015年)恰好100年。


而据内蒙古自治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印行的《草原春秋》中张元明的《塞上煤都乌海市》一文看,乌海地区最早的煤矿应该是黄白茨矿。“自古以来,乌海地区就是一块优良的天然牧场,没有农业,更无工业。直到清同治三年(一八六五年),才有名为辛学亮、顾保高的两个人,在乌达的黄白茨开矿采煤,两矿各雇佣十七、八名工人,将镐刨锹挖出来的一点煤,用骆驼驮往黄河沿岸,装上小木船,运往蹬口、陕坝、包头一带。尔后,又有宁夏的一个资本家,招募了三十名工人,在老石旦开采煤矿,年产三百余吨。截至一九五一年以前,乌海地区的采矿权,一直掌握在资本家手里”。这一下子把乌海地区的煤矿历史往前提了五十年!但需指出的是,同治三年是1864年,非1865年。也需注意的是,该文是报刊文章,没有提供该说法的史料出处。以笔者多年对内蒙古西部历史研究和所见史料来说,该说值得商榷。笔者在史海跋涉多年,目前仅知清代以来乌海地区最早有汉人定居农耕生活是从光绪年间开始的,而这条早在同治年间的史料,并没有在其他材料里出现过,笔者没见过该史料,不等于他不存在,急需有学者批评指出。同治年间,特别是宁夏城(今银川市)发生农民起义以后,清政府曾调动大批军队前往镇压,而有许多军队就是从今乌海地区经过的,如金顺的军队、金运昌的军队等,从史料中也没有发现这些军队使用煤炭,更多只提到从蹬口、包头、缠金调粮,也不见这里有农人的任何信息,而牧人的信息有一些,可见当地当时还是牧业社会。

从黄白茨矿自己的历史来看,该矿历史描述也与同治年间无关。“乌达矿区采煤历史悠久,从清朝光绪年间一直到解放前的百年里间断性的时常有人采煤。解放初期,有内蒙古巴盟、阿左旗组织的乌达煤矿(顾家沟小窑)以人工方式采7号煤层,有工人200余人,年产原煤3万吨左右”。这里说从光绪年间,笔者认为也应是从光绪末年清廷放垦开始的。也应与上述鹊尔沟等矿开采时间相仿,从该史料乌达煤矿括号内标明的顾家沟小窑来看,这与张元明所说的在黄白茨最早开矿的顾保高相印证,说明顾家小窑也应是从进入民国以后才开始开采的。再加上张元明先生能清楚地说出辛学亮、顾保高两个名字来说,也应该距离现在较近一些才符合常理(当然确有记载除外)。

所以笔者认为,乌海地区有记载的最早的煤矿还应该是鹊尔沟等三处,这三矿都是过百年的煤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跑煤矿的速看!内蒙古煤矿重新确定生产能力,详细名单公布!
揭秘!乌海黄白茨这个地名是这么来的...
内蒙古乌达煤火自燃50年不灭 灭火不成反酿灾难
说说乌海的来历
乌海故事 | 原海勃湾建市始末
2016年重新确定生产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