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好课,从来都没有公论

真正好课,从来都没有公论

2015-12-08 法洪雪 


发生在2015年4月的“韩李之争”,不仅是当事者的大讨论、大论争,更引发了“韩李之争”双方的粉丝、许多一线教师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与争辩。在“韩李之争”的背景下,笔者不禁要问:“韩李之争”意义何在?笔者梳理了2015年4月 “深度研课”等QQ群和有关“韩李之争”相关文献后发现,“韩李之争”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如何重新审视一堂好课。


好课要有准确的解读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一直为读者品读谈论,成为朱自清散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感人至深的篇章之一。同时,它曾无数次被引进中学课本,成为中学生习作的典范。我认为,要想教授好《背影》,首先要对它有准确深刻的解读。


知人论世,是解读《背影》的必要手段。朱自清的父亲朱小波作为一位老式家长,对儿子管教很严。朱自清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自然在思想上与父亲有隔阂,二人的矛盾不可避免。民国五年,19岁的朱自清从两淮中学毕业,他的父亲决定让他考北京大学预科。


朱自清在接受父亲包办的婚姻后,便只身北上读书。民国六年,朱自清的儿子出生,朱小坡遭遇了人生变故。时任徐州榷运局长的朱小波,被潘姓姨太太发现他在徐州再度纳妾,跑到徐州大闹,上司怪罪下来,结果“差事”给闹“交卸”了。


为处理徐州的姨太太,朱父亏空公款五百元,便偷偷变卖祖母的首饰,才补上了窟窿。这便有了《背影》中“回家变卖典质”之说,祖母也因此不堪承受变故而辞世。而朱自清从北京回到徐州,知道内幕以后对父亲颇有不满。


所以,在《背影》情节发生时,“我”并未领悟到父亲爱儿子的情感,甚至还嘲讽他“说话不大漂亮”,并且“暗笑他的迂”。可见,“再度纳妾”的风波进一步造成了朱自清对父亲的负面印象。


事实上,写文章前,父子两人的关系还在进一步恶化。关坤英《朱自清评传》中有记载:“他上北大的第二年(1917年),父亲的差事交卸了,一家大小断了经济来源,从此生计日艰,进而债台高筑。


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理所当然,他要负担家庭的经济,但是承担多少,承担有没有限度,他个人有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在这些问题上他和父亲发生了一次一次龃龉。


1921年暑假,他回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每月的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


遭遇这样的父亲,很多人心中的天平自然偏向了朱自清这一边。然而根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在《朱自清与<背影>》中的回忆,当时的朱家的境况是这样的:


1916年,我家情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家中又发生了一系列变故,祖母去世,二哥即将中学毕业,想考大学,都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钱。父亲设法变卖了一些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些高利贷,为祖母办了丧事,对二哥物华上交大的愿望,确是再也无力成全了。


可见,朱小波对待长子朱自清已经尽到了为人父的职责,甚至影响到了次子的学业。对于父亲的付出,朱自清本身却不能谅解,父子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愈演愈烈,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背影》的故事发生在1917年,而朱自清写作《背影》却是在1925年,为什么事隔8年才提笔写此文?文末提到“不相见”已二余年的父亲,他给“我”写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朱小波于1945年逝世,为什么会在二十年前就告诉儿子“大限将至”?从这种种疑问中我们不难发现,《背影》并不是简单叙述父子间的情感,而是隐藏了一对父子艰难和解的过程,老父拗不过倔强的儿子而主动服软,希望以年老病弱博得儿子的回头;儿子也终究撇不开骨肉亲情,心疼父亲年迈体衰而低头认错。


只是,这其中的内容在《背影》中表达得太过含蓄太过内敛了些。所以,读《背影》必须结合朱自清的生活与情感的历史全景,才能探寻到文本背后的深刻含义。


因此,要想教好《背影》,首先要对它有全面的解读,从各个层面对它进行审视,在此基础上引发教师或学生个性化的解析。这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韩军解读《背影》的新视角


林语堂曾言道:“文学上不朽的声名要靠作品给读者的乐趣而定,谁能说读

者要怎么样才能满意呢?文学和一般写作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取悦心灵的音律、感官和风格的魅力。”我想,《背影》作为叙事类文本是可以从不同层面解读的,韩军的解读就是一种尝试。


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常读常新,经典的课文也可以常教常新。


首先是内涵的新解读。对于《背影》,传统的解读基本上都是从父子亲情的角度上来进行挖掘,以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析文本。韩军则有了全新的观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对于文本的解读,有的是对传统解读的全盘推翻,有的是对传统解读的新补充。


我认为韩军的解读属于后者。李华平等教授认为,韩军的教学,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的丛林之中,偏离了教学的正轨,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味道。其实,作为研究课、研讨课,这样上未尝不可。


韩军从《背影》中父子情感出发,把握“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其实是有新意的。试想,事隔8年后的朱自清提笔写8年前的故事,文章内涵一定不止父子亲情那么简单。正如上文我们提到的,这8年,是一个漫长的父子求和拉锯战。


儿子怨恨父亲“不父”,父亲埋怨儿子“不子”,如何让双方放下成见、拉近关系?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朱自清的心路历程。祖母的死是一个导火索,首先让朱自清猝然发觉生命的脆弱,其次是火车站父亲年迈的背影,朱自清惶恐时光的流逝却又无能为力。


中国式的父子,爱意总是难以言表,每每等到生离死别之时才悔恨流泪,那么《背影》中的朱氏父子,是否也是其中的一对?当儿子恍然发现生命如此不堪承受时,才惊觉父亲的爱是如此深沉。韩军的教学,并没有脱离父子感情空说生命,他引导学生了解生老病死,使学生深层次地体悟生命、感悟亲情。这样的解读,算得上是恰到好处、水到渠成的。


其次是解读的新视角。韩军教授《背影》,是尝试换个角度。解读《背影》,多数老师都是从“背影”这个角度入手。是的,“背影”既是整篇文章的文眼,也是纵观全文的线索。


而韩军看到的是“背影”之后的“流泪”,他认为这才是朱自清情感表达和宣泄的关键点。于是,韩军引导学生从朱自清的四次“流泪”中读出生命的感悟。


韩军认为,朱自清的这四次流泪,不仅仅是流骨肉亲情之泪,更是因为看见了父亲的老态,甚至预见了死亡的笼罩,心生沉重恐惧之泪。他抓住全文中着墨最多的父亲买橘的背影,引导学生仔细读书,揣摩动词的意味,融入自身的阅读体验,动之以情,不断渲染,语文味始终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看这个环节:


师:朱自清流泪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生:是看到父亲年老了。

生:父亲老得太快。

生父亲老得太早。

师:父亲衰老得太早太快,上下月台都不容易,朱自清感到太意外,感到太不忍心。所以,伤感流泪。这是流泪的最具体、最根本的原因。

师: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微倾,这些词,共同指向、共同表达了,一个什么字呢?

生:老。

师:父亲老得早、老得晚呢?

生:父亲老得太早。

师:父亲老得快、老得慢?

生:父亲老得太快。

师:也就是说,老,是朱自清流泪的真正原因。人生,这一辈子,就是一场场风霜雨雪,一个个春夏秋冬,父亲遽然间,匆匆间,就一下子老了。朱自清心里分明觉得,去年或前年,父亲还是一个壮年,一个中年,怎么今天,匆匆间,突然就变成老年呢?上下月台,都那么艰难了。朱自清不能接受,不能忍受,不敢深想。于是,泪泉奔涌。

师:从朱自清对父亲的描摹,我们得出生命什么结论呢?

生:生命太脆弱,经不起时间消磨。

生:生命太短暂,奶奶说死就死了,父亲说老就老了。

师:肉体的生命并不坚强,它非常脆弱;肉体的生命并不永恒,它非常短暂。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推敲、咀嚼词语,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朱自清第一次泪水,是为“祖母的死”而流;第二次泪水,是为“父亲的老”而流。

幻灯打出:

第一次流泪 祖母死了

第二次流泪 父亲老了

师:按过去所有人的理解,都说《背影》第二次流泪,是因父亲给朱自清买橘子,而感动得流泪。这对不对呢?


这样,韩军从流泪入手,探索背后的深层意义。于是自然的将父子关爱的解读上升到了敬畏生命的高度。韩军将《背影》中出现的人物构成了一条生命链,每一个人物都有他存在的意义。祖母、朱父、朱自清、朱子,四个人物,串起了一根完整的“生命与死亡的链条”。人类社会中,这条“生命与死亡链”,血脉流通,既坚韧,又脆弱!


《背影》之所以能够感动人,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朱自清父亲的背影,而是读者联想到了自己父亲的衰老,感动来源于艰难的生活与记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唤醒了学生自身的生命意识,引起学生对于死亡的思考,对于生命的珍视。所以,韩军的理解是一种突破!


有人认为,这背离了《背影》的父爱本色。设想一下,若朱自清乐意,为突出“赞美父爱、表达子愧”的主旨,则开头完全可以不写“祖母”;后文也完全可以不提“孙子”。这样,也不会影响“父爱情深似海,儿子愧悔难当”的主旨,反而更集中、鲜明,更减少枝蔓。


但这样的话,文章就显得单薄,没有“像基石一样厚重的东西”坠住全文,删改之后显得轻飘。事件、线索固然单纯了,主旨固然鲜明、突出了,但意蕴轻浮了,与任一中学生写的“父爱”作文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因此,《背影》中蕴含这样的信息——


“祖母”向读者暗示什么?死亡。

“朱子”向读者暗示什么?新生。

四个生命向读者展示什么?生命链。


所以,“祖母亡故”在开首,“朱子被惦记”在文后,共同向读者展示,这条“生命链”。它不是“闭合”的,是“开放”的。


正如韩军所说,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往往不是关乎个体的,而是关乎群体的,生命传承,命运勾连,四次洒泪,均关乎“死亡”;或由“死亡”引发,或让读者感受到“死亡”的叩击。“洒泪”背后,隐藏着“死亡意识”,或者说“死亡意识”推动着“洒泪行为”。


我认为,这样的解读,对于中学生来说,看似沉重,然而对于引导他们思考生命、死亡等命题,还是很有必要的。我看到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叩击,这远比轻描淡写地谈父慈子孝要意味深刻得多!


好课从来没有公论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好课没有公论。但一节课如果能够引起争议和思考,让教师们经久不息的热烈探讨,那么它就有了意义,甚至可以将它定义为好课——有研究价值的课!这样的课,才值得我们去争辩讨论。而有争议、有探讨意义的课,才更具有魅力。


真正的好课,的确从来也没有公论。韩军是“新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教学如何做到“新”,做好“新”,是韩军常常仔细思考的问题。他每每从创新教学入手,开展文本解读,的确也读出了新意。


是以,他的课堂脱离了传统课堂的一般模式。我觉得,他教学《背影》,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次勇敢大胆的尝试。独树一帜是韩军的闪亮特色。正是有韩军这样的人,语文教学才有新的前进方向。


语文学科中,文本解读的方向究竟在哪里?我们怎样走,走多远为好?这都是韩军的课堂给一线教师带来的颇具思考性的问题,也是韩军《背影》教学的价值意义所在。一般的说,文本解读受个人阅历的影响比较大。个人阅历的介入,使得阅读体味、阅读共鸣更加深入、强烈。


韩军对《背影》的解读是走过—段心路历程的。他说,小时读《背影》,与现在读《背影》,当然后者体悟更深沉透彻——这并不意味着,不适合给小孩子讲,也不意味着小孩子不懂。现代教学中,个人的独特感受可以成为选择教学价值、设计教学的一个有效参考。语文教学就是唤醒学生,我们的方式就是用教材、用专题,但缺乏创新的课堂教学内容。


当我们出发时,学生还睡眼朦胧!因此,每每有人说,没有深度的文本研读何谈语文课堂的精严?于是,有人假设,语文教师把自己的阅读过程和体验拿出来与学生分享,并鼓励学生质疑讨论自己的解读有没有道理,这样做会更好!这样做,教师可能是平等对话的首席。


但当下大部分教师还比较欠缺独立解读能力,每每是人云亦云。所以,韩军给大多数教师树立了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榜样。



好课,不应该仅仅由一个时期的老师下定论!好课的评价结论,应该能够跨越一个时代。当然,对于好课,我们不能忘记课堂接受的主体——学生。历来解读《背影》的专家比比皆是,然而我们今天探讨好课,还应该思考一下学生阅读层面停在哪里,学生喜欢不喜欢。


学生如果能在一堂课中有所思,有所得,这就是一堂成功的好课。有的课堂教学,可能只如清风拂面,学生转瞬即忘。而对学生心灵有击打的课堂,则可能让他们铭记一生。我看到,韩军的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非常高!这说明,学生沉浸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了,领受了课堂教学内容了。


综上所述,韩军作为改革的猛将,他的深谋远见、大胆创新令人敬佩,其《背影》教学更显人间的生命情怀。我想,语文教学要多从学生的发展历程上考虑,多从教材编写的生命与人文层面上考虑,多从并不恰当的课程标准层面考虑。而语文名师们,也应多上一些更接地气的研讨课,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迎来语文教学与学术研讨上的春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背影 资料
诵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情感和思想——以韩军的《背影》教学为例
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
韩军在哪里迷了路?
《背影》中“我”到底为什么落泪?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父亲的背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