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频:《养生堂》 2012-12-05期 火,你去对了么(3)
视频:《养生堂》
2012-12-05期 火,你去对了么(3)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k0011c4qb10&auto=1
2012年12月5日播出《火,你去对了吗?-3》
《火,你去对了吗?-3》脾火、胃火、胃阴虚
专家: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说到身体的火,脾胃火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
胃火的产生主要是饮食所伤,比如过食肥甘厚味、酒酪,煎炒油炸之品,能量过盛,积而成热。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日常饮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因此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饮食不节又常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也是眼下火热症增多的主要因素。所谓饮食不节,是指饮食没有规律,或过饥过饱,或过软过硬。饮食以适量为宜,过饥或过饱均可导致疾病。但就目前的普遍情况而言,饮食不节大多是暴饮暴食,或偏食,过度吃一些肥甘厚腻、煎炒油炸等热量大的食物,造成摄取量过多,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的能力,从而导致饮食物损伤脾胃,《黄帝内经》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烧心泛恶,吐泻等食伤脾胃、积滞化热的病证。
脾火的产生与饮食也有关系,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形、神两方面。从形体上而言,疲劳过度是形成脾火的一个重要因素。疲劳过度首先伤脾气,脾气主升,受到损伤后不升反而下陷,郁而化热,就导致了脾热。所以,有人说越累越上火,大多是这类的脾火。从精神层面而言,思虑过度容易伤脾气,也容易导致脾火的发生。有不少人考虑问题爱钻牛角尖,进入死胡同出不来,每天都在考虑问题,时间一长,就会长出脾火来。
如何判别自己的症状是脾火还是胃火呢?脾胃是一对不可分割的脏腑,脾胃火的产生又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脾火和胃火有三个共同的症状。
有胃火的人常常伴有胃阴明显的不足,这也往往是导致干燥症、萎缩性胃炎的罪魁祸首,尤其是出现地图舌和镜面舌的舌苔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就医。
胃火是实火,脾火是虚火。脾火往往表现为长期的低热不退,困倦乏力,有些人则只是手脚的发热,或背部发热,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脾虚的症状。
既然要分清脾火和胃火的症状,就说明它们的治疗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治疗胃火,可以直接使用清热通降的方法,因为胃为阳腑,其气主降,所以清胃火当顺其喜降之性。石斛是一味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的良药,用于胃热伤津,胃阴不足的病证。工作忙的朋友可以直接用石斛代茶饮,或者服用陈明教授在节目中给出的养胃汤。
脾火的治法与胃火截然不同。脾火是身体中的虚火,用清泄药没有作用,因为脾气主升,喜热恶凉。若用苦寒药直清直泄,不但热不去,反而会发生腹泻纳呆的情况。因此治疗脾火要在清热药中,加大量温补升脾的药物,清泻于升发之中,祛除脾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化饮食,输送营养
热点 | 《脾火和胃火诊治之区别》——贠克强
何晓晖教授对《内经》“脾主唇”理论的阐发及其运用
北京卫视《养生堂》视频《美食保胃战》(共10集之1-3集)李军祥
脾胃不好的几种症状表现,你认识吗1、脾虚...
脾胃虚弱是养生的核心【六君子汤】|调理脾胃的鼻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