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让宝宝懂事、明理
 
 

冯式早教:如何让宝宝懂事、明理



怎样才能让宝宝懂事、明理、听话呢?

一、爱的态度很重要,养育者要有慈爱而平静的心态,切不可把孩子当玩具和宠物。

在孩子面前不能老是疯打疯闹,浮躁不羁。成年人提高自身修养尚且要“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何况情绪爱波动,哭笑无常的孩子呢?孩子的神经系统很脆弱,容易兴奋,一点微小的刺激便可令其不能自控。所以家庭中应营造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气氛。少一点热热闹闹、七嘴八舌、疯疯癫癫,把孩子像玩具一样抱来丢去。更不要在孩子在场时,当众谈论他、取笑他。宁静使孩子喜欢倾听,善于观察,能专注地玩耍,宁静还能使孩子易于感受爱和尊重,因而能对长辈言听计从,敏锐地理解成人的爱、希望和要求。在这种情感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必然懂事、明理、富有爱心,较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今在“四、二、一”家庭中长大的宝宝正好相反,家中常常热闹非凡,父母祖辈都过分地在意孩子,把孩子宠得个个像“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撒娇耍赖,一天到晚不得安静,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听话?所以我认为,即使孩子出生在热闹的大家庭,也要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成人应常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散步,专心地与他交谈和玩耍。总之,要给孩子塑造一种平静、愉悦、专注的心态。


二、养育者要尽量满足孩子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涓涓的泉水在日夜不停地奔向江河流入大海,任何事物所蕴含的能量最终都要宣泄出来,何况正在蓬勃成长的有欲望、有智能、有意志,体力不断增长的孩子呢?

务必要把孩子日益增长的精力和智能导向有趣、有益的精神生活,这样他就有了正当的生活情趣,会以玩耍和学习。以求知和操作为乐,不会无聊地撒娇和吵闹了。试想,当一个孩子总是兴致勃勃地认物、提问、学话、识字、跳舞、唱歌、下棋、集邮、画画、听音乐、读儿歌、背古诗、运动、猜谜语、听讲故事、做手工、种花植树、饲养动物,到大自然尽情玩耍,与小朋友、大朋友认真做游戏……生活对他来说,像万花筒般美丽,他还会吵闹、折腾、不听话吗?人是精神的动物,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成功的欲望能使孩子快乐而上进。

那么,怎样让孩子热爱五彩缤纷的精神生活呢?环境的熏陶,行为的指导,榜样的影响,以及鼓励的力最是最重要的。其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你想让孩子喜欢什么,怎么去做,只要自己长年累月、高高兴兴、专心致志、神采飞扬,甚至默默地、兴致勃勃地去做那件事就行了。即使你专心得连看孩子眼的工夫都没有,他也会模仿你,像你一样去行动。哪怕父母的行为是装出来的,孩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学着你的样子去做。这就是身教,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指的就是这种情境影响力。婴幼儿处于右脑优势时代,他对语言的“教育”不太理会,但对周围的人的情感、情绪、兴趣、爱好,各种表情和动作却十分敏感,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受到感染,并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模仿和渗透。孩子的兴趣和性格的雏型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在丰富孩子生活,培养广泛兴趣的同时,还要多激发孩子的理想、志气和报负。

教育者务必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希望和期待,表情上要洋溢着热情,经常憧憬未来,并常常在他人向前悄悄议论和夸奖孩子的进步。不过态度要严肃认真,不可太露骨,只让孩子有所察觉就行了。这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积极暗示”,最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早早催生孩子心田中模糊的、但非常有益的“理想”。

要给孩子树立优秀儿童和青年的榜样和楷模,如常讲一讲亲戚、朋友、邻居中的,或电影、文艺作品中的某位大哥哥、大姐姐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有成就,怎么怎么通过艰苦奋斗而取得了成功,他小的时候曾有什么样的感人故事……偶尔也要议论议论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也将如何如何……这样,孩子的心中自然会生长出模糊的志气和气概,会给孩子的成长以长期的乃至永久的动力。人一旦养成了自信、积极向上的性格,具备长大做大事的志气,长大后任何艰难困苦都挡不住他。追溯历史就可看出,那些卓越人物无不是在幼年便早早播下了理想和报负的种子。


四、养育者务必要对孩子的行为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不允许做的事决不放纵。

教育孩子定要宽严并济,经过深思,要求他做到的事一定要做到,决不可放任迁就,宽和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样才能培养起孩子的是非观(包括做错事的内疚感和惧怕感,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情感培养)。一味的宠爱、赏识、表扬不可能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怎样严格要求孩子呢?

1.无论多大的孩子,都要对其行为提出要求并讲明道理,告诉他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即使1岁左右的宝宝,也要用语言、表情、手势让他明白怎样做才对。父母们要牢记不允许孩子做的事一开始就不能允许,千万不能说话不算数。这样,孩子就没有痛苦。如果从小就能通过积极的鼓励和严格的要求形成良好心态,孩子人生的历程就会非常顺利,两代人之间也不易产生矛盾和摩擦,算得上是一本万利!

2.对孩子进行认真教育和严格要求时,态度必须坚定不动摇。即使孩子已经被宠坏,已有许多不良习惯,乃至形成了心理扭曲,教育者也要严格要求,并且深信通过教育能够取得成效。千万千万不可在孩子和众人面前,流露出丝毫无可奈何的沮丧情绪,更不能说半句泄气的话。


难道孩子不听话就没有办法了吗?当然不是,孩子的执拗,一是能帮助父母对早期教育做出反省,二也是对父母教育意志的考验。当你真正懂得了教育的规律,坚定了对教育孩子的信心,他最终都会快乐地服从。大家想想:为什么4岁左右的孩子几乎个个都能做到吃药和打针不哭?3岁前的孩子大都怕吃药打针,有的孩于  看到穿白大褂的就大哭起来,并挣扎着乱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还是做到吃药、打针不哭了,这就是父母们“决心”的力量。因为在治病的原则问题上,再迁就溺爱的家长也不会拿原则做交易,放任孩子拒绝吃药打针;在孩子治病需要吃药打针时,不论采用鼓励、劝说,还是哄骗、捆绑,用各种手段都得让孩子服从,服从了再说理,总之态度坚定,所以孩子后来差不多都能在吃药打针时不哭。再例如孩子吵着要玩带电的插座和灯泡,没有一位家长会无可奈何地迁就说:“好好,真没办法,你少玩一会儿吧!”而是都会不容置疑地坚决反对!所以孩子都知道不能玩带电的东西。如果所有的父母和祖父母们对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有这种没商量余地的决心,孩子怎会有改变不了的坏习惯、不良行为?

3.发现孩子有较严重的不良行为(例如欺负人、偷东西、撒谎、骂人等)时,一定要下决心一次纠正,给孩子最强的冲击和教训。“孟母断机”的故事就是让孩子终生受用不尽的最好的典范。但给孩子以深刻教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孩子所在年龄的心理承受力,严肃和愤怒的程度要恰到好处,有时也可表现出伤心的样子。

2)全家人态度要绝对一致,要配合默契,如有的生气、有的不满、有的冷淡走开,切勿有人出面袒护孩子。

3)充分运用表情的力量,教育者的话不在多,不要打骂、侮辱、讽刺、挖苦,也绝不能说泄气的话,但表情要严肃认真,必要时可表现出愤怒。

4)不怕孩子哭闹。孩子哭闹时家长们要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最好走开,专心做自己的事。有时也要严肃地给孩子“搭楼梯”下台。

5)家长群体中要有一人出面认真而又耐心地关心他,鼓励他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6)发生一次教育“撞击”后的几天内,家庭中的亲人之间要相对保持沉默,对孩子态度要表现得较为冷淡,切不可“敲打”后短时间内就嬉笑亲热,那样就可能前功尽弃,孩子会把之前的“敲打”不当回事。


7)孩子改正错误后也不要马上表扬,要在适当时候认真地告诉他:“我们相信你是好孩子,是会改正错误的!”要注意,讲的时候话不在多,而在于态度和表情能触动和鼓励孩子。教育,重在对孩子心结的开启,而不只是讲知识和道理,所以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触动孩子心灵,鼓励孩子上进的艺术!

4.严格要求要注重方法。切记不可经常冲突和训斥,冲突式的严格要求只可偶然为之,严格要求更多的是在日常愉快的生活中落实。不要以为严格要求一定与批评、责备连在一起,那只是某种情况下的特殊的纠错形式。最佳的严格要求应当是与孩子一起讨论进步的目标,制订行为准则,认真地鼓励,积极地记录和表扬,教育者自己也要一丝不苟地做出榜样……在众多严格要求的教育方法中,前面讲的“星星表扬栏”很值得提倡。上面及时地写上了某年某月某日宝宝学会自己吃饭:某月某日,宝宝自己独立睡觉,学会抹桌椅,给奶奶捶背.热情招待小朋友来里玩……这样的的严格要求如果从孩子 l岁以前就开始使用,那么,此后两三代之间也就没有冲突发生后再进行严格管教的痛苦了。

我们要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无穷的人才资源;变艰辛的养儿育妇女,为千家万户无限甜蜜的天伦之乐!人们从来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什么可怜?那是因为你养育孩子违背了客观规律,做了传统育儿观的奴隶。今天,我们将用科学的早教创造出“快乐天下父母心”的崭新人文新景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
淘老师的课
给父母的八点忠告
所谓的“挫折教育”, 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
父母应该注满孩子的“储爱槽”|爱|教育方式|家庭教育
父母惩罚孩子的八大学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