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长篇小说《豆包也是干粮》(4)

5

后来,她听王喜说,那天游园活动结束后,见自己的挎包里还有几样没人领取的奖品,里面恰好有一只韩月华想要的发卡。在他把剩余奖品交还给团支部书记时,掏两角钱把发卡买了下来。

王喜还说,虽然小小发卡不值钱,但他必须付钱。因为那些奖品都是用团员平时拾废品积攒的钱买的,应该属于公款,所以凡是与“公”字挨边儿的,他一分钱的便宜也不能占。

韩月华说,就是通过这两件小事,她暗暗喜欢上了王喜,觉得这个小伙子的品行不错,做人挺干净的,心眼也好使。

就这样,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追的谁,两个人便好上了。

就这样,两个人相处了半年多,感情也与日俱增。就是有一件事让王喜犯寻思,心里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有一日,王喜问韩月华:咱俩认识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什么时候让我去见见你的父母啊?

韩月华忧心忡忡地说:什么时候我也没想好,还是过一段时间再说吧。咱俩的事,我一直没和家里说呢,怕他们知道了不同意你我相处。

姑娘口中的“家里”与“他们”,自然指的是她的父母。

据韩月华讲,父母早就给她确定了非常具体的择偶标准。上不封顶,什么机关干部了,什么部队军官了,包括其他的脑力劳动者皆可,首选是“拿手术刀”的,也就是医生,理由是“纵然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傍身”。

如果在上述脑力劳动者中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适当放宽标准,考虑范围可以向下扩大到体力劳动者,不过只有一种选择——必须是“握方向盘”的,具体说就是司机。在当年,司机这一行当油水很大,很吃香。

如此苛刻的择偶条件,令王喜感到沮丧,或者说是绝望。小伙子知道自己不但属于体力劳动者,而且是一个在社会上无任何地位而言的推纱工,这等条件与韩月华父母的要求相去甚远,说是相距十万八千里也不过分。

据韩月华讲,她也曾试图去做父母的工作。说是父母,其实就是她父亲一个人的事,只要把父亲说通了,母亲那边也算是搞定了。因为母亲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什么事都听父亲的。

让姑娘头疼的是,她那个在部队扛了十几年枪,最后脱下军装时依然是个大头兵的父亲,人送外号“韩老六”,特别固执,不讲道理,态度专横,说一不二。只要他认准的事,就会一条道跑到黑,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按民间的说法,就是“一点儿盐酱不进”。若想让他这个倔老头子服软认错,改变初衷,根本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他自己撞了南墙,头破血流之后,才肯回头。

就是因为韩老六的阻挠,相恋三年多的两个年轻人最终分手了。

十多年后,突发脑溢血的韩老六,在临终之际,这个从来不向人示弱的老兵,拉住王喜的手,禁不住老泪纵横,说出了一句掏心窝的话——

你是好孩子,别记恨叔,叔对不起你,也对不起自己的闺女。

一句话,说得王喜泪如雨下。他终于得到了这个老人的认可。

就是这句话,让王喜觉得自己在韩月华面前终于挺起了腰杆。

6

韩月华的父亲有个老战友,姓蒋,外号“蒋门神”。

两个老兵是一见面就互相揶揄,像孩子一般掐架。

老蒋在部队时是给首长喂马的,韩老六经常嘲弄老蒋:你说你啊,当了那么多年的兵,连枪栓都没摸过几回,净摸马屁股了。被韩老六奚落的老蒋也有值得炫耀的本钱:你和一号首长照过相吗?不是我笑话你,你可能连一号首长的面儿都没见呢。每当这时候,老蒋就会拿出一本影集,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颜色泛黄的老照片,冲韩老六显摆起来。照片上,一号首长威风凛凛地骑在一匹马上,旁边有一个穿着满是褶皱的军服的小战士,傻乎乎地牵着马的缰绳。瞧,这就是我老蒋!老蒋得意地冲韩老六拍胸脯。在老照片面前,韩老六自愧弗如,嘴巴却依然不老实:拉倒吧,长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你纯粹是借那匹马的光了,知道不?如果人家一号不骑马,能让你一个臭喂马的往身边儿凑合吗……

两个人虽然经常掐架,但是不伤感情,掐完了就在一起喝酒。这个老蒋也有个闺女,找了个丈夫是“握方向盘的”——开“大解放”的司机。老蒋经常竖起大拇指,向韩老六显摆,吹嘘他的姑爷如何如何有本事,家里肉了鱼了从来没断过,还总拿好烟好酒孝敬他这个老丈人。大概是受这个老蒋的影响,或许是为了与老战友较劲,一争高低,韩老六便给自己的闺女制定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择偶标准……

听韩月华说了父亲给她定的择偶标准之后,王喜问:那你是怎么想的啊?

韩月华显然是早就考虑了:我不急着把你往家领,其实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到底是什么机会,我也没想好呢。不过,现在让你去我家,肯定是不合适的,不会有好效果的。

王喜又问:那你说,什么机会合适啊?

韩月华说:不是说了吗,我也没想好呢……其实就是等待一个你与老人随意一些的接触机会,就是能让你给他们留下好印象的那种。先让我父母对你有个好印象,到时候水到渠成,我趁机把咱俩的事说了,他们对你已经有好感了,或许就不那么计较你是干什么的了,没准儿还会同意呢。

姑娘不乏想象力。

至于什么是合适的机会,她曾经做过如下设想——如果哪天家里的液化气罐空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她就支使王喜去液化气站跑一趟;如果下一场暴雨,把家里装杂物的小棚厦冲塌了,那就把王喜叫来帮工,充分表现表现;如果父亲哪天不慎跌伤腿了或是吃坏了肚子,她会立马找来王喜,把老爷子送到医院……遗憾的是,第一种“如果”倒是出现过几次,“不巧”的是父亲都在家,退休的人如果不出远门,不在家还会去哪儿啊。至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如果”,一直没有出现,毕竟那样的假设都是不吉利的事,不能期待,还是不发生好……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样的口号,往往都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发出的呐喊。生活中的小伙子也好,大姑娘也好,都是希望在父母认可的情况下相处;做父母的呢,大多都是挺开明的,没有几个在子女婚恋问题上横加阻拦的。毕竟时代不同了,谁也不想背负“封建家长”的恶名。一般情况下,即便父母与子女的见解不一致,最后经过沟通与磨合,基本都能做到“求大同存小异”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做出让步的大多是父母这一方。

王喜明白了韩月华的用意,知道她的良苦用心,考虑问题挺周全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等待合适的机会吧。

谁也没想到,这一等竟然是三年多。

幸好,在这段时间,韩月华的父母虽然一直积极地在为女儿张罗对象,但由于条件开得过高,居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曲高和寡,意思差不多。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些“拿手术刀的”或坐机关的干部,人家自身条件优越,择偶标准自然也是不一般了,他们不但要考虑女方的容貌,而且还要考虑女方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这些人只要一听说女方是在纺织厂倒夜班的挡车工就摇头,甚至连面都不见就回绝了。

谁都知道,纺织厂的挡车工因其“四班三运转”的辛苦作业方式,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很高,一般的小伙子没有几个愿意娶个长年上夜班的女人为妻。即便你的模样俊俏,有几分姿色,也不灵光,在条件上也得打折扣,除非你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西施或貂蝉!

凡事没有绝对的,期间也有那么几个符合条件的且有意与韩月华相处的人,一个是某区政府的科长,一个是市医院的牙医,还有一个是挂面厂的保卫科长。虽然这几个人条件还不错,但都被韩老六统统“帕斯”了,一律免谈。理由很简单,这几个人不是死老婆的就是离婚的。

韩老六坚守一个底线——不想让女儿给人家当“填房”。

韩月华说,她倒是不在意父母让她找什么样儿的人,那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没有具体目标,完全是凭空想象。她最怕的人是小姨,小姨总会像变戏法似的,隔三差五就给她变出来一个什么人。小姨给她介绍一个开“大解放”的司机,韩月华看过照片,说对方长得“困难”不说,年轻轻的还谢顶,没见面就推掉了。这事没过多久,小姨又不知道从哪儿又淘换出来一个脖子上“挂听诊器”的……(待续)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电影海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林】周振远:啃老记
中秋思语
春雨落时停
九爷家的老杏树(连载一)
无标题
《幸福到万家》4个讨人厌角色:传家是村霸,王家父子不是省油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