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

1、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与课程设计思路。强调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课程应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应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

  2、构建了以“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为特征的,充满活力的,四年一贯(托班、小班、中班、大班)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不仅让幼儿学习一些初浅的知识和技能,还十分强调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生活经验的积累、情感的丰富以及思维发展等,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与动力;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围绕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整体的体验,将教育内容整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等,避免与小学各门学科机械对应,并关注内容的动态生成性;凸现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探索,充分表达,合作交流,以丰富幼儿的经历和体验;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逐步形成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和幼儿园发展的有效机制;落实以民主为原则的课程管理。赋予幼儿园和教师合理的自主权,允许不同条件的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和本园幼儿的特点进行课程实施,充分发挥幼儿园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编制了具有“回归生活、关注过程、加强整合、注重选择”,体现幼儿一日活动特点的教师参考用书(包括4大类、31个品种),对促进教师跨越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改革从课程建设到试验,从试验到逐步向面上推广,已经历了六七个年头。这次改革营造了全员参与和多方合作的课程氛围,充分重视把大专院校的课程专家、第一线的园长和教师以及社会有关人士吸纳到课程决策和课程建设全过程中来。市区县行政、教研、督导、师训,专家、学者,园长、教师、家长等全员参与,分工合作,使课程改革的实施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课程氛围。
  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各方的努力下,已初具成效。课程改革引领了上海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为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持;课程改革为幼儿园的个性发展与幼儿园文化的建设与更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发展平台;课程改革为实现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提供了途径;课程改革更为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上海的课程改革作为全国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兄弟省市的课改提供了一些经验。
  会议指出,一部分园长和教师的整体素质与课改要求之间还有距离,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还缺少良策。因此,必须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园长与课程领导力
刘占兰:关于幼儿园特色发展的思考
“教得对”,才有“教得好”朱家雄
2011年教研工作计划
吴亚英:特级也罢,正高也罢,都比不过孩子给我的那份纯粹 | “60后”讲述人
张志萍等:新课程园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