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藏作品](8060)青岛高新区:乘“风”而起,抢占“双碳”新赛道
青岛高新区:乘“风”而起,抢占“双碳”新赛道
◎本报记者 王健高
通 讯 员 肖玲玲 李青健
4月7日,由青岛高投集团主办的“双碳”人才职业能力提升研讨会在青岛高新区举行。
“双碳”战略下,青岛高新区抓住新产业发展“风口”,积极布局风能、氢能、石墨烯等新能源产业,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带来的新科技成果。
追风逐梦,深耕新能源领域
气温零下29摄氏度、施工高度85米,在滴水成冰的风机中一待就是11个小时;机舱温度52摄氏度、施工高度82米,顶着高温完成100公斤变桨电机的安装和部件的接线调试……这是青岛百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恒新能源)的员工经常面临的工作场景。
该公司负责人王仕林告诉记者,百恒新能源深耕风电领域,攻关风力发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去年底,我们为青岛平度一家传统风电场优化了控制系统。”百恒新能源技术负责人张海平说,这家传统的发电场风机的叶片原本比较短,发电量少。该发电厂为加大发电量加长了叶片,但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振动异常、转速不稳定等情况,影响整个风机设备的安全。
“我们对风机的'中枢大脑’,也就是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确保其在叶片加长的情况下也能平稳运行。”王仕林说。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推出及深入实施,国内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作为新能源产业风电领域的从业企业,公司近几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王仕林表示,新能源产业成为“风口”,吸引了国内外资本大量涌入,新增从业企业数量激增,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与此同时,国内风电平价上网的政策不断压低风机装机成本,投标报价屡创新低,进一步压缩了风机零部件制造企业及风电后市场企业的利润率。
王仕林告诉记者,为应对挑战,他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针对风机制造的前端市场和风电运行的后市场所需,研发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抗冰冻型超声波测风仪、风机柔性偏航系统,合作开发的风机国产PLC等产品均已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即将实现量产。”
如今,百恒新能源拥有专利30余项,提供高电压穿越、变桨变频技术改造、电池技术改造等10余项技术服务,手握的技术已成为百恒新能源打开市场的利器。
低碳环保,彰显“中国制造”实力
“获批筹建了我国北方唯一的国家级石墨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这是青岛高新区发力'双碳’取得的新突破。”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负责人表示,青岛高新区抢抓“双碳”机遇,早早在风能、氢能、石墨烯领域布局研发、生产,发展绿色低碳技术,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我们对碳排放检测监测环节进行布局。”青岛崂应海纳光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崂应海纳光电)第二研发部主任李吉宁表示。
作为青岛高新区环保产业的领军企业,崂应海纳光电自主研发的多种型号光谱模块已逐步替代了进口的光谱分析模块,在国内新型环保核心领域彰显着“中国制造”的实力。
“化工行业的排气烟囱又高又大,抽检碳排放量时扛着大机器上上下下很困难。”李吉宁表示,为方便检测企业碳排放量,崂应海纳光电自主研发了便携式碳排放分析仪,主要检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分析仪整机轻便小巧,总重量只有5千克,精度却可以达到2%FS(满量程),还配备有无线操作器,“工作人员可直接操控机器进行检测,并实时看到数据,方便又安全。”李吉宁告诉记者,目前便携式碳排放分析仪已经上市,并在青岛等地区使用。下一步,他们会继续推进碳排放监测产品的升级,并推出碳排放在线监测产品等。
聚力绿色变革,做好“双碳”文章
去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青岛高新区等11家国家高新区共同发起《国家高新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宣言》,吹响了国家高新区“双碳”行动的号角,青岛高新区积极推动“双碳”技术与应用融合创新,聚焦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发展,已迈上“双碳”快车道。
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负责人表示,青岛高新区充分发挥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园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优势,全面实施绿色发展五年行动,加强绿色技术供给,引进研发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以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抓手,加快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等“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基础和引领能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围绕主导产业链各环节梳理共性绿色低碳技术需求,实行重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探索建立完善绿色发展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充分发挥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绿色融合,推动先进技术落地和产业化,不断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聚力绿色变革,做好“双碳”文章。
(《科技日报》2022年4月12日,第  7  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氏技术:以1.18亿元再次购买青岛昊鑫35%股权 石墨邦,国内首家碳石墨全产业链电商平台,涵盖 石...
2021年我国离心风机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将节能型风机等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达坂城奔赴全球的风电“追梦人”
​20230113:竞争白热化,国内风电大叶片技术格局生变!
全球设计,乌兰察布制造,绿色引擎赋能内蒙高质量发展
十大绿色技术发展方向简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