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藏作品](4472)追忆先贤报国志向 共话创新时代担当
追忆先贤报国志向 共话创新时代担当
——九三学社研讨几代科学家的历史传承
弘扬科学家精神
实习记者 代小佩
“在中学时代,东阳中学校友严济慈老先生科技报国的故事就开启了我对于科学的探索之门。而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有幸遇到了刚刚从欧洲回国组建实验室的潘建伟老师。他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执着精神和激情梦想,深深地感染着我,并引领我踏入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这个领域。”9月3日,在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座谈会上,被称为国际“量子鬼才”的陆朝阳深情回忆说。
正是受前辈科学家爱国精神感染,他才坚定了从事科研的决心。
立科教报国之志
陆朝阳28岁拿到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教授,曾被《自然》杂志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
深受前辈先贤矢志报国精神影响的陆朝阳还提到,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等一批九三学社的杰出科学家,不计个人得失,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坚持奉献,参与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壮举。
“他们为新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那句名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陆朝阳说,“老一辈科学家高尚的道德情操、炽热的爱国热情、为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后辈科研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对我们在新时期树立‘顶天立地、科教报国’这一崇高理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爱国、救国而追求民主、科学,是九三学社的缘起。”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回忆道,1946年5月4日,九三先贤们在《九三学社缘起》中这样表达对未来的期盼:“民主的新中国之建设,经纬万端,科学与近代工业之发展,人民生活之改善,基本自由之保障,与夫社会之改造,以期侪列于世界强国之林,要为急不可缓之举。”
以创新精神育新机、开新局
会上,武维华说,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孕育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在纳米金属材料领域取得系统性的原创性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为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领跑国际做出重要贡献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一个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九三学社广大社员积极投身医疗救助、科研攻关、捐款捐物、复工复产、建言献策等工作。
展望未来,武维华强调,必须注重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注重运用科学方法分析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与会者提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迫切需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陆朝阳认为:“科技工作不能以追随为目标,科技创新更加不能仅满足于跟踪和模仿,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面向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主战场,打造全链条式的、顶天立地型的科学技术体系。”
陆朝阳强调,要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立足国内做出开创性成果。“只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发扬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精诚合作、协同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实现从跟随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武维华表示,接下来,九三学社要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凸显科技特色,加强与科技界知识分子的联系沟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贡献。
(科技日报北京9月3日电)
(《科技日报》2020年9月4日第 4  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0doc网文摘手
2023北京朝阳科学家会客厅收官活动之国际科技创新项目路演成功举办
科学家预测未来10年全球科技重大创新
创新,让更多人成就梦想
马化腾和5位科学家畅谈未来:为什么说基础研究意义重大?
2023 年「科学探索奖」揭晓,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成最大赢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