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裁缝回乡,见乌鸦站枝头,阿婆提醒他:遇花衣,莫停留

明朝万历时期,东昌府有一个裁缝叫何一守,他为人聪明又勤奋,裁剪衣裳的技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掌柜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为了将何一守留住,不仅升他做了二掌柜,还把女儿刘金姑许配给他当妻子。

何一守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见刘掌柜如此器重他,平日里做事越发卖力。他经手的每件衣裳都务必精益求精,要让每一位进店的顾客都满意。

眼看何一守和刘金姑定亲的日子越来越近,他便向刘掌柜告假回乡探望父母,顺道接二老进城定亲。何一守的父母都是靠天吃饭的庄稼人,耕耘屋前的几亩薄田,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城。

刘父苦了一辈子,不想儿子重蹈覆辙,坚持把家中良田置换成荒田,得来的银钱给儿子当学徒费。否则,何一守不可能走出小山村,他可能要像祖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死。

何一守离家后,已经八年没有回过家,平日里只能靠逢圩来城里卖山货的村民带信或者东西回家。一来是做学徒告假困难,二来是往来的路费也贵,他宁愿将路费省下寄回去补贴家用。

如今何一守是布庄二掌柜又即将要娶掌柜的女儿,总算是苦日子熬到头,事业有成,衣锦还乡。他这次回乡不再省钱,雇了一辆乌篷马车,装上一些带给父母的礼物,与布庄众人告别回乡了。

何一守的家离县城大概半天脚程,他和车夫闲聊打发时间。忽然狂风大作,天公下起了倾盆大雨,车夫见不远处有一座破庙,就将马车停在路边,两人去破庙里避雨。

他们进破庙后才发现,大殿已经坍塌一半,只留下后半截还剩下碎瓦,勉强可以遮风挡雨。何一守小心翼翼的来到案龛后面,刚要坐下就被一声咳嗽吓了一跳。

原来案龛下面躺着一个老妇人,只见她衣衫褴褛,身上馊臭味令人作呕。车夫也被老妇人惊吓到,他破口大骂,问候老妇人的家人。

老妇人恼怒说道:“我原本在破庙里睡觉,你们的脚步声吵醒了我,如今倒打一耙,说我吓着你们,岂有此理?”

何一守示意车夫不许说话,他上前作揖说道:“小子不懂礼数,打扰阿婆休息了,请您原谅!”

老妇人抬起眼皮望了何一守一眼,她笑道:“你这个小裁缝懂事,给你一个机会赎罪,分一些吃食给我,老身几日未进粒米,着实有些饿了,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何一守心里惊讶,他从未表明身份,这个老妇人如何知晓他是裁缝?不过一想老妇人年纪那么大,必定是阅历丰富,着才看出他是裁缝。他对老妇人越发尊重起来,立刻让车夫生火,将路上带的一些吃食分给老妇人吃。

老妇人痛快收下,大口朵颐起来。她自称叫许阿婆,家中遭遇变故,这才流落街头乞讨。何一守听闻许阿婆的遭遇后很同情她,再瞅阿婆身上的衣裳破烂不堪,他于心不忍的说道:“阿婆,你这衣裳太旧,线头快要断了,我帮你补一补。”

许阿婆吃着东西,对何一守的话不置可否。何一守见阿婆没有出言反对,就从随身携带的布袋中拿出一个针线盒子,他选了和阿婆衣裳颜色相近的线穿好,然后毫不在意阿婆身上的馊臭味,聚精会神的开始缝衣裳。

许阿婆的眼神中流露出不易察觉的笑意,一盏茶之后,何一守行云流水似的给线打结,咬断线头,阿婆的衣裳就修补好了。他的缝补技艺精湛,将原本损坏的部分,秀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梅花以遮挡此处的瑕疵。

此时,外面已经不在下雨。车夫着急赶路就催促何一守赶紧动身。何一守离开破庙前,故意把干粮“遗忘”在案龛上最显眼的位置。

因为何一守发现了一个小细节,虽然阿婆身上很肮脏,可是她的脸上和手上都很干净。然后从阿婆说话的语气上看,她一定出自大家闺秀,像她们这种人都是心高气傲之人,绝对不接受嗟来之食。何一守又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想帮助阿婆,可又怕她难堪,这才故意落下。

就在何一守要离开破庙时,阿婆一把抓住他的袖子,郑重其事说道:“遇花衣,莫停留,向前走。”

何一守不知阿婆是何意,想开口询问的时候,阿婆早已转身离开,身影消失不知所踪。这场雨来的奇怪,走得也快,车夫驾车上路,到村口已经是月挂半空。

何一守欲留车夫过夜,但是车夫借口妻儿在家不放心,约定好后天来接他回城,然后驾车离开。何一守便提着礼物大步流星走回家中。

多年未归,山村变化不大,跨过一座独木桥,就看见村口老槐树,大概再走一刻钟就能到家。大雨过后,村口被一阵白雾笼罩,几只乌鸦扑腾着翅膀肆无忌惮的呱噪,它们瞪着眼睛,站在大愧树的枝头上,显得有些阴森。

就在一片灰蒙蒙的画面里,突然有一抹鲜红,显得格外妖艳醒目。何一守眼尖,看清楚了“鲜红”其实是个身穿红衣的女子,只见她以发覆面看不清长相。

何一守心中有些奇怪,谁家女子大半夜穿着嫁衣坐在大愧树下?

他再仔细一看,双腿有些打颤。原来这个女子居然穿的并非是“红衣”而是“寿衣”,也就是俗称的花衣裳。

临近村口忽然阴风大作,飞沙走石,让何一守睁不开眼,当他再抬头时,就看见花衣女子竟然站在他身前不远处,两人四眼相对,何一守的胸口仿佛被锤击一样生疼。

何一守“闷哼”一声,不敢再往前一步。他这一下看清了女子的脸庞,女子面相清秀,眉眼很淡,脸色苍白,眼底发黑。最奇怪的是腮帮子鼓鼓囊囊的,仿佛塞了东西似的。

女子双眼无神,歪着头呆呆地看着何一守,腮帮子一动一动的,就是不说话。何一守忽然想到说书人讲三国时期曹丕因爱生恨,厌恶了甄夫人,将她赐死后,命人将她“以发覆面,口含米糠”,此法非常恶毒,是让她死后无脸见人,有口难言。

何一守愈发喉咙发紧,他进退两难,不知该怎么办。片刻之后,女子身体前倾,双脚贴着地面缓缓飘了过来,何一守的额头上都是黄豆大的汗珠。

汗珠流进眼眶里,涩得让他忍不住眨了几下眼。瞬间让脑中产生一丝清明,在心湖响起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遇花衣,莫停留,向前走。”

何一守猛地想起在破庙时,许阿婆对他说的话,字里行间不正是应证了当下情况吗?虽然不知为何许阿婆可以未卜先知,但是眼下的情况不容他多想。

何一守长吁一口气,眼神坚定,昂首阔步向家里走去。他心中想到“我平生从未做亏心事,何惧魑魅魍魉拦路!(念chi mei wang liang”,此时,肉眼看不见的三盏莲花灯在何一守的头顶和双肩亮起。

它照亮了阴暗的心房,让内心光明万丈。同时,它迷乱了花衣女子的视线,让她无法看清何一守的去向,只得驻足原地。女子面无表情的鼓动着腮帮子,又重新坐回大槐树下。

当何一守闻到桂花香时,他就到家了。何家小院种着一棵挂花树,小时候一家人就在树荫下吃饭。闲时,父亲坐在藤椅上,母亲在不远处,一边摘菜一边聊家长里短,父亲眼角的余光却时刻注视着何一守,深怕他顽皮摔倒。

眼前一幕,何一守心口微酸,只见树荫下的桌上摆满了他爱吃的菜肴,二位老人强忍着睡意,正在等待儿子回家吃饭。老人也许年纪大了有些耳背,何一守喊了几声“爹和娘”都没有听见。

直到何一守坐在桌前,老两口才发现儿子回来了,他们脸上乐开了花,母亲打来热水,让儿子洗手吃饭,一家人仿佛又回到小时候的样子,父亲低头吃菜,母亲说着邻居趣事,何一守穿插些打趣的话,一顿饭的时间太短了。

第二天,何一守醒来就问母亲,最近村里发生怪事没有?何母低声说道:“前些日子,王二丁刚买的媳妇死了。女子性格刚强,誓死不从,最后被王二丁酒后失手打死。他装作什么事没发生过,可我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村子一清二白,女子都不愿意嫁过来。但凡村里有些闲钱的光棍就会从人牙子手里买来女子当媳妇,这种陋习屡禁不止。

昨晚何一守见到的花衣女子就是王二丁的妻子。这女子叫丁玉姑,本是良家女子,却被拐卖至此。玉珍性格要强,不愿意从了丑陋粗鄙的王二丁,两人发生争执过程中,被王二丁杀害。

王二丁心狠手辣不愿意放过丁玉姑,对她用了“以发覆面,口含米糠”的办法下葬。玉姑心怀怨恨化身魑魅,夜间游离在村子里,昨夜恰好遇见了回村的何一守,欲吸他阳元,巩固本体,修炼大成后找王二丁报仇雪恨。

何一守心中思量之后,决定帮助丁玉姑。到了夜里,何一守提着灯笼来到了大槐树下,果然看见了丁玉姑。他上前说道:“玉姑,我知你心中怨恨王二丁,可你不能以此为借口伤害村里人。”

“村子里大多数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你将壮丁祸害了,家里失去了劳动力,等于毁了整个家庭,遭的孽你几辈子还不完。”

丁玉姑听后,眼眶中流露出悲愤,她指着脸和嘴巴,仿佛在说她也是受害者,她也很可怜。她无法找王二丁报仇,只能把怨恨发泄到村民身上。

何一守说:“我愿意帮助你将王二丁绳之以法,但你答应我放过村里人。”丁玉姑沉思后,点了点头同意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中午,车夫按约定来接他们回县城。

到了县城之后,何一守将父母安顿好。他大步流星来到县衙,将写好的状纸递了上去。县太爷听闻治下有拐卖女子的事情非常生气,拿着红签拘押了人牙子王阿婆。

她胆小怕事,对罪行供认不讳,随后衙役去了村里拘了王二丁,仵作打开丁玉姑的棺木,确认是被杀害的。最后,在县太爷反复审问之下,王二丁对罪行供认不讳。最终,王阿婆和王二丁被判秋后问斩。

仵作将丁玉姑嘴里的米糠取出,重新入殓下葬。数月之后,何一守和刘金姑拜堂成亲。这时飘来两团白点,须臾,许阿婆和丁玉姑站在院墙外。

许阿婆对玉姑说:“愿你来生幸福美满。”玉姑盈盈一拜,化成光点进入洞房。许阿婆看着身上的衣裳笑说道:”小裁缝的手艺不错,礼尚往来,我送你一场天大的富贵。”

十个月后,刘金姑生下一个女儿,何一守在一旁逗弄着女儿,刘金姑轿怒道:“小丫头见谁都哭,只有见你才会笑成月牙儿。”

何一守闻言嘴角乐开了花,他抱着女儿说道:“女儿乖,将来爹爹给你做漂亮衣裳,让你成为比娘亲还美的女子。”

多年以后,何一守的女儿因为精湛的裁剪技艺,被选入宫中制衣局,她在那里邂逅了储君,两人一见钟情,新皇登基,她被册封贵妃,何一守成了国丈。他这一生谨言慎行,乐善好施,因此平安富贵。

写在最后:

何一守凭借努力获得掌柜器重,他没有骄傲自满,依旧守住本心,做了一个心善的好人。

他在破庙与阿婆相遇,见她处境可怜,施以援手,帮助别人的同时,又顾及阿婆的感受,这才被阿婆另眼相看,在危急关头帮了何一守,并送他一场大富贵。

何一守为人心地善良,行好事,不求回报,这样的人当然会受到眷顾。

本故事的寓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

一个错误的开始,往往都是从小事开始,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就偷银。这种错误的思想不纠正,长此以往,就会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好事不分大小,轻视小事就做不成大事。轻视一颗小草,就不会有茂盛的草原。

轻视一滴水,就不会有湍急的河流。

成功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件小事可以改变命运的例子太多。反而那些好高骛远,整日扬言做大事的人,生活过得穷困潦倒差强人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车夫路过河边,被一只手抓住脚踝,父亲:站住,憋住气
民间故事:男子帮助乞讨阿婆,阿婆拿一碗送他,女子:拿碗来娶亲
夫人不孕,丫环陪老爷一晚就有了,夫人:你确有心机,但玩火自焚
2首妙趣横生的精品古诗,流传在民间,赢得众口称赞
民间故事:老妇上门借米,见女子来历不明,她赶紧将男主拉到屋外
一件件衣裳的那一张张影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