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殊的阅兵仪式:所有人荷枪实弹,半数以上无人生还

提起阅兵,很多人都会想到天安门广场上那伟岸的身姿,跨着坚定的步伐,接受人民和国家检阅的军人,想到那些新式的坦克,大炮和飞机。

在那几个小时的时间,向国家乃至世界展示着我们国家的实力。但是有这么一场阅兵仪式,它极寒酸,被称为“最不堪的阅兵仪式”,但是它又极悲壮,被称为“最悲壮的阅兵”。它就是1941年11月的莫斯科红场阅兵。

悲惨的苏德战争

阅兵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展示军队和武器实力来震慑其他国家,同时来鼓舞本国的人民和军队,很显然,1941年11月红场阅兵做到了。

事件背景要追溯到世界第二次大战的爆发,由于德国的纳粹势力迅速崛起和欧洲战争的爆发,在受到英国和法国的影响下,苏联和纳粹德国于1939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望用条约的方式来换取苏联的和平。

在签订条约之后,斯大林并没有完全对希特勒放下戒备,他认为希特勒迟早会进攻苏联,于是他派驻了大量的间谍停留在德国打探情报。

终于在1941年时,情报传到了斯大林的耳边,东方战场的情报表示希特勒可能要在1941年6月侵犯苏联,而德国情报却表示希特勒并未做好万全的准备,最早也要在1942年才能进攻苏联。

在面对两份不同的情报时,斯大林选择了后者,很显然,斯大林的判断错误了,在斯大林的错误判断下,苏联依旧在激烈地进行着“大清洗运动”,所以他们并未做好面对德军侵略的充分准备。

终于,在1941年,纳粹德国撕毁了之前与苏联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制定“巴巴罗萨计划”,企图用闪电战的方式,在17周的时间内,迅速击败苏联,获得东欧战场的胜利。

战争初期,凭借着完美的计划和精良的装备,纳粹德国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从西线一路高歌猛进,直接逼近苏联的心脏——莫斯科。

而面对希特勒军队的来势汹汹,苏联军队由于斯大林的错误判断被打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一连串的失败让苏联军队士气低迷,许多战士和莫斯科居民都认为,德军迟早会进攻到莫斯科,届时苏联会因为东欧战场的失败面临亡国和解体的危险。

面对这种情况,在10月28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召开秘密会议,在会议中,斯大林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一定要进行阅兵。

于是在斯大林的要求下,会议决定在十月革命胜利的24周年时,也就是1941年11月7日在红场再举行一次红场阅兵。

悲壮的红场阅兵

按照常规,苏联的阅兵仪式都是在早上十点开始,然而为了防止德军的突然袭击,这一次的阅兵仪式提前到了早上八点。

但是为了给德军震慑,斯大林决定在阅兵的同时开始全球范围的广播,当然为了防止德军听到广播发动空袭,斯大林派遣朱可夫在莫斯科周围驻扎大量军队来保证莫斯科红场阅兵的正常进行。

在阅兵那天,莫斯科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落在坦克大炮,士兵和围观的人身上,这给整个场面平添几分悲壮。

阅兵仪式开始时,在红场接受检阅的士兵们,大都衣冠不整,灰头土脸,疲惫不堪,甚至连步伐都极不整齐,俨然不像个军队。但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在经过红场时,人群中迸发出极其热烈的掌声,许多市民都不禁流下激动的泪水。

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正在进行着,那些接受检阅的士兵接受完检阅又急匆匆地奔赴前线,围观阅兵的民众目睹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而在接受检阅之后又迅速地奔赴战场,全都激动地热泪盈眶,而面对民众的期待,所有的战士们士气大增,他们的步伐开始变得整齐划一。

莫斯科红场阅兵顺利地进行,而在离莫斯科不远处,听到了阅兵广播的希特勒气急败坏,派遣了大量的飞机和空军,试图用空袭的方式将红场化为废墟,阻挡阅兵仪式的正常进行。

万幸的是,面对希特勒的多次进攻,朱可夫提前做好了准备,成功抗住希特勒进攻。然而这一切,是在红场的士兵和民众所不知道的。

在阅兵仪式中期,随着苏联的捷尔任斯基特种师和西伯利亚军队的进场,莫斯科的民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而后来的T34坦克更是让莫斯科民众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阅兵仪式仅仅只用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结束了所有的军队和武器都是接受检阅之后匆匆奔赴前线,而这场接受检阅的士兵,大多牺牲在了战场,半数以上无人生还。

城外炮声隆隆,城内人声鼎沸。苏联的红场阅兵表明了苏联誓于纳粹德国抗争的不屈的态度,在接受阅兵仪式的洗礼过后,苏联军队焕然一新,在后来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无数的勇士用鲜血与风骨,迎接正义的到来,矢志不渝,义无反顾,在大雪中举行的那一次红场阅兵,是无奈,是悲壮,更是一个民族的面对外敌的决绝与魄力……

小结:

在二战时期,面对纳粹德国军队的猛烈进攻,苏联没有放弃抵抗,而是顶着可能随时被德军偷袭的风险,在莫斯科红场开始了一段传奇的阅兵仪式。

而正是这场传奇的阅兵让苏联面对在苏德战争前期的失利,能够迅速扭转乾坤,获得莫斯科保卫战的最终胜利。

2005年,在举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普京又在莫斯科重现了当初的那段传奇,用阅兵来再现当初的那次阅兵。以此缅怀那段悲壮的过去。

阅兵,是为了展示国家实力,更是鼓励和激发本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爱国情怀。

无论是当初的莫斯科红场阅兵还是如今的北京天安门阅兵,每一次的阅兵都是向世界人民展示着本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力量。在面对国家阅兵仪式时都要怀着敬畏之心,保持着对今日军队的敬佩,对昔日军队的尊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场阅兵:决战莫斯科(上)
1941年,莫斯科红场阅兵,德军观礼特使:苏联不可能取得战争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多惨烈?180万德军围攻苏军,斯大林如何反败为胜?
德军距离莫斯科八公里,斯大林不仅坚守,而且举行盛大的红场阅兵
史上最“不堪入目”的阅兵,战争一触即发,救护车随时待命!
史上最特殊的阅兵:德国兵临城下,斯大林为何却在红场举行大阅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