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天樂(《雨花香》、《通天樂》合刻袁載鍚序本。十二篇)(上)(清)

通天樂
版本:
  《雨花香》、《通天樂》合刻袁載鍚序本。十二篇。
作者:
  石成金,湯州人,字天基,號惺齋。生於順治末,事親孝,重然諾,著有《傳家寶》四集,都百餘種,取居家尋常事,演以俚俗語,意存激勸,頗行於世。乾隆初卒,年八十餘,約當1660~1736年間。是清初文壇頗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內容:
  作者摭拾揚州見聞成篇,意在勸誡世人。

自敘

  世人俱各有性天之樂,原不因處境之順逆而移也。然人雖各有天樂,鮮得受享者,皆為私欲所蔽。予不揣愚昧,乃將明達語事,漫用俚言紀述數種:某某因在天理,即受許多快樂之福;某某因天理為私欲所蔽,即罹許多憂愁困苦之殃。各贅淺說,著書曰:「通天樂」。謂人能通達乎性天之樂,則隨時隨境皆享極樂於無涯矣。
  夫上而至於孔顏樂處,亦不外乎性天之樂,但能造其極耳。等而論之,程明道之予心樂者,惟自樂於性天,而他人不識也。白居易之字樂天者,趣專於性天之樂也。邵康節之居名安樂窩者,安於天樂也。司馬光自得乎天樂,即以獨樂名其園。王心齋學是學此樂,遂有樂學歌。令人能通此樂,則俯仰寰宇,凡水流花謝、魚躍鳶飛,皆性天中之透露,何莫而非我心之真樂。昔日予曾有鄙詞云:「眼前快樂誰能曉,自尋諸煩惱。高超極樂天,勝住蓬菜島。」此即通乎性天之樂而已矣,又豈外境所能移易哉。
  雍正七年二月花朝石成金天基撰寫 





  長歡悅

  長,是久遠也。有時刻不忘之義。歡,是欣幸之極。悅,是自心喜極。蓋悅在自心,樂散於外。
  得歲月,延歲月。得歡悅,且歡悅。萬事乘除總  在天,何必愁腸千萬結。此邵子歌也。人能體貼此數語,則一生快樂有餘。要知一切名利願欲之事,總因各人前生積業而來。上天久已注定,人徒謀慮爭奪,有何益乎。所以田老者,自號靠天翁,識破造化之本源矣。
  康熙初年,有個田老者,自號靠天翁。為人最長厚,少壯時曾做過一任縣丞。到任之後,上司之饋送,各項之料理,若點綴不到,非是委解錢糧,就是押送重犯,終日奔波不寧。凡民間訟事,或上司批詞,他立心循理。但有來囑情的,俱不肯依;但有來賄賂的,俱不肯收。若要他以曲為直,斷斷不能。時存天良冰心鐵面。因此鄉紳士宦,俱不喜歡田老。見來的事件,人半是壞心錢財。欲做清官,奈自己家不富餘,微俸無幾;欲不做清官,自心不安,報應可畏。因而未到半年,即告病回家。
  城外一里多遠,有一大竹園,每年四月間,發筍與人販賣,得資以供食用。園中有草房三間,安住妻子家眷。屋傍有小草軒一間,草花數種。他生有兩子,一子略知書文,即教訓蒙餬口。一子壯實粗拙,即教耕種度日。田老者不喜入城,每日只在園中逍遙快樂。予友向我傳說,田老者今已九十餘歲,鬚髮尚未全白,形容少壯,此當今之異人也,不可不去拜訪叨教。子固執贄至翁竹園,只見萬竿綠竹參天,屋傍草軒自題曰:「嘯玕自樂」。書積盈架,柱有二聯云:
  隨時快樂隨時福,一日清閒一日仙。
  竹裡常怡無事福,花間熟讀快心書。
  又見兩壁上黏格語四聯:
  一枕臥羲皇,睡起每因黃鳥喚。
  數椽棲巢許,閒來惟笑白雲忙。
  人莫欺心,自有生成造化。
  事皆由命,何須巧用機關。
  機息時,即有月到風來,不必苦海人世。
  心遠處,自無車塵馬跡,何須痼疾丘山。
  得了便非貧,身外黃金何足羨。
  能閒即是福,世間白髮不相饒。
  少時田老出來相會接待,極其謙和,語言極其渾厚,真是有道高人。因與交往。數月之後,我拜求田老如何得此高壽。田老曰:「我法最簡最易,但世人不旨信服。心之願欲若要滿足,何能得遂。只須自己假設境界,則心中快樂不已。我自有假設三條云:今只無災無病,得此康寧,即自以為天上神仙,快樂極矣。今只蔬飯布服,得此飽暖,即自以為玉食錦衣,快樂極矣。今只茅屋竹籬,得此安住,即自以為蓬萊閬苑,快樂極矣。」
  田老又曰:「此三條之外,老漢向日曾受朝廷一命之榮。本是微員薄俸,我自以為高官厚爵。今雖辭官,尚多榮耀,豈不樂極。此一條不入前三條之內,恐多有未曾為官者,豈不缺典,只須前三條,並不煩難,世人俱可自為,即是心滿意足,壽由此而延長,福由此而加添,病卻身安,得效最速。至於一切得失乘除,俱從各人前生修積所致,上天俱有主宰,今惟有靠天過活,所以我一生並不愁苦機謀。我因自號靠天翁者,此也。鄙見如此,不知高明以為何如。」予深喜敬服,因又懇求長壽捷法。田老又傳八句云:
  保養三般精氣神,少言少欲少勞心。
  食惟半飽宜清淡,酒止三分莫過醺。
  常把戲言多取笑,每懷樂意不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讓我逍遙過百春。
  凡得其指點者,俱皆悅從。其後田老壽至一百一十七歲,無病而逝。總因田老者立心長厚仁慈,已有根本。欲求快樂福壽者,未可只循其法,而置根本於不問也。昔紫陽真人有二句云:「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 通此竅矣。

  快樂心法

  人生在世,不論何等境界,惟以存心快樂,為第一事。但此快樂,非謂遂諸願欲而然,須自假設樂境。靠天翁之法已悉矣,不必再措一詞。惟予自立心法,只一句七字曰:「安寧飽暖即天仙。」要知此一日也,地獄眾生挫燒舂磨,刀山油鍋者,不知經幾多慘苦。餓鬼眾生飲銅食鐵者,不知經幾多慘苦。飛卵濕化諸畜生,銜鐵負鞍,生烹活剝,刀割斧剁者,又不知經幾多慘苦,而我總無從知曉也。縱得為人,當想世人,每多疾病呼嚎展轉牀榻、醫藥不效、痛楚難堪、望救無門者,又有癰疽疔毒、痛鑽心髓、濃血淋漓、求死不得者,不知其幾萬千。我今幸得身體強健,無病無痛,是安之一字,豈非享天仙之樂耶。至於苦難之事,更甚殷繁。要知世上人,每多自罹於名韁利鎖,離家別業,紅塵白浪,餐風宿露,奔波勞苦而不息者,有貧窮卑賤、無奈無恥者,有官糧私債追逼無完者,有骨肉至好、事逼分離難割難捨者,有賣男鬻女剜肉醫瘡者,有含冤負屈控訴無門而莫伸者,有刑罰枷責囚鎖牢獄者,有賊盜劫殺水溺火焚、蛇螫虎咬死亡無救者,種種慘苦可憐可悲者,萬萬千千,筆難盡述。我今幸得平安自在,是寧之一字,真有天仙之樂矣。再看世之無衣無褐、寒侵肌膚、食不充口、饑餓難忍者,又不知其眾多無數;我今幸得布衣蔬食,免許多饑寒苦楚,是飽暖二字,不亦有天仙之樂乎。人當時時刻刻想念此一句,則知感上天賜我甚厚,不可不力加德行,栽培以少補答,更須勤修道果,普救含靈脫離諸苦方,遂予心之大樂也。(予另著《快樂原》一部,分析詳細,此篇互看,福箴附後請政。)
  心寬性怡快樂,就是福。無病無痛康健,就是福。
  布衣蔬食飽暖,就是福。茅屋竹籬安穩,就是福。
  天倫家口團聚,就是福。兵戈不擾太平,就是福。
  家門清吉寧靜,就是福。書酒花月領略,就是福。
  明窗淨幾閒逸,就是福。草榻繩牀鼾眠,就是福。 






第二種
莫焦愁 莫愁詩

  莫焦愁

  莫者,禁止之詞。含有切忌切戒,毋再復蹈之意。火燒太過為之焦。焦者,火燒木也。木被火燒,頃刻灰燼。莫焦莫愁,有急急救熄,不可稍遲之意。又有焦燥之焦,是言性氣之急燥,怒恨抑而不伸也。要知焦最損人。孫真人云:「木還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還延命。」此性字,即性氣急燥之性也。愁者,憂之過甚而不止也。總之,焦愁徒自苦惱,與人何尤。可不戒哉。
  邵康節有醒語日:「萬事乘除總在天,何必愁腸千萬結。」只明此二句,則焦愁之患除矣。
  袁宏道云:「人情必有所寄,然後能樂。有以文為寄者,有以酒為寄者,有以奕為寄者,有以技為寄者。古之達人,高人一層,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虛度光陰耳。每見無寄之人,終日忙忙,如有所失,無事而優、對景不樂,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緣故。這便是一座活地獄。更說甚麼銅牀鐵柱,刀山劍樹也。」
  此篇絕妙指點,予謂寄情有清濁二種:清寄如書、酒、花月等類是也;濁寄如驕、奢、嫖、賭等類是也。能領清寄者,即日日做快樂神仙。甘蹈濁寄者,即日日為苦惱囚犯。但此二途,一是現在之天堂,一是眼前之地獄。隨人自趨,並無阻攔。奈人明知有天堂而不赴,反自入地獄,是誠何心哉?良可歎也。
  昔有與僧交往,見其計謀奔逐,因作詩曉之曰:
  早知都是自拘囚,不合因循到白頭。
  汝既出家還擾擾,何人才得死前休。
  此予改正之詩也,豈獨此僧為然,舉世甘為自拘囚者不少。昔信大師禮三祖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祖日:「誰縛汝?」曰:「無人縛。」祖曰:「既無人縛,何用更求解脫。」信於言下省悟,此解脫最妙之法。今雖知之而仍甘為自拘罪囚,竟將千金難買之時光,因循虛度而不領受清寄之快樂者,總由往因積業所致,是以不得自主也,深為可惜,可憐。
  韓苦鬼諸事,皆從鄙嗇辛苦而起。惟每晚早睡之法.深為可取。治家者,不可因人而廢言也。
  家資不在多少,只要教得子孫賢能,保守得固。不然千金亦易銷散,徒為自苦,有何益乎。
  人欲享樂,先要立享樂根基。所謂享樂根基,即吾人之良心也,試看靠天翁,不枉法治民,已有根基矣。後果至快樂福壽。今韓苦鬼,勸伊寬恤貧窮,並不依從,既無享樂根基,致令終身困苦,後代銷敗,理必然也。
  康熙初年,有一人姓韓,開張柴米大鋪,因他最有機謀,性氣急燥,時刻照管出入,極其刻薄,終日愁眉不展,無事而優,對景不樂,從不曾見他有一笑臉,遠近人都恨他刻毒,起個美號,叫做韓苦鬼。每日打探各處柴米價值,某處價賤,即往買來發賣,某處價貴,即改往賤處販賣。這人有許多癖病,即如不住高大房屋,不穿綢緞衣服,不與富貴交往,即葷腥肴饌,亦不肯用。人俱可學,獨有三件事,人不能學。第一件是不赴人酒席,自己亦不請人酒席。人間其由,韓答道:「我去赴人筵席,彼費多金,我能吃多少。領過人的,不能不回答,將有用之資,如此浪費,豈不可惜。」第二件是出外販買柴米,旱路不騎驢,水路不乘船,都是步行。人問其由,韓答道:「揚州地方,東不過大橋張汪一路,西不過廿泉各集場,南不過瓜洲鎮江,北不過邵伯高郵,雖遠亦不出三四十里,天生我這雙腳,若不走路,要他何用。只看世上窮苦人,推車抬轎,挑米擔柴,拽纖搖櫓,他難道不是父母生成的,我這樣安穩步行何等快樂。」第三件是每晚早睡,從不點燈。人間其由,韓答道:「每晚早睡,有五件益處,一者子弟家人無奸盜酗賭諸壞事;二者廚下無火燭之災;三者灶上無跌破碗盞之慮;四者夜半睡覺已醒,又可聽防賊盜之竊發;五者次日早起精神強健,不致昏沉失曉,至於每年省下燈油極多,又不必言矣。」友人歎服。他只生一子,十多歲放在學堂裡聽隨先生教訓,整年累月,不得閒工夫,總不查問讀何書,寫何字。終日只在財上盤算,真個披星而出,帶月而歸,年紀才三十七歲,形容衰老,猶如六十餘歲。昌黎公有年未四十而髮蒼蒼,而視茫茫,而齒牙動搖。以此移贈本宗之苦鬼,切實不謬。他空手未曾十年,創業家資約有乾金。我因家中日用柴薪,承他照底價賣與我,供用不缺。又因他說話從不失信,所以與他交契。聞他做人刻苦,因到他家內面說道:「世上最苦是貧賤人,凡來買柴米不多者,只看些微利息,寬讓體恤;你年將四十,我見你勞苦奔忙,焦愁不了,你自念衣食有餘,略放閒散些,也受用許多快樂,何必終日自苦。」因[將]我向日撰的新七筆勾摘出一條,就在他家內寫成鬥方奉與他黏壁,囑他朝夕醒悟。詞云:
  終日憂愁,用盡機關不肯休。貧賤天生就,富貴天緣湊。休算計五更頭,明朝依舊。略放寬心,落得安閒受。因此把妄想貪求,一筆勾。
  韓人接過鬥方答說道:「重蒙台諭,言言金玉。但我這生意原是貧人買的,利息若少,豈不空代人勞苦。只因我的兒子幼小,趁我壯年,再苦積得千兩,我也心足,那時安閒未遲。」我見言如不言,就告辭回來。我自暗想此人,雖再積千金,恐怕又望萬金。這樣癡愚真可憐也。韓人打探得裡河場內,出有紅草極多,大有利息,每千束本銀不過七八兩,盤運至揚,即賣至十五六兩,除去船資雜用,每千竟有四五兩之得。韓人大喜,整齊本銀,僱兩隻大船,往來裝販多次,果然大得重利。不意那年山水暴發,將高郵至邵伯灣頭一帶河壩,倒卸極多,奉總河大老爺憲行,立等要紅草打壩,著令江都縣將一切草船封貯,運送河塘,候領官價。韓人心急如火,暴燥如雷,無極奈何,忍著性氣只得隨至河官委員處,候領草價,十分不得五分,又用去盤纏雜費,虧折三十餘兩。自己焦愁惱悶,飲食減少,未十日,右眼紅腫,痛不可忍,又捨不得錢醫治,只是苦捱,漸漸太陽額角,連絡左眼也復腫痛。無極奈何,只得請眼科名醫張守齋醫治,那張醫一看,即說道:「目得血養,方能明視。今此眼都因心火上炎,燒炙肝經,睛已凸高,甚是很重,因何不早治?如今第一件要緊的事,全要自己平著性氣,切莫焦燥憂愁。服藥調理,猶可保得左眼,若不上緊怡養醫治,兩眼俱難保固。」因此日日醫治。韓人無極奈何,只得捺著性氣,勉強平和。未過一月,右眼已瞽,只留左眼一隻。人不叫他韓苦鬼,都順口叫他做瞎苦鬼。他眼睛才醫好了兩個月,聞得紅草因官封價貴,瓜洲蘆柴有利,仍舊並不乘船,步行至瓜洲買柴。已經走到八里鋪地方,忽然陰雲四起,狂風大雨。韓人借一家門首暫躲,候雨止前行。不想那雨越下越大,守至黑晚雨尚不止。雖時在七月,天氣尚暑。他不肯敲門往人家借宿,恐怕又要費錢,只在門外簷下蹲了一夜。那知受了風寒,遍身火熱,那一家驚怕,問明住處,僱轎抬送到家,已自病重。疼痛呼嚎,急請太平橋八十餘歲老醫王二玉診脈。之後,即向韓人說道:「人身夢幻泡影,原是虛假,不可認真。焦愁勞苦,有傷元氣。此病平日精神虧損,風寒易侵,若不急急發散,怎得消除。因用藥發汗,汗後用心調攝,不可再有失誤。」醫治三個多月,用去許多銀子,才得少愈。
  復又聞知瓜洲南米到了極多,價賤利重。因此不候全愈,就到瓜洲買了一船米,販到揚州賣。不意船到揚子橋,河路湧躋,被一漕船上篙搗著米船,將船截漏,米被水浸。急忙另僱一船,呼人挑運過船,已是許多水入船,壞去米三十餘石。每石不得半價,人尚憎嫌不要。韓人氣填胸膈,不由不焦愁氣惱。漕船是奉上行運糧的,誰敢控訴。無極奈何,只得隱忍而歸。形容頓變,飲食減少,只是晝夜歎氣。才四五日,腰上忽起一發背大疽,急請內外科錢億林醫治。錢云:「總因心事焦愁,抑鬱不伸,氣血凝滯,致成此患。但今飲食甚少,瘡頂平塌,藥餌在次,全要自己諸事放下,開懷排遣,時長歡悅,藥才見效。服藥之後,若是瘡不高起,飲食不加,即另請高明,切莫自誤。」那知韓人,當此重疽,並不寬懷,心裡又焦愁這件,又焦愁那件。時刻暴燥,只要急速求愈。後五六日,更換數醫,越醫越重,湯水不進,爛成深塘,濃血淋漓,日夜叫喊,竟至命絕。壽只四十二歲。
  子雖十八歲,世事不諳,親族代為料理,收殮,治辦喪事。尚未半年,子被壞人引誘,奸一私窠婦人。有惡棍串通拿獲,拷打送官,掯去二百多金,方才釋放。又未半年,復又被壞人引誘賭錢,將家財盡數白送與人。竟弄得衣不充身,食不充口。饑寒難忍,無極奈何,只得自己挑菜賣銀餬口。可憐韓人辛苦刻薄,掙起若大家財,不肯教子成人,癡愚至此。不可不述,以為世人切戒。

  莫愁詩

  予先大人維石公,手抄俚俗舊詩數十首,每常自誦。予今選訂新翻,或妄改幾句,或妄換幾字,顏曰莫愁詩。惟供我愚人吟詠快樂而已,未可以詩法較也。
  世事茫茫無了期,何須苦苦用心機。
  尋些樂處酌杯灑,偷個閒時誦首詩。
  放蕩五湖思范蠡,縱橫六國笑張儀。
  百年光景須臾事,日日追歡也是遲。
  諸般得失總虛花,展放眉頭莫自嗟。
  幾朵鮮花除世慮,三杯美酒醉韶華。
  徐行野徑閒情爽,靜坐茅齋逸趣嘉。
  分外不須多著意,惟將快樂當生涯。
  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在世一蜉蝣。
  陶朱不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大謀。
  花落三春鶯怨恨,菊開九月燕悲愁。
  閒居安靜多清福,何必榮封萬戶侯。
  也學如來也學仙,攜尊隨處樂陶然。
  人情只堪付一笑,世事須知無百年。
  皓首難陪東閣宴,清風自足北窗眠。
  休將煩惱盤心思,急須嬉笑舞瘋癲。
  人生安分且逍遙,莫向明時歎不遭。
  赫赫有時還寂寂,閒閒到底勝勞勞。
  一心似水惟平好,萬事如棋不著高。
  王謝功名有遺恨,怎如顏性樂陶啕。
  花甲之外樂餘年,禿髮留須半是禪。
  杖掛百錢村店裡,手持一卷草堂前。
  功名與我無干涉,事業隨他別處牽。
  惱怒不生愁悶滅,饑來吃飯因來眠。
  歌幾回時笑幾回,人生全要自開懷。
  百千萬事應難了,五六十年容易來。
  得一日閒閒一日,遇三杯飲飲三杯。
  焦愁惱怒都銷散,兔致浮軀氣早衰。
  六尺眼前安樂身,四時怎忍負良辰。
  溫和天氣春秋月,道義賓朋三五人。
  量力杯盤隨草具,開懷笑語任天真。
  細看如此清閒事,雖老何須更厭頻。
  為士幸而居盛世,住家況復在中都。
  虛名浮利非我有,綠水青山何處無。
  勝游只宜尋美景,命儔須是選吾徒。
  快樂原屬閒人事,況與偷閒事更殊。
  得失乘除總在天,機關用盡也徒然。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螂捕蟬。
  無藥可延卿相壽,有錢難買子孫賢。
  家常安分隨縧過,便是逍遙快樂仙。
  穿幾多來吃幾多,何須苦苦受奔波。
  財過北斗成何用,位列三台做甚麼。
  眼底浮雲輕似紙,天邊飛兔疾如梭。
  而今癡夢才呼醒,急享茅底快樂窩。
  舉世不忘渾不了,寄身誰識等浮漚。
  謀生盡作千年計,公道還當一死休。
  西下夕陽難把手,東流逝水絕回頭。
  世人不解蒼天意,空令身心夜半愁。
  一寸光陰不暫拋,徒為百計苦虛勞。
  觀生如客豈能久,信死有期安可逃。
  綠鬢易凋愁漸改,黃金雖富鑄難牢。
  從今莫著惺惺眼,沉醉何妨枕曲糟。
  人生在世數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
  百歲光陰能有幾,一湯扯淡沒來由。
  當年楚漢今何在,昔日蕭曹盡已休。
  遇飲酒時須飲酒,青山偏會笑人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天乐》
人生之苦福也
人在做,天在看;人若欠你,天必还你!(精辟)
文摘
【转载】谈处世:
为什么《周易》可以算准有些人的命数,而有些人却永远无法算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