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旦发生房颤,就要当心中风!患者该如何预防?

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它可发生多种并发病,最严重是体循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占到80%。房颤卒中的年发病率为5%,死亡率较高,卒中后常严重致残(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等)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房颤患者的主要生理特点是心律紊乱、心功能受损以及心房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液循环中的心源性栓子进入脑动脉引起血流障碍,造成局部供血区域的脑组织缺血以及坏死,从而导致脑功能障碍,引发心源性脑栓塞,也就是脑卒中。

由于大部分房颤病人没有什么征兆,在第一次房颤发生的时候可能已经心力衰竭或者已经脑血管栓塞,因此,即便是第一次发生房颤,也要重视预防脑卒中。与其他类型卒中相比,房颤导致的卒中,残疾率及死亡率均很高。这可能与房颤引起的心脏内形成的附壁血栓脱落通常阻塞颅内大血管,通常造成的梗死面积较大有关。

目前房颤的患者预防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抗凝治疗。抗凝治疗适用于人工瓣膜或者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房颤病人,但是即便没有,还有一个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筛选出需要抗凝的中高危患者,看病人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有充血性心衰/左室功能障碍 1分

高血压 1分

年龄在75岁以上 2分

年龄65~74岁 1分

有糖尿病史 1分

有过卒中/TIA/血栓栓塞 2分

心血管疾病 1分

女性 1分

当得分为0时,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当分数为1时,可以考虑口服抗凝药治疗;当分数≥2分时,应使用口服抗凝药治疗。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华法林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卒中风险降低64%;而与抗血小板药物相比,卒中风险降低38%。BAFTA研究也支持老年房颤患者能从抗凝治疗中获益, 而且获益大于年轻患者。

应用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尤其对于8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是最大的。即便房颤患者抗凝后颅内出血的风险虽然增加,但华法林的应用仍获益。因此, 2010年欧洲房颤指南首次将抗凝治疗放在房颤治疗的首位,预防血栓栓塞成为房颤治疗管理的重点。目前指南推荐中高危房颤患者应接受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栓塞事件。

当然,对口服抗凝药有明确禁忌的患者,可考虑LAA封堵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房颤患者要加强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为什么房颤患者要抗凝治疗?
关于房颤,这里可能是最全面的回答了
房颤治疗:抗凝最重要,忘掉阿司匹林,记住华法林!
马长生教授谈“房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