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津湖战役,女战士背粮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动,就原地坐着哭一会

长津湖战役,女战士背粮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动,就原地坐着哭一会

原创2021-10-01 18:53·看剑

1950年十月,本在上海郊区的20军,解除攻台作战任务。

  原计划到山东兖州修整三个月,可没想到,由于朝鲜战场局势变化,刚进11月时候,部队就接到命令,并与7日开始北上。

  当时,部队的棉衣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标准,大沿帽、翻皮鞋,棉衣,里面都只有一层薄薄的棉花。

  对于穿着南方的衣物去北方作战,部队考虑到了。

所以,根据计划到东北梅河口地区,然后短暂修整一个礼拜的时间,好给部队换装和准备物资的时间。

  然而,朝鲜战局变化太快,部队还在火车上,总参谋下达紧急命令,20军立即入朝。

  这样一来,部队不但没有了梅河口地区一个礼拜的修整时间,关键是装备物资来不及补充。

  当时,就连战前动员,也是在火车上进行的。

  火车呼啸着,拉着一群身穿南方单薄衣服的战士,哐当哐当进入已经算寒冬腊月的东北。

  列车刚到沈阳,东北军区副司令上车看准备情况,可他看见,眼前的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就要入朝。

  那可是比东北还冷的地方啊,就战士们身上穿的这些,也就在上海等南方能算是棉衣。

  这到了北方,顶多也就算个秋衣。

他神色严肃地说道:“这怎么了得,这怎么了得,就穿这样的衣服,别说是去冰天雪地的地方打仗,就算是躲在屋里睡觉都扛不住啊。”

  他要求列车在沈阳站多停两个小时,马上回去动员军区机关回去翻找棉衣。

  除了仓库中的库存,他还动员干部战士将自己身上的皮帽、皮靴和大衣脱下来。

  这样,部队总算是领到一些御寒衣服,但相对于大部队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不仅这样,由于时间太过紧迫,又是临时应急,领到衣服的战士,也大多是并不配套,要么大了,要么小了。

  但寒冷并没有挡住战士们的脚步,他们义无反顾,扛着枪就趁着夜色渡过了鸭绿江。

  当时,我们要保证秘密行军。

  敌人明目张胆地在路上,而我们只能是翻山越岭悄悄地躲着天上时不时的飞机。

  这就导致后勤补给的困难,我们的粮食从东北运到江界,然后就这能用小推车,人工背粮,翻过一道上下四十华里的广城岭。

  战士们要打仗,运粮的任务自然是落到后勤人员身上,但后勤人员不够用,文工团的女同志也上。

一人背个几十斤,背到半山上背不动了,就原地坐着哭一会。

  哭够了,擦干眼泪,继续背着粮食往山岭上爬。

  好容易爬到山岭,实在是没有下山的力气。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累到没力气的女战士想出一个办法,抱着米袋滚着下去。

  但部队一直在前进,这样的后勤补给很难跟上。

  并且,作战区域的人口稀少,当地也基本没有办法获得什么补充。

  一个战士身上背的米袋,五六天就会吃光。

  当地的地方干部动员群众拿粮食给部队,可当地太穷了,老百姓能拿出的也仅有为数不多的一点土豆。

  当时,20军作战的区域是长津湖的确,平均海拔1000到2000米,一到冬季,这里就是高山严寒地带。

  而那一年,西伯利亚寒流侵袭,最低气温曾下降到零下40度。

  这些情况,志愿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参考资料。

  就连1:5000的作战用图,也只有军司令部一份而已。

  因为信息的不准确,期间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58师的作战计划是通过东白山进入作战区域,根据老百姓提供的信息,东白山可以通过军队,并且还有人证实,当初有日本军队曾经走过。

  可当到了山脚才发现,大雪封山,根本就无法通行。

  那年日本军队过的时候是夏秋之际,而现在是严冬时分。

  以至于,东线战场只能推迟一天发起战斗。

  严寒没有挡住战士们的一点脚步,他们坚定地向着任务指定地点前进。

  饿肚子也没有挡住战士们的信念,实在饿得不行,抓起把雪塞进嘴里,多少也算是吃了点东西。

  11月21日,经十余天长途奔袭,仓促上阵的第九兵团 20军隐蔽潜伏到靠近长津湖的柳潭里西南。

  这时,全体指战员已经连续几天没吃喝,而所处的环境,冷风还像刀子一样不断地割到身上。

  他们原地不动,就连起来运动运动热热身,在潜伏的时候也是奢望。

  26日,长津湖一带突降大雪。

  这虽然更利于战士们隐藏,可那温度也突降到零下40度。

  要知道,我们冰箱里能够把肉类等食品冻到硬邦邦的情况下,也就才零下18左右而已。

  这样的环境中,千余名战士被冻死,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27日黄昏,蛰伏在长津湖地区的战士终于接到发起总攻的命令,他们可以站起活动活动拳脚,热热身了。

  可有的战士却发现,一只脚动不了,他拖着,一瘸一蹦冲向敌人。

  还有人发现,枪冻的不能用了,手指头怎么扣扳机,枪就是不响。

  端起刺刀,枪不响就把枪当成冷武器,他们冲到敌人中去。

  然而,长时间的寒冷和饥饿,让战士们身上没有一点力气。

  但对面的大炮和坦克,还有带着睡袋,穿着皮衣、吃着牛排的敌人可没受到天气的影响。

  这一战,三天三夜。

  敌人扛不住志愿军的顽强,开始后撤。

  二十军的战士马上开始根据情况围追堵截。

  冒着严寒,忍饥挨饿,两条腿行进的志愿军,翻山越岭也要超过机械化行军的敌人。

  然后,才能尽快到达指定地点,好方便提前设伏堵截敌人。

  志愿军以钢铁般的意志死缠着敌人穷追猛打。

  直打的敌人一天时间仅仅后撤了500余米。

战场上,随处可见指战员拼力杀敌,勇往直前的身影。

  不少人跑掉了鞋,就光脚在雪地里继续战斗。

  腿部冻伤无法行走,战士们就把手榴弹挂满腰间,仰卧在公路上与美军坦克同归于尽……

  还有些负责伏击的战士,趴在雪地中趴着,趴着趴着就再也起不来了。

  58师一个负责伏击的连队,整整百余名官兵,全部都冻死在了他们伏击的阵线上。

  他们化作冰雕,每个人依然是手持武器注视着前方敌人来的方向。

  而如今,我希望他们在天上能看到我们幸福生活的阳光。

  当时,战士们没有地图,还深林中容易迷失方向。

  但他们却总能及时出现到战场上,因为他们清楚,哪里打枪,哪里就是他们要去的地方。

举报
评论 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艰难惨烈的长津湖战役,美国大兵不敢回忆,我国老兵不忍心回忆
志愿军缴获3000条毛毯,政委却让全部剪碎,谁知竟救了全师人的命
洪学智巧用“倒三江”,志愿军战士比美军更早的穿上了崭新的棉衣
电影《长津湖》中的几个细节,都由真实事迹改成,个个感动人心
【语文渡渡·长津湖】《长津湖》里的血性与人性
冰雪长津湖:27军一个师即冻伤2400人,美国老兵称此战为一生的噩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