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布泊干涸和楼兰古城湮灭的原因
 
 

罗布泊干涸和楼兰古城湮灭的原因

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罗布泊,诞生于第3纪末,第4纪初的地质年代,距今已有200万年历史。在漫长岁月中,几经沧桑演变形成的这大漠洼地,一直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洼地的大湖中。  罗布泊被当地少数民族称为罗布淖尔,“罗布”维吾尔语意为聚水之地;“淖尔”系蒙古语,意为湖泊。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曾经达到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  罗布泊的水源,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祁连山冰川的部分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也流入湖中,予以罗布泊水源补给。罗布泊水源充沛,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然而,因塔里木河孔雀河在下游断流,罗布泊最终失去水源,于1972年完全干涸了。因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的“沙漠明珠”罗布泊,在上世纪50年代,曾拥有约2400-3000平方公里湖面积,但却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彻底消失了。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盆地四周建立起四个师级,约150多个人口众多的团场,垦荒种植,开垦出万千亩农田和林地,同时也进行矿山开发,兴办厂矿工业。随后几十年里,塔里木盆地特别是塔里木河孔雀河两岸人口激增,用水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采矿都要水,特别是农业灌溉,拼命向塔里木河、孔雀河等罗布泊的水源要水。几十年间仅塔里木河流域就修筑水库130多座,掘堤引水6000多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流、肓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这巨大的吸水机,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在对罗布泊消失原因的探讨中,专家们的看法也有不同,甚至有人认为,罗布泊干涸是自然界的必然现象,是由于喜玛拉雅山脉不断隆起,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水平面上升,整个新疆趋向温热干旱,天山雪线萎退,荒漠化加速等。可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的雪山融水仍在注入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河水仍然在浇灌着两岸千万顷农田,而就是这些河流被人们用水过度,下游断流了,罗布泊成了无源之湖。难道这不就是罗布泊干涸的直接原因吗?

不仅是罗布泊,新疆数十年来已有近2/3的湖泊干涸或急剧萎缩。有科研报告,新疆湖泊总面积在几十年来,已经锐减了一半之多。除了罗布泊,还有玛纳斯湖、台特玛湖、艾丁湖等明珠般美丽的湖泊也已纷纷消失了。又如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艾比湖等正极速萎缩,如无有效措施予以抢救,必然象罗布泊那样消失。亲有体会的是,当年进疆之初,我们乘车经过焉耆,见到了一望无际、水鸟云集的芦苇荡,颇有江南水乡景象,那是博斯腾湖的边沿,但现在博斯腾湖大为缩小,那里已变成高速公路旁的大片荒漠,再也见不到昔日景色了。

罗布泊的最终干涸,与解放后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下游出现断流。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就可以得到印证。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便迅速萎缩,最终消亡。  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庞大的卓有成效的农业开垦,耗尽了本该注入罗布泊的水源,长期失水的罗布泊就失去了生命。

 

  

楼兰古城湮灭的原因。

罗布泊旁边的楼兰古城遗址。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曾经达到120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

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曾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他们初步推断,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干旱化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罗布泊的最终干涸,则与我们解放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当年我们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就可以得到印证。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便开始迅速萎缩,至最终消亡。

一、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大约万年前,地球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演变成冰期后时期的湿润环境,借此契机,人类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而一万年之后,地质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约10000年至8000年为升温期,距今约8000年至3000年为高温期(气候适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为降温期。这种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划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以楼兰为例,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的消亡。 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只是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这里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显著罢了。 二、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除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7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当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时,整个东亚西部都开始出现了干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趋势。在这期间,罗布泊开始从南向北推移。在距今7万年左右的时候,湖面急剧下降,原先巨大统一的古罗布泊分解成现在的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和北面较大的罗布泊。三、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晚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在这期间,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5号小河墓地上密植的“男根树桩”说明,楼兰人当时已感到部落生存危机,只好祈求生殖崇拜来保佑其子孙繁衍下去。但他们大量砍伐本已稀少的树木,使当地已经恶化的环境雪上加霜。

  

 

楼兰遗迹的发现、考古和楼兰迷团。

楼兰古城消失成为“旷世之憾”。 提起楼兰古城,人们都会想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因为他在1901年首次对外宣布楼兰古城的存在。 19003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沙漠中考察,他雇佣的驴工兼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因丢失工具,在寻找的途中,偶然在罗布泊西北岸拾到一根显然是古人加工过的木片,斯文·赫定见到后,马上让艾尔迪克带他来到木片捡到处,发现这里是座古代城镇遗迹,地面上散布着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 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经过一年的准备,在190133日,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经过整理分析,赫定根据出土文书中有楼兰字样,遂将此遗迹定为楼兰,这一重要发现震惊了世界,为斯文·赫定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随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着赫定的路线图找到楼兰遗址的,他们的发掘工作更彻底和细致,但同时也是破坏和掠夺性的。这些工作成了以后楼兰探险的重要地理依据。 尽管从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难以辨认楼兰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学家从大量资料和考察中发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废弃了1500年的楼兰城曾经辉煌一时。据专家分析,楼兰遗迹已经有了1800年的历史,经历了风沙洗劫后,仅存残缺的胡杨木架和少量的芦苇墙。从房子的大小和建筑材料看,当时普通百姓的住房条件简陋,但遗迹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细的木制品和古钱币显示,楼兰不乏富人。专家认为,楼兰城中已有了贫富分化,这些木制品也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木工精湛的手艺和楼兰经济的繁荣。专家发现,像这样的民宅,留存下来的还有几十间,并集中在城西组成了居住区,而在城东又分别有行政和军事区,城市功能齐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规划和发展意识显而易见。

继斯文赫定后,1906年和1914年斯坦因两次到楼兰考察挖掘,以大量收集历史实物为主要目的,亦收集到少量石器时代文物,还新发现附近十几座城址、寺院、住宅遗址等。 190934月,日本大谷考察队的桔瑞超进入楼兰,并发现距楼兰遗址40多公里处的海头古城,获得新的重要文物为前凉西域长史李柏的信稿,把楼兰文化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此后,美国的亨延顿和瑞典的布格曼探险队先后到过楼兰,均有所发现。

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30年进入罗布泊,并在罗布泊北端发现了西汉驻兵据点以及水陆码头——土垠遗址,为楼兰考古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页。黄文弼当时拟考察古楼兰,但遇到孔雀河和罗布泊有大水,未能渡过孔雀河,因此也未能到达楼兰古城。黄文弼对罗布泊的考察,是我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在该地区进行科考活动,尤其对土垠的发现,是对罗布泊科考的一大贡献。 1980年,新中国考古人员进入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正式拉开了新中国在该方面考察活动的序幕。

楼兰谜团。 楼兰遗址的发现,在中外学者中引起了响烈反响。许多专家学者撰写过不少有关楼兰的报道、介绍文章或专著,在学术上展开讨论,使古楼兰名扬中外,形成许多争论100年仍不休止的话题。现被称为楼兰之谜的诸如:现称为楼兰古城遗址的废墟是否真正的楼兰古城?它的职能是什么?是否为楼兰国都?导致古城毁灭的真正原因等等。 在楼兰诸多谜团中,最引人注目的当为楼兰古国消失原因的争论,直到今天,仍有不同的观点。如河流改道说、异族入侵说、丝路改道说、土地盐碱化加重说、河流缩短说、冰川萎缩说、气候变迁说等等。

楼兰曾是一片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林带茂盛,林舍毗连,田园阡陌,牧场绿茵,最终沦为荒漠废墟,必有诸多重大原故,为此也引起种种争议。 按目前较多人持有的楼兰衰亡之说为河水水量日趋减少,天气干旱,最后水源的断流迫使楼兰人放弃家园,干旱使楼兰古国全部变成荒漠,生命难以生存,城镇的废弃则成了必然。

罗布荒漠的一个未解之迷——彭加木失踪。

彭加木为广州人,失踪前为上海科学院援疆科学工作者,并担任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彭加木曾于1959年、1969年、1979年、1980年四次进入罗布泊考察,806月失踪时为55岁。现妻儿居上海。彭加木失踪地被称为遇难地,但更多的人沿用失踪称,因至今未有彭加木遇难的痕迹,所以失踪之迷仍是世人关注和希望解释的问题。 彭加木最后离开考察队营地时间为80618日上午1030分,此后音讯杳无。815月,新疆科学院在其失踪地修筑一失踪之地碑,以作悼念。 2000年是楼兰发现100年,彭加木失踪20周年。

9798年有关罗布泊的几项之最。

1997年百人徒步穿越罗布荒漠为国内首个进入罗布泊地区的特种旅行团。1998年,经上海吉尼斯大世界总部评定,“百人徒步穿越罗布荒漠探险团”获最大批量荒漠探险团吉尼斯纪录。百人徒步穿越罗布荒漠团总投保额为6420万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最大额的旅游团投保项目。  1998年春节,首个女子罗布泊探险队由广东26名女子组成,进入楼兰和罗布泊,至今未有人破其纪录。随女子探险队的队伍中有一名广州美院学生姓曾,年17岁。该团队是首个抵达罗布泊湖心的特种团,并竖下湖心纪念碑。 1998年女子探险队的个人投保额是80万元,当时创下全国旅游投保个人纪录之最。 199810月粤港首个纵穿罗布泊特种团,人数60人,是第一个以香港人为主的罗布泊特种团。

引水注入罗布泊规划。

经过专家等多方面人士探讨建议,20011月中旬,新疆区政府正式决定引水注入罗布泊作为西部开发的项目,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罗布泊复活的讨论。该项目拟在天山山脉挖掘隧道,将伊犁河水系的水引入塔里木河。若天山隧道引水工程实施并完成,新疆北部的伊犁河水将北水南调,沿着塔里木河下游已干涸多年的240公里河床进入罗布泊,使罗布泊恢复昔日风貌。此举成功也将成为21世纪对自然环境进行大规模改变的重大事件,必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但此举能否成功,以及对该项目的不同意见会引起新的一轮争论。辟如,引入的伊犁河水系的水源能否满足塔里木河目前的蒸发渗透量,因塔里木河流域已形成严重缺水,该区域正存在大量的兵团农场及农庄,每年都为缺水灌溉已放弃耕地,荒漠化区域在扩张中,提出这疑问的人认为北水南调的结果是相对满足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林业及畜牧业的用水,水源难以流入罗布泊或杯水车薪,难复罗布泊“泱泱三百里”之旧貌。又辟如有人认为,该引水工程是以牺牲一个区域的用水需求满足另一个区域的用水需求,有人也认为,罗布泊的干涸是自然界的必然现象,整个新疆已趋向温热干旱,荒漠化只是延缓或加速的问题。此外天山隧道引水工程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上巨大的资金,其经济价值是否科学,也有不同意见,曾有资料显示罗布泊的钾盐矿价值数千亿元,恢复罗布泊的水面,意味着这部分矿藏的开发将难以兑现或大打折扣等等不同的意见,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 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引水计划付诸实施至罗布泊注满水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罗布泊仍将长期是一处干涸湖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地】会游动的湖——罗布泊
干涸已久的罗布泊奇迹复活,为何如今碧波荡漾?水是从哪里来的?
罗布泊“复活”,原中国核武实验场,现在却能养活亿万中国人
揭开楼兰城千年消失之谜 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消失的文明: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干涸已久的罗布泊是否还有可能恢复绿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