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茅奖”看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多样化趋势(王春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1年12月27日09:49 来源:太原日报 王春林
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中国文坛有两件大事值得注意。一是8月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揭晓,二是11月第八次作代会的胜利召开。无论是“茅奖”的评选,还是八次作代会的召开,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文学事业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过程之中。在这里,我主要通过对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的细读分析,印证当下时代的长篇小说创作确实已经形成了某种多样化的创作趋势。
本届茅盾文学奖共有五部长篇小说获奖,分别是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张炜的《你在高原》,我们可以称之为巨型长篇小说。450万字,10册,一册就有45万字,我们的要求是只要够13万字就可以参加“茅奖”评选了,张炜的小说很显然大大地超过了这个要求。《你在高原》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部具有强烈理想主义精神和浪漫抒情色彩的长篇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大致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但在这三种中,主体始终是现实主义,而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小说非常少见,并且长时间处于一种被抑制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在高原》有其独特的价值。读张炜的小说,你会不由自主地被作者的情绪所感染,并受他的影响,这是《你在高原》第一个应该被肯定的地方。第二,张炜在《你在高原》中对当下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以张炜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关注的主要是乡村世界的生活,而乡村就存在一个受现代化等冲击的问题,整个乡村世界是被严重伤害的。张炜坚决地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站在被伤害、被破坏的乡村世界的一边,对社会不合理的一面提出强烈的批判。所以,这是《你在高原》另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此外,《你在高原》还包含着作者张炜对人生和社会哲理性的思考。《你在高原》其实就是“我在高原”,主人公宁伽即“我”贯穿全书始终,他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同时又不愿意与社会恶势力同流合污的人,有点像屈原在《离骚》中所塑造的那样一种知识分子形象。小说写他在高原不断奔波,来回行走,到处游荡,带点流浪汉小说的感觉,有漫游式小说的意味。在这个过程中,凸显主人公的人格精神和人格意志,凸显主人公浪漫的、理想的情怀,然后再批判现实,反思现实。
刘醒龙的《天行者》是一部歌颂民办教师的小说。“民办教师”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你很难想象,在西方人眼中,老师就是老师,老师怎么还有公办和民办之分?因此他们根本不能理解怎么会有民办教师这一说。民办教师是我们特定的社会体制所导致的结果,他们大都来自穷乡僻壤,越是贫困落后的地方,民办教师就越多。有个统计数字,全国的民办教师共有几百万人。只要在乡村生活过的孩子可能都有过接受民办教师启蒙教育的经历。我更愿意把这些民办教师看作一个“特定的知识分子群体”。有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说法,因为他们认为那些“民办教师”文化水平都很低,不能被叫做“知识分子”。但我认为,从道德和精神的层面上来说,民办教师有着巨大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文明之火和文化知识的传承就会在偌大的乡村世界里缺失很大的一块。因此,他们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是乡村知识的启蒙者。我就是村子里长大的,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学校里有很多民办教师,到现在我对那些乡村教师仍然记忆犹新,仍然充满敬意。所以说,我非常同意刘醒龙把他们称为默默前行的民间英雄。书名之所以为《天行者》,就是《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思。我们总说,鲁迅先生是“中国脊梁式的人物”,不久前网络上也热炒“中华脊梁”的评选一事,但到底什么才是脊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民办教师才是真正的脊梁,中华民族少的就是这种人。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来评价《天行者》,标题是《良知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民办教师就是这样一群拥有人格良知的、品格高尚的、默默奉献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中国少了像民办教师这些普通人的支撑,我们的现代化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很赞同一个评委的评价,他说:“《天行者》是一部书写中国现代化隐痛的小说。”“隐痛”就是藏起来的痛苦,表面上看它好像跟我们的现代化没什么关系,但民办教师是与乡村世界的改变、乡村孩子命运的改变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又与中国的现代化密切相关。其实,小说在肯定民办教师的同时,对社会也进行了反思:是什么样的社会体制导致了这种现象?那些民办教师困苦的生活又是谁造成的?整部小说对中国不合理的体制进行了理性的怀疑和深刻的批判。
莫言可以说是当下中国的顶尖作家。莫言写过好多优秀的长篇小说,大家都说,他早就该获奖了,这次的获奖可以说既是对《蛙》这一作品本身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莫言长期以来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的一种肯定。《蛙》写的是中国农村的计划生育问题。计划生育要从多维度、多角度来思考和看待,一方面计划生育是必要的,我们无法想象,中国人如果不搞计划生育是什么样子。但同时,计划生育也破坏了我们的人口结构,使得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莫言就是从生命的角度来思考和表现计划生育问题的。小说的主人公姑姑是一个赤脚医生,她年轻时雷厉风行地推行计划生育,但晚年的时候却特别害怕听到青蛙叫。“蛙”者,“娃”也。“蛙”和“娃娃”是联系到一块的。她后来反思,她一生可能害死了成千上万个孩子。人到晚年的姑姑陷入一种自我谴责的忏悔意识中,这也是莫言借姑姑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的一种历史性的反思。更可贵的一点是,身兼叙述者重任的“我”,即蝌蚪,和小说中的收信人——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罪感意识也彼此呼应。“我”之所以忏悔是受到了杉谷精神的感召,而“我”的忏悔意识的产生又与姑姑的故事有关系,这样,三个忏悔的人、三重忏悔就被莫言巧妙地编织到一块儿了,不是写作高手做不到这一点。莫言《蛙》中罪感意识和忏悔意识的表达,恰恰是中国文学所缺少的东西。莫言在小说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小说的前面是书信体,后来引出一个话剧,很多人不理解,这到底是小说还是话剧?其实这是莫言的一个文本实验。从艺术文本实验的角度来说,莫言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我们说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莫言也是这样的一个作家。可以说,莫言是鲁迅的传承者。他的批判、他的启蒙、他的罪感、他的忏悔,都是从鲁迅那里来的。所以他也借用鲁迅先生《一件小事》里的一句话——“要榨出自己皮袍下面的小来”,其实他的《蛙》的整个写作就是要把这个“小”给表现出来,创作一部充满生命意识、生命层次的小说。所以在我看来,这次获奖的五部作品里,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恐怕就是莫言的这部小说。
毕飞宇《推拿》的一个突出特色,在于它是一部以盲人为具体表现对象的长篇小说。这个取材本身就体现了毕飞宇的一种人道主义立场,他能关心和注意到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并且用小说的形式去表现他们的生活,这本身就值得肯定。因为他自己有过在特殊学校当老师的经历,所以后来他就产生了写这部小说的念头。《推拿》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我们一般人面对残疾人的时候,大约总抱着一种同情和哀怜的心态,实际上,这其中不自觉地潜含着对他们的歧视。毕飞宇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呢?他最值得肯定的一个地方就是,他没有把盲人当盲人来写,他把盲人写成了正常人,盲人除了眼睛看不见以外,其他的一切都和我们一样,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有互相倾轧、互相争斗,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把特殊人群写成正常人这本身就是他的一个成就,说明他有一种对于特殊群体的人格尊重,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和悲悯情怀的传达。第二个方面,毕飞宇特别擅长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一切描写都是主观化的,都是从抓住心灵这个切入点来进行的。所以,我曾把他的创作称为“心灵现实主义”。《推拿》作为一部表现盲人的小说,由于盲人看不见周围的世界,所以更需要在心理世界上做文章,在这部特殊题材的长篇小说中,他擅长表现心灵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了,他描写的主要就是这些盲人复杂的心理世界、矛盾的心灵纠葛。《推拿》表面上写的是按摩,盲人按摩,这是他们的求生手段,但其实它还有更复杂的寓意在里头:它是一种心灵的推拿。他在盲人的心灵世界里推拿,又未尝不是对读者心灵的推拿。读他的小说,我们的精神境界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接下来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小说的语言特别有味道,自然质朴且又特别地及物,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赵树理,刘震云可以被看作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传承者。再一个就是刘震云叙事上的技巧,他往往采取连环套的叙事方式,不断地转换叙事视角,最后构成一个连环套,就像《水浒传》的写作,一个人物出场再牵扯出另一个人物,鲁智深牵扯出林冲,林冲牵扯出武松,武松再牵扯出宋江,并集中几回讲其中一个人的故事。刘震云将这种连环套式的叙事方式运用到他的小说中去,事实上,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这样一种情形。《一句顶一万句》其实写的是一个说得着和说不着的问题。先说“说不着”,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和一个人在一起,看起来有很多话要讲,但两个人之间真正的心灵、真正的精神却根本沟通不了。用萨特的话来说:“他人就是地狱。”就是说人和人之间是孤独的、冷漠的、隔膜的,人和人之间是无法沟通的。两个无法沟通的人,就是说一万句话也顶不上一句,这就是“说不着”。还有一种是“说得着”,这是指真正的心有灵犀不点也通的人。小说里写了很多“一句”,其实写的是人与人沟通的不容易。刘震云发现了中国乡村世界里人性的这种孤独状态,并且将这种状况通过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刘震云对中国乡村叙事的一个贡献。所以说,什么样的小说好?首先是作者对生活有独到的发现和感悟,然后才谈得上情节、人物和构思。如果你连独到的发现都没有,那这个长篇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恐怕就值得怀疑了。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被圈内人普遍认为是最不离谱的一届“茅奖”评选。由以上的细读分析,即不难看出,当下时代的长篇小说创作确实已经呈现出了一种令人可喜的思想艺术风格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希望未来的长篇小说创作能够很好地延续此种创作态势,能够出现更多的精品力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部茅盾文学奖作品评点
今日分享|茅盾文学奖书单(上)
毕飞宇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推拿》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
听茅奖作家讲述书背后的故事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今日揭晓 共有5部作品获奖
读书||大树还小,“短茅”须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