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永利铔厂

  1937年2月5日下午3时,第一包红三角牌硫酸铔肥在南京永利铔厂(即如今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包装车间缓缓下线。硫酸铔肥即硫酸铵。
  在这一刻,时间定格,中国民族化肥工业刻下了它的原点。
  我们无法追述,那一瞬第一代化肥工业人是何等欢呼雀跃和心潮澎湃,他们抛洒的汗水、流下的热泪、绽放的笑容……这一切,如今都已湮灭在民族工业璀璨的星河。
  然而,历史不能忘记。第一包化肥的诞生,结束了因化学工业落后而任由列强宰割的历史。南京永利铔厂创始人、民族实业家范旭东在《记事》里如此叙述1937年2月5日下午那一重要时刻:“列强争雄于高压合成氨工业,在中华于焉实现矣,我国先有纯碱烧碱,这只能说有了一翼;现在又有硫酸、硝酸,才算有了另一翼。有了两翼,我国化学工业就可以展翅腾飞了。”
  作为“远东第一大厂”和生产硫酸、硝酸、化肥的大型联合企业,南京永利铔厂技术艰深、规模宏大,设计日产合成氨39吨、硫酸120吨、硫酸铵150吨、硝酸10吨。
  从土建动工到产出中国第一包化肥,永利铔厂耗时三年又三个月。在当年,这是足以让中国人骄傲和世界同行侧目的建设速度。首任厂长、“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侯德榜面对列强阻挠,冲破封锁,花十万两千美金聘请美国N.E.C公司完成设计图纸,从德国引进高压机,从美国引进煤气炉、合成塔,还有些设备引自英国、荷兰。与此同时,凡国内能制造的设备均自行解决。
  2015年深冬的一个上午,南京城烟雨蒙蒙,我们一行人驻足南化厂史陈列馆,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中国第一包化肥,它俗称肥田粉。同行的南京辉隆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主立庚说,这是80年前的实物包装。主立庚如今负责红三角牌运营。
  站在中国第一包化肥前,我们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穿梭。80年前,中国人口大约是4亿;80年后,这个数字激增到14亿。而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食粮”,就在我们眼前。
  “面对红三角牌,我只能用肃然起敬形容。”主立庚的语调平缓而庄重,一种油然而生的神圣和使命感突然降临到在场的每一个人身上。(中国农资导报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永久黄“(32)▏灾难!
中国第一包化肥蕴藏最先进技术
山西化肥厂
初中化学式复习大全
建国至今,作为化工人,行业内大事知道几件?
老厂 | 开封化肥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