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生明:唐生智之弟,有名的花花太岁,经毛主席点拨,成我军高官
老覃在前些日子发布了《毛主席来他家拜会绿林好汉,他杀猪赠银相待,他叫凤和,穷困而死》一文,讲的是毛主席领导了秋收起义后,经过文家市转兵、三湾改编,转往井冈山,在古城与茅坪之交的大仓村富户林凤和家拜会绿林好汉袁文才的史实。
袁文才被毛主席的伟人风范所折服,表示尽自己所能帮助红军。
毛主席知道袁文才的农民自卫军缺乏枪支,当场拍板送100支枪。
我们都知道,秋收起义的部队的组成部分虽然有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但主要是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为主,枪支弹药并不充足,怎么会有这样的大手笔,一次性赠送100支枪给袁文才呢?
由于篇幅原因,老覃在该篇文章里没有详细交代,今天来补叙一下。
本来,秋收起义的起义军是严重缺乏枪支弹药的,但是,毛主席在文家市转兵时,意外地获得了一笔“飞来之财”——有人率一个连从汉口坐火车赶到浏阳文家市,给他送来了数百支枪、数万发子弹。
这个雪中送炭的人是非常有来头的,名叫唐生明,其祖为曾国藩麾下虎将唐本友。
唐本友剽悍善战,在跟随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建下赫赫战功,官至广西提督。
唐生明的父亲名叫唐承绪,在辛亥革命前担任湖南省盐务署署长,辛亥革命后担任湖南省政府实业司司长。其后来辞官做实业,富甲一方,在东安有“唐半城”之称。
唐生明共有兄弟四人,长兄唐生智,是国民党军一级上将,名气在祖、父、兄弟中最高;二兄唐生献后来是国民党军少将;三兄唐生毅为国民政府的湖北印花税局长。
唐生明自小生性顽劣,桀骜难驯,父亲唐承绪常常被他气得七窍生烟,偏偏又对他无可奈何。
唐生智不信邪,把这个小弟弟带在身边,亲自管教。
老覃在这里补充一下,1938年初,担任了长沙警备副司令、代理司令的唐生明在湖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张治中的命令下,与常德警备司令兼湖南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区保安司令酆悌对调了职务。当时,沈醉在常德附近的临澧县军统局办的特务训练班任行动术教官,被唐生明提拔到常德警备司令部担任稽查处处长。沈醉后来写回忆录,说自己在做稽查工作时,惊奇地发现,唐生明对常德的地形了如指掌,常常指点他应该到那儿那儿稽查,并明确说出那儿是暗娼居住的地方,那儿又是最易窝藏盗贼的地方。唐生明后来承认,多年前,他大哥唐生智当第八军军长,他当团长,曾在常德驻军。他大哥对他管教很严,为了禁止他晚上出去玩,就把床横在他的房门口,睡在床上,守着,不让他出去。但是,他每晚都耐心等哥哥睡熟,然后从哥哥的床底下偷偷爬出去,到了第二天天将破晓时又从床底下爬了回来。
试想想,唐生明已经是当团攻的人了,唐生智还这样严格管教他,却还根本管教不了。
那么,唐生明小时候的淘气和顽劣可想而知。
唐生智在对唐生明的管教上伤尽了脑筋,见效却不大。后来听人说毛润之在湖南一师附属小学担任主事,专治各种问题少年。于是,赶紧把弟弟转到了一师附小。
毛主席也看出了唐生明是个桀骜难驯的主,就特别关照,和他共处一室,共睡一床,言传身教。
唐生明小小年纪,就有了对革命的向往、对光明的追求,成为了一个深明大义,倾向于人民的人。
唐生明后来到黄埔军校读书,也成为了周恩来的学生,在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时,他也同样送去了一大批枪支。
沈醉在回忆录中提到,唐生明在担任常德警备司令时,严令不准随便抓共产党人。而且,某次周恩来要乘车经常德、沅陵去重庆,唐生明不但在常德境内全程护送,还打了电话给沅陵警备司令孙常钧,要孙亲自负责护送老师出境。
沈醉心怀感激地写,他和杜聿明等人在功德林改造时,唐生明去看望他们,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说毛主席、周总理希望他们认真改造,将来会重用。后来得到了特赦,他到唐家拜会唐生明,发现陈赓大将也在,而且陈赓大将和唐生明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经过询问,才知道陈赓大将在抗战前曾在上海治病,得到过唐生明的接济。
可以说,唐生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也无怪乎在1949年4月,他积极参加湖南和平起义的活动,大力策动了程潜和陈明仁起义,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湖南和平解放后,唐生明出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后来赴香港对“两航”起义做从旁的促进工作。
唐生明从香港归来,任国务院参事,为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病逝于1987年10月24日,享年82岁。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赓向主席介绍:这是我学弟,主席笑道:那你知道我和他的关系吗?
蒋军兵败如山倒,有个高官很倒霉:已逃台岛,却被赶回云南
抗日战争惨痛一战:政委和司令员意见冲突,动用最后决定权
新华社曾狠批一国军高官,4年后身份解密:红色特工,潜伏了14年
1950年儿子被解放军击毙,龙云怒闯中南海,毛主席:你回家看看吧
首位被俘的国军高官被斩首后,导致我党100多人被装麻袋丢进大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