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及城乡 惠聚梦想

      普及城乡 惠聚梦想 

努力让每一位江山人都享有金融服务 

——浙江江山农村合作银行致力于普惠金融建设 

人行杭州中支朱文剑副行长考察调研金融便利店 【图】

                        江山市普惠金融推进会  【图】
                     农信普惠金融服务走进行政村
【图】

 

  一直以来,江山农村合作银行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已任,坚持“做小做散”发展策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在省联社及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人行、银监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关心下,通过实施农村信用工程、银行卡助农服务工程、金融渠道拓展工程、丰收卡推广工程、阳光信贷工程等多项惠民工程,提高支农支小贷款覆盖面,改善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加大金融服务供给力度,构建“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通过实施普惠金融工程,加大对我市农业“两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培育“一村一品”,加大对农家乐、乡村休闲游、农村住房改造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助推“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共同促进幸福江山建设。

  普惠金融实践之旅

 

  一、服务对象大众化

 

  江山农村合作银行以广大城乡居民及小微企业为受众主体,是全市金融系统中服务对象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客户群体最大的金融机构。至201312月末,存贷规模达170.89亿元;其中存款总量100.62亿元,贷款总量70.27亿元;存、贷市场份额分别达33.83%、25.61%,存贷款开户数达43万余户,存贷总量、市场份额及客户量、覆盖面均居全市各金融机构之首。

 

  二、服务网络全覆盖

 

  目前,该行拥有固定机构网点41家,自助银行3家,在村级设立303名支农联络员,建立银行卡助农服务点147个、自助金融服务点73个,是全市网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战线最长的、服务农户最近的金融机构。优化机构网点布局的同时,加强银行电子化自助建设。目前,设有自助银行3个,布设ATM48台,便民POS500台,并在全市已建的304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进驻金融服务,形成了金融机构网点“乡镇全面覆盖、城区广角渗透、村级深度延伸”、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三银并驱”的服务网络体系。

 

  三、产品服务差异化

 

  近几年,江山农村合作银行根据市场变化、结合我市经济特点,创新金融产品,相继推出了“惠农快车”、低收入农户奔小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丰收粮农直通车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农家女创业贷款、金伙伴动车贷款、小营生早班车贷款、阳光信贷等系列普惠金融产品,全面覆盖了小微企业、农户及微小创业者,为各个阶段的创业者提供了差异化的信贷支持,满足各个创业阶段的资金需求。

 

  四、服务平台普惠化

 

  江山农村合作银行为广大农户、小微企业搭建普惠服务平台,使其真正得到实惠。一是信用普惠平台。在政府部门为主导下,在全市范围内广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成功创评信用户92743户、信用村160个、信用乡镇2个、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信用家庭农场41个、信用农家乐31个,9万多农村经济体得到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实惠;二是合作普惠平台。相继与政府部门、担保机构合作,推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农家女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水库移民创业贷款等产品,支持了各领域创业主体创业发展。特别是根据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快速出台家庭农场贷款管理办法,通过贷款优先安排、利率优惠等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我市家庭农场发展。目前已发放家庭农场贷款9000多万元,惠及316户家庭农场。

 

  五、服务方式多样化

 

  连续5年坚持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累计走访农户和小微企业30多万次,先后开展了“农信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进村入企”“服务实体经济”、“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墟日”、“暖企、暖心”等普惠金融主题活动,发动合行员工上山下乡,宣传金融政策、推广金融产品,以实际行动帮助农户及小微企业解决难题。

 

  普惠金融推进之路

 

  20137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工程新闻发布会,随后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开启了浙江普惠金融实践新征程。2013823日,市政府转发了《江山农村合作银行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413日,市政府专题组织召开普惠金融推进会,将普惠金融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江山农村合作银行自开展普惠金融工程以来,围绕三大目标,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一、三大目标

 

  (一)城乡居民及小微企业创业融资更容易。以丰收系列卡为载体,通过信用工程建设,结合农合行现有信贷产品,为广大城乡居民、小微企业、现代农业体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对我市已建的万商城、在建的消防安保市场及规划中的汽车城、商贸城等专业市场提供融资支持。至2015年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分别达到15亿元、25亿元和80亿元,分别占各项贷款总量的16%、30%、90%,惠及客户10万户以上。通过优先安排信贷资金、实行优惠利率、降低担保条件等措施,带动创业促就业。 

 

  (二)城乡居民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更便捷。通过大量投入,以传统的机构网、人员网与现代的电子网相结合,让每一位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金融服务。结合我市“山上经济”特点,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全覆盖”,通过增加ATMPOS机、便民自助终端,创建丰收村村(社区)通工程,不断拓展银行卡使用范围,提高乡村社区网点和自助设备覆盖率,加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实现城乡居民“基础金融不出村(社区),综合金融不出镇(街道)”。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更上一层楼。利用农合行10多年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经验,结合阳光信贷服务平台,在全市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街道),对全市农户,特别是新生代农户(主要为8090后青年)进行授信评定,至2015年末,创建信用户10万户、信用村(社区)180个、信用乡镇(街道)5个,授信覆盖面分别达到69%、61%、26%,实现每个行政村配备支农联络员。

 

  二、五大行动

 

  (一)基础强化行动 

 

  一是利用农合行现有的机构网、人员网、电子网等点多面广渠道优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全面开展乡镇国库集中支付、社保卡、公务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类政府惠民资金代理业务。

 

  二是发挥人多点广的优势,继续开展“走千访万”、“进村入企”等送温暖活动,发动员工深入基层,实地走访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及时了解小微企业及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动积极为三农和小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解决其在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资金困难。 

 

  三是不断提升农户信用等级,增加信用贷款授信额度,通过增加额度,降低利率,支持省市两级信用乡、信用村农户的发展生产。在原AAA级信用户基础上,提升增设AAAAAAAAA级信用户,使农户敢用信,肯守信,创建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 

 

  四是以“阳光信贷”为抓手,通过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打造规范高效、互惠互利的惠农绿色通道。信贷业务办理流程各环节实行阳光化操作,坚持合规收费、以质定价、公开透明,提高办贷效率。

 

  (二)网络覆盖行动 

 

  一是对现有营业网点通过统一装修,进行改造升级,优化网点布置。对符合条件网点通过增设附行式自助银行及设立无人银行拓宽服务渠道,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设立助农服务点(布放便民自助终端),金融普惠实现村级全覆盖,让广大城乡居民足不出村就能得到金融服务。 

 

  二是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为载体,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电子化银行,提供网络化金融服务。

 

  三是加强农村金融指导员及支农联络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升业务素质,以分管客户经理驻村担任金融指导员为载体,利用支农联络员队伍填补信用站撤并后的金融服务“盲区”,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搭建银行与村民信息交流的平台,传递金融政策信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推广金融产品服务。

 

  (三)扶贫帮困行动 

 

  一是围绕我市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扩大扶贫小额贷款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贷款继续实行基准利率,带动低收入人群脱贫致富。 

 

  二是对生产经营正常、资金暂时困难、业主品行良好、有信心走出困境的小微企业,采取不抽贷、不压贷,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政策,维护小微企业资金链安全,确保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严格执行金融服务收费标准,对企业到期还款难问题,推出“循环额度”贷款,减少企业还款压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通过上门宣传、集市设摊、发布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金融知识及农合行相关金融产品及服务,加强对金融指导员及支农联络员的培训,为城乡居民及小微企业提供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让农户及小微企业了解农合行提供的金融服务。 

 

  (四)感恩回馈行动 

 

  一是继续实施丰收卡普通卡开户费、工本费、年费、ATM交易费,卡折省内存取款及转账付出手续费,丰收电话宝跨行交易费等服务费用的减免政策,降低客户金融服务成本。 

 

  二是实施省市县三级信用村联动创建机制,对信用农户实行优先贷款、优惠利率、简化手续,对省级信用村、信用乡农户在享受原信用户优惠的基础上提增0.5倍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再优惠10个百分点;地市级信用乡、信用村的信用户在享受原信用户优惠的基础上提增0.25倍授信额度、优先贷款规模。

 

  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对贫困山区学校、培智学校捐款、捐物,支助贫困大学生,看望敬老院老人,赞助农村体育活动等一系列送温暖、送知识、送服务等公益活动,无偿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五)创新升级行动 

 

  一是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根据我市出台的相关“富民、惠民”政策,结合农合行实际,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政府实施政策提供金融技术、服务支撑。积极学习、引进其它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先进经验、成熟产品及服务方式。 

 

  二是在信用工程创建的基础上,以“阳光信贷”支农服务工程为抓手,以丰收小额贷款卡和丰收创业卡为载体,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贷的便捷措施,推行农户贷款一站式服务,提升对“三农”的服务能力。推进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建设,在小微企业贷款技术化、专业化、科学化上下功夫,让微贷中心成为“个转企”的工厂。同时对接江山两大主导产业、两大特色产业、两大传统产业及龙头企业,加大对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经济的支持与研究,研发与之配套的相关金融产品。 

 

  三是重点围绕种植类、养殖类、农林产品加工及来料加工类、乡村休闲旅游类、商贸流通类和历史文化类六大行业,根据行业特点、需求差异,细分客户群体,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是扶持创业创新。深化小微企业创业培育计划,支持小微企业走创新创业之路,为需转型升级的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适应城镇化带来的居民投资需求,扩大理财、贵金属等保值增值产品的客户覆盖面,增加城乡居民金融性财产收入。(郑伟俊 周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服务“三农”——农村信用社发展之本
农村金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金融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
【经验交流】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金融职能作用
农村金融创新大有可为------关于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调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