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是你爷爷——历史,人性,你、我、他之五

近些年回老家,感觉对我的称呼在转变,到目前为止,已经转变完毕。在十年前,小孩子们都称我谢哥哥或楚哥哥,前几年,慢慢地有小孩称我谢叔叔或楚叔叔,现在全部称我为谢叔叔或楚叔叔。


回到家里,我不禁对着镜子一照,还真的感觉是叔叔了,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楚哥哥了。其实我也感觉到了自己一些细节上的变化,这些年,见到小孩,我也像当年我们的长辈摸我的头一样摸摸小孩的头。也就是说,我从心理上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孩子的长辈,不经意间体现对小孩的关切。


我想,虽然我还是单身,但作为男人,我同样有本能的父爱。为此,我觉得很欣慰,的的确确是发自内心的欣慰,是心理与年龄的统一。不像我小的时候,荒谬的当了几年爷爷。


在我们当地的谢氏家族中,在世的人的辈分主要有“先”、“模”、“作”、“正”、“良”,我是“作”字辈。听老人家说,解放前,春节在祠堂祭拜祖先是按辈分排列的,年龄再大但辈分低,也只能排在后面。而且,平时称呼也不能乱套,我的年龄再小,但我的辈分比某人高,某人也要喊我叔叔或爷爷,否则就破坏了规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虽然分产到户了,但相对现在来说,乡下还是比较传统,春节虽然不到祠堂里去做祭祀活动,但乡亲们在大年初一会相互串门给长辈拜年,辈分高而且年龄大的老者当然是最受尊敬的。因我爸在当地辈分相对很高,所以来我家拜年的人很多。记得我读小学一年级的那年过年,我正在和几个玩伴放鞭炮,有大人走过来,半真半假地说:“楚爹(爹爹,岳阳方言,指爷爷),给你拜年啦。”说着就两手一拱,做出拜年的动作。我很诧异,说:“你比我爸爸年纪还大,怎么喊我爹爹啊?羞死我啦。”对方说:“你是‘作’字辈,我是‘良’字辈,低你两个辈分,当然喊你爹爹啦。”


从此,我就像记数学公式一样记住了如下公式:凡是“正”字辈的要喊我叔叔,“良”字辈的要喊我爷爷,“模”字辈的我要喊他叔叔,“先”字辈的我要喊他爷爷。而且我一度很自豪,因为我们村里有好多“良”字辈的同龄人,看到他们,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你爷爷。”


可偏偏有人对我这个少年爷爷不服气,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和一位“良”字辈的E同学发生了冲突,被班干部告到老师那里。老师是本村人,也姓谢,把我和E同学喊去问个究竟。

 

老师:你们两个为什么打架?

E同学:谢楚军骂我。

老师:怎么骂的?

E同学:他说他是我爷爷。

我:老师,我是“作”字辈,他是“良”字辈,当然是他爷爷了。

老师:嗯,没有错,应该是爷爷,但是你作为长辈,为什么和晚辈打架?

E同学:我爷爷六十多岁了,他和我一样大,怎么是我爷爷嘛?

老师:娘个* ,你还不服气?把你父亲叫来,看你父亲承认不承认?你们打架是谁先动手。

E同学:我们没有动手,就是相互推了几下。

老师:那这样,罚你们两个今天扫操场,谢楚军,你是长辈,带头扫。

 

现在,我想起小时候的那个片段觉得很搞笑,也很荒谬,什么教育?难道是国学教育?抑或是传统文化教育?


八十年代初,虽然不是父母包办婚姻,但也没有现在自由,一桩婚事的促成,必须有媒人作为中介。那时候媒人在物色对象时,不挑选同姓的,据说是怕辈分上乱套,不好称呼。后来我进了中学,接触了法律常识,知道《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的直系及旁系亲属禁止结婚,并没有规定同姓氏的男女禁止结婚。看来传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中国自1949年以后就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婚姻自由,可是到了八十年代,在我们老家,还遵守着同姓不开亲的规矩。


为此,我曾经向老人家质疑过,我说:“我们村里有两位不同辈分的谢姓男子娶了两姐妹为妻,那这两位男子怎么称呼对方呢?他们的儿子同姓,是不同辈分,怎么能成为老表呢?”结果老人家抛出一个更荒谬的规矩,他说:“女子无辈分,出嫁后随丈夫称呼。”


我有时候读历史,不免浮想联翩,教科书上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智慧的民族,然而一个具有智慧的民族为什么有儿童或者文盲当皇帝呢?为什么有那么多昏君、暴君呢?想起我少年时候当了几年荒谬的爷爷,似乎有些灵感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很难找到一种合理性,虽然所谓的理论一套又一套,但基本上是用荒谬解释荒谬,用谎言掩盖谎言,所以封建社会徘徊了几千年。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谈到为什么资本主义产生于西方,就是因为新教伦理中有一种合理性的因素,这种合理性因素促进了现代科技的产生,当然也促进了现代合理国家制度的产生。


到了九十年代,乡下明显转型,一些传统的规矩迅速淡化。那些“良”字辈人的再也不喊我爷爷了,我当然没有什么不适应,毕竟我不是老古董。我更喜欢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子虚乌有的爷爷称呼反而让我觉得荒谬。


2007年国庆节前夕,堂兄给我电话,说儿子结婚,问我国庆节是否有时间携夫人回老家喝酒,我说:“我们的下一辈第一个结婚,我们做长辈的当然回去,遗憾的是没有夫人,就是一个人回去。”


2008年假期回家,看见堂兄抱着一个婴儿在咿呀咿呀的。堂兄看见了我,老远就招呼,并且说:“你看,你做了爷爷啦!”傍边的乡亲也跟着说:“确实,老楚啊,你都做爷爷了,你个人的事要抓紧啊!”


现在,我在城里艰难地做着教书匠,有时候夜深人静,想:“我已经做了真正的爷爷,可是,理想依然是理想,学业上一事无成,一生一世就这样平平庸庸么?还有,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位心中的她?什么时候能生下一位可爱的宝宝?宝宝一生下来,就是叔叔啦。”


我本能地摇了摇头,打开电脑继续查资料。


好友印刷之巅竟然在QQ上称呼我“谢爹”!


天啦!我有这么老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老规矩:在称呼上的谦称、尊称、对长辈忌呼其名、别充大辈儿
中国人的姓,名与字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二十三:方言里俗话排行
【望安山文学】张文彪||高辈分的尴尬(散文)
称呼(16)
春节必须教给孩子的四大礼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