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章】巴菲特:高估盈利致险企多发高管奖金

巴菲特:高估盈利致险企多发高管奖金
2012-11-01 10:00 作者:刘俊来源:证券日报 

世界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一家以保险为主营业务、涉足多领域的金融控股公司。其保险资产中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是美国第三大汽车保险公司,通用再保险是世界四大再保险公司之一,此外还有国民保险公司(NICO)等多家保险公司,其他业务包括传媒、制造、零售和银行等。

2011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营业收入为8200亿元人民币,排全球保险公司第三位。当年净利润为779亿元人民币排名第一,比第二名美国国际集团(AIG)高出66%。按2010年底市值计算,伯克希尔市值为1.3万亿元人民币,排名全球第一。2008年次贷危机中,伯克希尔的市值上升至全球保险公司第一位,此前一直占据首位的AIG的市值则大幅下降。

成立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保险业务由小到大,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其中的经验对于转变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理念、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多年以来,巴菲特多次在其致股东信中说明其对保险经营特征的看法。

(一)产品容易同质化、供给弹性大。巴菲特认为,保险公司提供的都是标准化产品,条款费率也是公开的,很容易被同业所模仿。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公司建立基于商标、专利、商业地段和原材料的竞争优势的难度更大。许多投保人不太在意产品的差异性,更在乎价格。在供给方面,一般行业扩大产能需要有前置期,而保险公司只需要增加资本就可以迅速扩大承保能力,保险公司的产能控制只是承保心态上的控制。

(二)行业容易产能过剩。由于产品同质化、供给弹性大,保险行业很容易发生产能过剩。除了股市大崩盘或巨灾导致一些公司退出外,保险业经常处于过度竞争状态。那么,为何美国大部分保险公司70年代以前一直能够盈利呢?主要是受益于产险业当时是一个卡特尔寡头市场,几家主要保险公司订立近乎管制的价格,使市场主体基本都能盈利。当时,保险公司很少降价吸引客户,而是主要通过提高佣金以竞逐强势的中介机构。但是随着管制价格时期的过去,新进入者会毫不犹豫地使用价格作为竞争手段。要改善保险公司盈利状况,惟有紧缩供给。而保险业紧缩供给不需要关闭厂房,只需要克制签发保单的冲动。但是很多保险公司宁愿签发低价保单,也不愿意丧失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只有自然界和金融市场的大风暴才能使保险公司收手。当行业供给出现暂时短缺时,保险公司又会迫不急待地投入资金扩大产能。所有单个保险公司所做的对自身有利的事情,对行业整体却带来负面影响。

关于保险公司打折竞价的倾向,巴菲特还有更为生动的描述。在一般行业,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是现金周转不灵,但保险公司在倒闭时还可能现金充足。因为理赔款一般在收取保费相当一段时间后才支付,所以一家保险公司可能要在耗尽净资产之后许久才会真正耗尽资金。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活死人”,通常更竭尽全力以任何价格承担任何风险来吸收保单,以保持现金持续流入。这种态度就好象一个亏空公款去赌博的职员,只能被迫继续贪污公司的钱再去赌,期望下一把能够幸运地捞回本钱以弥补以前的亏空。

(三)保险赔付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巴菲特一直强调,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基本上必须每年增长10%,才能避免承保亏损,因为保险赔付会保持约10%的年增长速度。其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会使人身和财产的赔付成本不断上升,同时社会和法院也存在不断扩大保单赔偿范围解释的倾向。从实际情况来看,保险公司赔付确实一直保持上升趋势。1989年,巴菲特计算此前25年保险赔付支出的年增长率约为11%。

此外,保险赔付还具有长尾性,尤其是在责任险等领域。1981年至1983年间,GEICO决定尝试开展某种产品责任险,这类风险看起来似乎不大。事实上,公司当年也只收取了约305万美元的保费,并用其中298万美元投保了再保险, GEICO仅留下7万美元。可是这样的安排,竟让公司留下了难以抹灭的惨痛经验, GEICO后来陆续承担的损失总计高达9410万美元(其中再保也发生了违约),约为所收取净保费的1000多倍。

(四)保险经营成本具有一定的估算性。由于保险经营的特性,保险公司很难事先准确计算已报告和未报告案件的最终成本。而合理估算成本对保险公司十分重要,低估成本会导致错误的保单定价。GEICO在70年代发生经营危机,就是因为该公司连续几年低估损失准备,导致公司保险定价过低,保单卖得越多,亏损越大。此外,保险公司还为过去高估的盈利支付过多的高管奖金和税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菲特对保险业的观点(上)
经典陪读:巴菲特历年致股东信精要11
巴菲特最关注的不是盈利而是成本
​解读199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成本决定着大多数企业命运
刘建位全文翻译巴菲特2013年致股东的信(3):保险业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