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出土西周青铜器

摘要:学习朱凤瀚先生《中国青铜器综论》河北出土西周青铜器小节的读后,以下简称“综论”。河北省出土西周青铜器综论记录目前发现比较重要有元氏县西张村,邢台南小旺,邢台葛家庄,迁安小山东庄。

先讨论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葬出土青铜容器,出土有鼎一、甗一、簋一、爵二、尊一、卣二、盉一、盘一。鼎簋都现垂腹状,据线图爵流尾上扬直腹壁卵底刀形三足外撇之势伞状柱帽近鋬或早至成康。尊侈口两段式垂腹,卣整体宽扁盖子两侧有犄角,尊卣风格都是昭穆时期,如此宽扁偏穆王。综上这个墓葬大概是穆王偏早。甗、盘、盉制作粗糙且盉盖与器一体皆明器。

所出攸鼎 铭文攸作旅鼎,书体粗陋。发掘者认为攸为墓主。鼎垂腹无以复加程度,斜直壁于腹底呈锐角,这种素面垂腹鼎流行与西周中期偏早即穆王时期。

簋垂腹四耳长垂珥,腹部饰卷鼻象纹,形制纹饰类似邢侯簋,年代大概都是康昭之际。铭文大概意思是戎人大举进攻軝,邢侯对戎作战,命臣谏率领亚旅驻于軝。臣谏对邢侯说:向您行李,我的儿子亡,母弟有长子我把他托交给您,叫他学习政事(服)。这只簋器主是臣谏,他是邢侯手下。

左图1925年荷兰展中的邢侯簋,仍是尤摩弗普勒斯(George Eumorfopoulos)的藏品,还没到大英。先秦四耳簋很少见,臣谏簋与邢侯簋如此相似更是罕见,会不会同时器同一个作坊制作。随州叶家山曾国M107有一只方座四耳簋铭文“邓监作尊簋”,这只簋铭文值得研究。

尊卣铭文同,大致意思:叔䟒父说,我老了不能管理政务(御事),攸谨慎行事,不能以为自己年少。兄长我给你制作小酒器,你用它宴飨你的軝侯,招待使臣(出内事人)。攸你要谨慎(敬哉),这件小酒器不要毁掉,看到我的时候,我还要用它请你品尝。簋及卣铭文释读引自李学勤《元氏青铜器与西周的邢国》

臣谏与叔䟒父是同人的一名一字,从铭文可见西周氏族世官制度。臣谏,他是邢侯手下,没有子嗣,把母弟长子托付给邢侯,想让侄子继承自己政事。他弟弟在軝国做事,他受命邢侯来軝驻军,由于年纪老了,不能管理政务,告诫弟弟攸让其谨慎行事。(簋铭把弟弟孩子托付给邢侯,其可以学习做事,肯定在当时是成年人了,对弟弟还是不放心,可见西周时期官僚贵族家族一面)。

西周时期王畿地区墓葬配置青铜明器已知陕西扶风县法门镇强家村一号西周墓,时间在西周中期偏晚,大概懿孝夷时期。明器参与青铜器组合在春秋初期比较流行,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M2012,平顶山应国M1,北赵晋侯M93晋文侯墓等除精美青铜礼器外皆配置相对粗糙青铜明器。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葬大概穆王早期,昭穆以前出土青铜器容器墓葬配置青铜明器在西周考古中似不多见,由此可见周人随葬制度相联系的宗教观念发生了某些变化。

邢台南小旺西周墓

M23玉戈,直内中间一圆穿,长条形援有脊,援本处有两圆穿,阑处两面各镶嵌青铜兽首,或固定戈柲之用。玉戈是依仗礼器,高级贵族之物。青铜兽首可以移动的,邢台博物馆展览兽首正对。

M28有腰坑,出土青铜器鼎二,爵觯尊各一。墓有腰坑是商遗民,铜器已不是爵觚组合,进入西周后随周人礼制爵觯组合。图片没有发表器不知收藏哪里,综论线图我上课写了很多东西。一只盆鼎柱足偏细,口沿下一周纹饰带。一只鬲鼎腹深小于柱足腹饰兽面纹(鬲鼎昭王时已罕见)。尊商末周初三段式觚形尊圈足下有阶,腹饰兽面纹。所出青铜礼器皆西周早期风格。

邢台葛家庄西周墓          1993年至1997年发掘,有大型墓五座,中字形墓一座,甲字形墓四座。学者多认为这里大概就是西周初邢国所在,但证据略显不足。若是则其中必有某代邢侯墓,因多数墓葬被盗无法求证。商王第十三世祖乙国都也在这里。“从大型墓葬内铜锈痕迹及二层台上铜器摆放痕迹可知,原墓内应存有大量铜礼器,且有大型重器(有的仅圈足直颈即达30厘米)”。圈足30厘米估计是青铜簋,通常圈足簋高10几厘米,圈足直径20厘米以内。青铜瓿殷墟三期后没有了,其他圈足器比如盘圈足更小。

其中M73出土鼎一 簋一   

M73出土簋 铭文 竝作父宝尊彝,形制及纹饰配置似成王二十八年觉公簋。侈口束颈鼓腹高直圈足下有阶,兽首环耳勾状垂珥,口沿下饼状涡纹加折身夔纹正中浮雕兽首,腹部竖棱纹,铭文字体也是早期风格。

M73鼎据线图 鼓腹,圜底,柱足,双立耳,口沿下细密云雷纹上四瓣目纹加饼状涡纹。内壁铭文戈字。综论说“鼎簋形制与殷墟三期二段器形相同”,类似小圆鼎商末周初多见。簋形制、纹饰在此期有类似,赛克勒藏帝辛时期(希聿)簋即是一例。

M16出土短剑    这只鹰首短剑形制北方草原文化,在柄与护手相接处剑身有”省变“二字,其意不详。

纵观邢台发现西周墓葬多有高等级中字形甲字形墓,可惜大部被盗,没有发现青铜器中金文有关封邢内容,关于邢国地望在此地等很多问题没有确证。一切结论要有证据,凭空想象不是做学问。

迁安小山东庄西周墓  1983年在迁安县小山东庄一残墓中发现青铜器及金饰品,其中鼎三簋一。

铭文首字不能释读 爵作宝尊彝。鼓腹环耳大垂珥高直圈足有阶,腹饰大兽面纹形制西周初期。

鼎之一(据线图)附耳圆鼓腹三柱足上粗下细,穹形盖子三矩尺状钮,中间一半环形钮,似春秋中期后形制,口沿下纹饰西周早期的列旗兽面纹。有铭文“作尊彝”位置不详。形制西周早期“中原”未见,纹饰中原风格,或为当地制作之物。用春秋晚期蔡侯鼎诗作比较

这是1955年安徽蔡县蔡侯墓出土的蔡侯鼎。蔡国是文之昭,最早立国于今河南上蔡,前531年迁都于今河南新蔡,前493年蔡昭侯迁都下蔡即今安徽寿县,这些迁都是楚国威胁造成的。蔡国在战国前期即前447年亡于楚。蔡昭侯在位时间前518年至前491年。这个墓出土的青铜器多为春秋晚期风格,有些器近楚系风格,这只蔡侯鼎即是。迁安小山东庄出土鼎有些近似这只鼎,但是蔡侯鼎柱足位于下腹部了,这是春秋晚期楚系青铜鼎特征

鼎之二 深圆鼓腹圜底柱足,腹深大于柱足,这种形制似晚商小圆鼎多见。腹饰乳钉纹且乳钉纹满饰于腹部,商周时期器腹饰乳钉纹多在斜方格内,且器口沿下必有一周纹饰带作装饰,据线图这只鼎可能没有斜方格也没有辅助纹饰带,这种纹饰配置纵览商周时期“中原”青铜器未见。这只鼎应该也是当地制作。

商周时期青铜礼容器制作地问题很难讲的,某地发现铸铜作坊出土某类陶范那么我们认为相对应形制纹饰铜器是这里制作,这种情况只是很少例子,大量青铜形制纹饰陶范没有发现。现在通常认为在“中原”考古发现青铜器都是“中原”制作,到底“中原”哪里制作呢?以晚商为例,殷墟孝民屯铸铜作坊遗址发现陶范对应青铜器肯定是本地制作,殷墟以外地区考古出土青铜器与殷墟青铜器风格近似也是殷墟制作吗?同一考古单位出土的形制纹饰与殷墟青铜器有差异的铜器哪里制作呢,我们通常认为这类是“当地”制作,可是以当时制作水平“当地”有能力制作青铜礼器吗?而且殷墟以外地区似未见铸铜遗址。有观点认为青铜器都是王畿地区制作,即使某些风格独特青铜器也是王畿制作。

比如山西石楼桃花者这只龙形觥通过比较最近有人认为与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形制近似所以也是殷墟制作。

形制近似,圈足处理方式雷同,都是内凹成底。当然这种观点可以再研究。石楼觥腹阴线鳄鱼纹饰,在先秦青铜器或为仅见。

河北石家庄以南多地出土晚商青铜器,但是这个地区周人青铜器出土相对要少很多,虽与西周墓多有盗掘有关。周人--燕国势力范围已经到了今北京一带,从今长安去燕国沿途河北多是周人势力范围,戎狄势力在今太行山一带,周人要防范这些势力必要加强封邦建国。

周人封邦建国多是在商人方国基础设立,鲁国在奄国,周边小国曹滕薛也是在周公东征剿灭小国基础建立。

1991年定州北庄子发现晚商墓葬四十二座,出土大量青铜礼容器,有些青铜器很少见,如方形提梁卣,提梁端蟾蜍提梁罐,且多有族氏铭文,上面双目下面手隶定为“目目 下面攴”。还有高等级墓葬才会配置的象征军权的青铜钺,如此靠北商人高等级墓葬不多,可惜北庄子商代墓葬发掘报告语焉不详,大部分没有发表,很多青铜器不知出土具体墓葬。这个区域周人有什么遗存考古未知,不管从山西还是河南这里都是去燕国必经之路。这个地区考古工作任重道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
宝鸡(弓鱼)氏墓地出土青铜器——纸坊头
【青铜有话说】第二期:吉琨璋讲晋侯(臣斤)pǐ壶
曲村晋国邦墓地出土青铜器
李学勤: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奥秘
??旌介村——不在书本里的历史,就在你眼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