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语言流行,是耶?非耶?
作者:王艳坤 文章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09-06-30 15:39:29


在年轻人集中的地方,我们随处可以听到诸如"BT"、"晕"、"倒"这样的网络语言。曾几何时,
这些稀奇古怪的网络名词已经取代了人们对"变态"等词汇的正常表达,网络用语的爆炸程度已
到了让人瞠目的地步。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语言",批评声有之,赞扬声有之,网络语言究竟
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网络语言如此着迷?什么是网络语言?它的特点是什么?也
许我们每个人都说不太清楚。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语
言形式,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动画和图片
。网络语言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及张扬个性而采取的一种快捷的自我表达
方式,因为特点鲜明、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简洁准确,久而久之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
网络语言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充满争议的新鲜事物,爱它的人爱得发狂,恨它的人恨得刻
骨!爱它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爱的理由,恨它的人也言之凿凿。
批评者中以老师,学生家长和语言学家占多数。首先,部分老师认为学生将大量网络语言带进
课堂,让他们感到云山雾罩,影响了正常教学的进行。同时,青少年正处于接受基础教育的阶
段,思想活跃,接受力强,但知识面相对狭窄,驾驭母语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够。如果对网
络语言不加以限制,任由他们学习那些鱼龙混杂的网络语言,就可能影响孩子们的文化修养和
对传统语言的感悟能力。
而网络语言也让多数家长感到很晕,平时和孩子交流,时不时冒出的一句网络语言也会让他们
成为丈二和尚。而且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孩子们标准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影响其学习
成绩。最重要的是网络语言中夹杂着太多的不良信息,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障碍。

批评者中声音最为洪亮的当属语言学家。他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踏和颠覆。他们担心现行的语言规范正在面临着"礼崩乐坏"的威胁,因
此必须对网络语言进行纠正,必要时要通过立法禁止。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
时担忧地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一是受西方语言冲击,汉语被严重地'西化',其二
就是受到网络等大众文化及现代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同化。"
然而,与一些正统语言专家回避甚至鄙视网络语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网民却对网络语言
喜爱有加。首先,他们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
简单、幽默的特点,能够使网上交流锦上添花,使大家说话更遂心更直率。网络语言在某种程
度上是他们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宣泄情感,自我解压。
其次,网络语言的诞生更多地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有其自然的生命力,其中的一些
词汇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为大众所接受。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体现了新的时代精
神,不仅不会阻碍传统文化的发展,反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扬。
面对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笔者倒是认为,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
言,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别的全部拿来。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时代车轮前进的印记。这
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网络语言虽给传
统语言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传统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
其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网络语言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
络语言要保持一定的宽容。
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网络传媒,语言文字及
其表现形式一直在演变着。语言也存在"物竞天择",变化才能带来新的发展。网络上出现的新
词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如果时间证明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
起考验,那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并给予传扬。一位语言学专家认为,人们应当以更加积
极的态度去对待网络语言。纵观历史,人类的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远
的不说,比如近年国内兴起的股民专用术语,熊市、牛市等单词已经远远超出了股市的运用范
围。现在的小孩,都是从读图时代长大的,他们需要更加简单、形象的交流工具。网络语言的
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
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
新陈代谢。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地进展,就必然会经
常出现新的词语。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已经
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想方设法消灭它,消灭它也不现实,我们所能做
的是要积极引导,驱利避害,合理规划,努力使网络语言向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发展。

面对网络语言,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保持必要的宽容,不回避其缺点,同时积极挖掘其有利的
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住语言生活
怎样看待网络语言
网络用语演进,不滥用不恶俗是前提玉渊杂谭
恶搞汉语,是一种文化无知
石上|网络时代语言的觉醒之路
网络造词成风 专家:或致文化内涵缺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