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岛历史文物古迹概览

青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青岛地区就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早期的东夷族先民,用自己智慧勤劳的双手,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创造了青岛地区最早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这些历史文物遗址,既有记录原始社会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又有以平度东岳石村命名的岳石文化遗址。而其中享誉海内外的平度天柱山魏碑、齐长城、田单大摆火牛阵的即墨故城、秦始皇三次东巡的琅琊台、气壮山河的即墨田横岛、青岛八大关近代优秀建筑群、青岛近现代建筑等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量的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既是青岛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宝贵资源。

在中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历史命运中,青岛与影响我国前途命运的不少重大事件紧密相连。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的《马关条约》,到1897年德国武力侵占胶州湾;从“五四”运动“收回青岛”所引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到三十年代青岛中共青岛地下党支部建立后青岛的工人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是我们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着新中国迈进的重要阶段。在这场历史巨变中,青岛人民百折不挠、英勇奋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特别是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奠定了青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地位,也留下了无数的近现代文物建筑,形成了青岛在近现代文化发展中的历史框架。纵观青岛的每一处历史文物古迹,都记录着青岛人民勤劳勇敢、前仆后继、创造历史的拼搏;每一处文化遗址,都是一部包涵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辞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处

1.即墨故城遗址(东周)
即墨故城位于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因城设于朱毛村(春秋时大夫朱毛曾居住,故名),又称朱毛城。西汉时,胶东国康王曾设都于此,所以又称康王城。历史上即墨故城发生的举世闻名的“田单破燕”事件,即“火牛阵”,已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奇取胜的典型战例之一。

2.齐长城遗址(东周)
齐长城为春秋战国时在齐国境内修筑的长城。它西起古代的平阴县北部(即近肥城县西北六十余里的广里、古防门以西),东至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于家下河村北处,全长一千多华里。齐长城胶南段位于胶南市境中部,自西而东,横贯胶南市5个乡镇,全长55公里。

3.天柱山摩崖石刻(东汉—北朝)
天柱山,位于平度市北五十华里大泽山脉,海拔280米。因为有丰富的历代刻石而享誉海内外。这些刻石都是我国稀有的书法石刻艺术的瑰宝。其中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于永平四年(511年)所书镌的郑文公碑,举世闻名。

4.德国总督府旧址(1903—1906年)
总督府位于青岛市南区中部的观海山南坡,面对小青岛和青岛湾,是德占时期德国最高统治机构,又是总督办公的地方,故又称“总督府”。始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是一座砖石和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

5.德国总督官邸旧址(1905—1908年)
总督官邸旧址位于青岛市南区龙江路26号,是一座典型的古堡式建筑。初为的在青岛最高统治者的官邸,故名“总督楼”。总督官邸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茨设计,建筑总监施特拉赛尔施,始建于1905年,1908年全部完工。1999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6.八大关建筑群(清、民国)
八大关建筑群位于天平山南麓,汇泉角与太平角之间,南临太平湾,北依太平山。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闻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胜地,又是优美的风景区。因其中有八条带“关”的路名比较著名,而惯称为“八大关”。这里的建筑有20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因此又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处

7.城子遗址(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遗址。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城子村东的高台地上。此处原为古不其城的东北角,地势较高,俗称“东城顶”。遗址北临墨水河,西与胶州湾相望。遗址除龙山文化遗存外,还有周代汉代文化遗存。

8.东皂户遗址(新石器时代—商)
遗址位于胶南市琅琊镇东皂户村东南,南临皂户河,西边部分遗址压于民房之下。遗址地势呈台状,俗称“金囱选薄”,197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有石器、陶器、兽骨、鹿角等。

9.南阡遗址(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早期文化遗址。位于即墨市金口镇南阡村西约40米高台地上。遗址距现在的海岸线不足3公里,南部和西部各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围绕,1979年考古调查时发现,出土有陶片、石器、红烧土块、贝壳等。

10.石源遗址(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即墨市留村镇石源村西,坐落于群山环抱的盆地状地带上,南临墨水河,当地群众称为“西城子”,1958年修水库时发现。出土有陶片、石器、红烧土块、兽骨等。

11.三里河遗址(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村西侧。1974年秋和1975年春的两次发掘,发现遗迹和遗物相当丰富。地层明显显示下层为大汶口文化,上层为龙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石器、玉器、蚌器、陶器等文物,其中的蛋壳陶高柄杯工艺精湛,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12.徐家沟遗址(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即墨市移风店镇徐家沟村西南100米处。遗址以西是大沽河,197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有石器、陶片、红烧土块等遗物。石器有刀、簇、铲等。可辨器形有罐、鼎、盆等。

13.东岳石遗址(新石器时代)
我国岳石文化的典型遗址和命名地。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淄阳河水库北部的高台地上,西北与东岳石村有一坝之隔,东依大泽山,南望高望山河明堂山。1960年发掘出土石、骨、陶等文物近千件。该遗址的发现,是青岛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为研究山东龙山文化的去向和夏、商时期的东夷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14.西皇姑庵遗址(西周)
西周遗址。位于胶州市张家屯镇西庵村东南部的高台地上,遗址南临胶河,文化层厚约2-3米。1976年春对该遗址进行了一次发掘,清理了西周时期的一个车马坑和两座墓葬,车马坑内殉葬一车四马一人,出土了一批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根据车马坑出土的随葬品和采集的器物考察,该遗址是一处奴隶主贵族墓地。

15.琅琊台遗址(东周—秦代)
春秋战国至秦汉建筑台基。位于胶南市琅琊镇夏河村东南5公里处。遗址三面临海,海拔183米,呈船状起伏于众山之上。春秋战国时期,琅琊已成为港口城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有三次登琅琊。其中珍贵的琅琊刻石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16.财贝沟墓群(东周)
东周时期墓葬群。位于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安乐村西侧的一条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米,深5米的大沟内,北接源头河,东南400米处,即为商、周时期的霸王台遗址。出土有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青铜器,有腹饰窃曲纹的鼎、腹内饰鱼纹的盘、提梁壶及盘、豆等。

17.田横五百义士墓(西汉)
西汉墓葬。业务即墨市东部的田横岛西峰之巅。田横(?—公元前202年)战国齐田氏之后。刘邦称帝后,一再遣使者招降田横。田横与门客二人去洛阳,行至洛阳三十里外的偃师驿站,羞为汉臣,自杀身亡。留岛的五百徒属闻横死,亦皆自杀。后人感其忠烈之举,收五百义士遗骨合葬于岛顶,并立庙祀之。

18.小桥墓群(汉代)
汉代墓葬群。位于即墨市王村镇小桥村东西两侧的四个小山坡上。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共有汉代墓葬19座。1977年农民在墓区种地时,曾挖出一枚汉代金质“诸国侯印”。198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一级品。

19.六曲山墓群(汉代)
东周至汉代墓葬群。位于平度市东南25公里处的六曲山上。六曲山系大泽山支脉,南距古即墨城15华里,她东起龙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30华里。墓葬群就分布在古岘、麻兰、云山、洪山等四个乡镇十个村庄的三十多个山头上。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勘探,能确认的大小墓葬有360余座,大部分为汉代墓葬,少数属东周墓葬。古墓群中以西陵台最大,传为西汉胶东国康王刘寄之墓。

20.康有为墓(民国)
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大麦岛村北的浮山南麓。该墓占地1.5亩,墓呈圆形,周长16.4米,封土高2米。周围用石块砌成,砌石高0.60米。墓前树立康有为的门生、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撰写的“康有为先生之墓”碑,碑阴刻“南海康公墓志铭”。墓后植六棵挺拔的龙柏,象征“戊戌六君子”。

21.石造像及碑刻(北魏)
在青岛市博物馆的大厅和展厅内保存着四尊雕刻精美的石刻造像和两座石碑,这四尊佛像是北朝石造像。两尊大佛像迎风挺立,面带笑容,衣角翻飞,飘然欲动,其造型基本相同,各重三十吨,高达一丈八尺,故俗称“丈八佛”,是目前我**存较为完整的单体北魏石造像之一。对于研究我国中古时期的造型艺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22.高家民兵联防遗址(**战争时期)
高家民兵联防旧址位于平度市东北三十公里的大泽山西麓、大泽山之巅——北峰顶的西南角下。1938—1945年**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代民兵组成民兵联防,运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雷阵、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六百余次,粉碎了日寇的一次次扫荡,取得了伟大胜利。

23.青岛德国**署旧址(1904年)
青岛德国**署旧址,位于市南区湖北路29号,德式公共建筑。始建于1904年,次年建成。建筑平面呈L型,正门南向,立面为不对称建筑造型,东南角有一钟表塔楼,总高约30米。

24.江苏路基督教堂(1908—1910年)
基督教堂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5号内的小山丘上,背靠信号山,始建于1908年4月19日,建成于1910年10月23日,是当时德国人在青岛的“第一座大教堂”。又因教堂有钟楼报时,群众称为“钟表楼”。

25.浙江路天主教堂(1932—1932年)
天主教堂,又名“圣弥爱尔教堂”,坐落于青岛市市南区浙江路15号,是青岛市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我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1932年动工,1934年建成。有德国籍建筑工程师毕娄哈设计,其外形风格系哥特式建筑。天主教堂1980年重新修复,1999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青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一处

26.天后宫(始建于明代)
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扩建,清雍正后多次重修,1998年进行大修,为青岛市区最早的庙宇建筑。殿堂内供奉有天后、龙王、财神诸神像,其余殿堂用作陈列展览天后文化及民俗文化。

27.海云庵(始建于明代)
海云庵,又称大士庵,位于四方区海云街1号。海云庵创建于明代,近年重修开放。现存正殿三间,及东、西配殿各三间,整个建筑座北朝南,均为硬山式木结构,屋顶起脊较高,正殿前有前廊。

28.于姑庵(始建于明代)
于姑庵,旧名“黄德庵”,位于青岛市四方区错埠岭村东南半里许的山坡上。据《即墨县志》载,清同治年间,错埠岭一带名“岭上”,至光绪初年,又改称“环埠岭”,以后,又因其岭埠高矮相错,群众又俗称“错埠岭”。于姑庵相传始建于唐代,明、清、民国均有重修、扩建。

29.青岛山炮台遗址(德占时期内)
青岛山炮台遗址位于市南区中部偏东的青岛山中部,海拔128米,是市区的第二高峰。系德军1899年所建,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组成,为侵华德军在青岛所建规模最大的炮台之一。1997年11月14日修复并建成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对外开放。

30.汇泉炮台(德占时期)
汇泉炮台,位于市南区东部海滨的汇泉角上,旧称会泉岬炮台。1902年建成,是德国在青岛自建的第一座炮台,北洋军阀时曾加以修建,炮台由石块和钢筋混凝土筑成,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设大炮五门。地下室设施完备,指挥室、寝室、仓库及炊事、洗濯室等布局井然。

31.栈桥回澜阁(1891年)
栈桥回澜阁,位于市南区太平路10号,为青岛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栈桥始建于1891年,长约200米,宽10米。1931年9月,扩建了顶端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

32.伊尔蒂斯兵营旧址(1899—1901年)
伊尔蒂斯兵营旧址,位于市南区香港西路2号。建于1899—1901年,德占青岛时三大兵营之一,砖石木结构,德国建筑师设计。

33.俾斯麦兵营旧址(1899—1909年)
俾斯麦兵营,位于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内),建于1899年,1909年竣工。1914年德国战败后,日军亦以之做兵营,又名“万年兵营”。

34.德华银行旧址(1898—1901年)
德华银行旧址,位于市南区广西路14号,由德国建筑师锡乐巴·魏尔勒设计。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德式建筑。德华银行是青岛历史上第一家外国银行。

35.山东路矿公司旧址(1899—1902年)
山东路矿公司旧址,位于市南区广西路14号,建于1899—1902年。山东路矿公司是1912年由原成立于1899年6月的“山东铁路公司”和成立于1899年10月的“山东矿务公司”合并而成,是当时德国掠夺山东矿产资源的重要机构。

36.游内山灯塔(1900年)
游内山灯塔,位于市南区团岛西南,建于德占时期,为八角形砖石结构,共三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15.4米,正门北向。地下室为机房和仓库。

37.观象台台址(1905年)
观象台办公楼,位于市南区观象二路21号,1910年6月11日始建,1912年1月9日建成,此楼建于观象山顶,大楼平台海拔高度77.76米。整幢大楼以花岗岩剁斧石砌外墙,外形似德国古堡。

38.观象山地磁房(1905年)
观象山地磁房,位于市南区观象山上。始建于1905年,由德国设计师迈耶曼博士设计建造,是外国第一座地磁观测室,主要负责测量青岛及山东沿海磁力,为我国最早研究地磁的专业机构。

39.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1910—1911年)
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位于市南区中山路1号。始建于1910年,德国青年派风格俱乐部建筑。德人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德国三段式造型,平面呈不规则形。

40.胶州帝国法院旧址(1912年)
胶州帝国法院旧址,位于市南区德县路2号,德式公共建筑。建于1912年,德国设计师汉斯·费特考尔设计。整座建筑保存完好。

41.小青岛灯塔(1900年)
小青岛灯塔,位于青岛湾内小青岛的最高处,1900年为德国人修建。于1915年7月17日首次启用。是船只进出青岛湾的最重要航标。解放后对灯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建,现保存完好,是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

42.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1904年)
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位于四方区海岸路18号内9户,始建于1904年,占地面积4060平方米,建筑面积840余平方米,砖木结构,一层。原为胶济铁路四方机车厂职工宿舍,1923年为青岛党组织早期活动的领导机关所在地。党内许多领导人都在此居住工作过。2001年,修复后的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43.康有为故居(1899—1900年)
康有为故居,位于青岛市福山支路5号,始建于1899年至1900年。初为德国总督副官费赖海尔·利利恩可龙的官邸,是一座德式砖混结构三层楼房。1923年5月,康有为来青购买此房作为寓所,直至1927年病逝于此。2000年10月,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修复并对外开放。

44.花石楼(1930年)
花石楼,位于青岛市八大关东侧,第二海水浴场岸顶上的一座长方形花园内(今黄海路18号),始建于1930年11月,因该楼的内部多以莱州滑石装修,又称“滑石楼”。70年代末80年代初始称“花石楼”。

45.闻一多故居(上世纪二十年代)
闻一多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东北角,该建筑建于20年代,砖石结构,地上二层,有地下室和阁楼,屋顶呈四面坡状。闻一多1930年至1932年受聘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教授时在此居住。

46.水族馆(1931年)
水族馆,坐落于市南区莱阳路4号。始建于1931年,为社会各界集资修建,解放前隶属青岛市观象台。解放后,水族馆和产业馆合并为青岛人民博物馆,1955年又改为青岛海产博物馆。

47.老舍故居(上世纪二十年代)
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原黄县路6号),该楼建于20年代。1934年—1937年老舍先生受聘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1935年迁居此楼,其名著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即创造于此。

48.观象二路基督教堂(1938年)
观象二路基督教堂,位于市南区观象二路1号。1938年由鲁东信义会兴建。1940年建成。定名鲁东信义会圣保罗教堂。俄国建筑师尤力普设计。

49.湛山寺(民国)
湛山寺位于青岛市天平山东麓,创建于1933年。有宗教部门使用。湛山寺占地两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共五进院落,布局分三路,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天王殿前左右有钟楼、鼓楼,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硬山顶,内塑释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像,寺前有放生池,寺东有八角七级砖塔(药师塔),共有殿堂一百四十四间。

50.青岛红卍字会旧址(1934年)
青岛红卍字会旧址,位于鱼山路37号,始建于1934—1940年,为集罗马式、中国传统式、伊斯兰式于一体的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418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4108平方米。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红墙松翠环绕,中西建筑风格交相辉映。建筑师刘铨法等设计。

以下简介从略

51.太清宫(始建于汉代◇崂山王哥庄)
52.明道观(始建于唐代◇崂山王哥庄)
53.白云洞(始建于唐代◇崂山王哥庄)
54.上清宫(始建于北宋◇崂山王哥庄)
55.太平宫(始建于北宋◇崂山王哥庄)
56.华楼宫(始建于元代◇崂山北宅)
57.明霞洞(始建于金代◇崂山王哥庄)
58.华严寺(始建于明代◇崂山王哥庄)
59.蔚竹庵(始建于明代◇崂山北九水)
60.关帝庙(始建于清代◇崂山仰口)
61.李家宅头遗址(新石器时代◇城阳夏庄)
62.童真宫(始建于汉代◇城阳惜福镇)
63.法海寺(始建于北魏◇城阳夏庄)
64.马濠运河(元代—明代◇黄岛)
65.北阡遗址(新石器时代◇即墨金口镇)
66.东演堤遗址(新石器时代◇即墨店集镇)
67.丁戈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即墨温泉镇)
68.王吉墓群(汉代◇即墨温泉镇)
69.城阳汉墓群(汉代◇城阳华桥村)
70.刘若拙墓(宋代◇即墨市东关小学内)
71.即墨县衙旧址(明代◇即墨市)
72.雄崖所故城遗址(明代◇即墨丰城镇)
73.中间埠双塔(清代◇即墨七级镇)
74.天井山龙王庙(宋代◇即墨留村镇)
75.金口天后宫(明代◇即墨金口镇)
76.罗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胶东镇)
77.赵家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里岔镇)
78.李子行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洋河镇)
79.大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洋河镇)
80.三妹冢遗址(商代◇胶州铺集镇)
81.牧马城遗址(西汉—明代◇胶州里岔镇)
82.赵家庄汉墓群(西汉◇胶州里岔镇)
83.胶州城隍庙(明代◇胶州市)
84.郭家河岩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隐珠镇)
85.向阳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宝山镇)
86.西寺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大场镇)
87.河头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张家楼镇)
88.高戈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藏南镇)
89.董大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胶州泊里镇)
90.沙梁遗址(新石器时代◇平度南村镇)
91.韩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平度明村镇)
92.宁戚冢(春秋时代◇平度马戈庄)
93.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墓塔林(宋代—民国◇平度大泽山镇)
94.崇德宫(清代◇平度市)
95.城隍庙(明代◇平度市南关)
96.千佛阁(青明代◇平度市东关)
97.美国教会医院(1891年◇平度市城南)
98.彭寿莘故居(民国◇平度市)
99.左家院遗址(新石器时代◇莱西马连庄镇)
100.长清遗址(新石器时代◇莱西牛溪埠镇)
101.葛家埠遗址(新石器时代◇莱西院上镇)
102.西贤都遗址(新石器时代◇莱西望城)
103.南岚遗址(商周◇莱西南岚镇)
104.鲁格庄遗址(周代◇莱西马连庄镇)
105.西沙埠遗址(战国—汉代◇莱西牛溪埠镇)
106.解文卿烈士就义处(1947年◇莱西水集)

——青岛市文物局编·2004年10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日】5·18博物馆日,这份青岛博物馆地图收好了!
经过哪?啥时候通?青岛地铁16条线路开通最全攻略来啦!快来嗨一下~
区市委书记“表态”“点题”!未来五年,青岛十区市这样干
第二章 区划
青岛最值得一看的十大老建筑
小知识:山东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青烟威范围内共有37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