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艺术精品卢浮宫馆藏欣赏
2014-12-30 艺术家傅文俊

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泊里贝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冲击流域命名为“两河流域梅坡塔米地区”。公元前四千年这里出现了由村落到城镇、城邦的“第二次变革”。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其中的重要人物被考古学家称为“大祭司”。公元前三千三百年,出现了最早的、被确认了的文字档案。雕塑家发明了灿烂的浮雕和圆雕艺术。


《城邦君主吉纳科》


《城邦君主吉纳科》

梅坡塔米地区

公元前约2700年远古时期

石膏石,高26cm,宽10.8cm


公元前3000-2000年大部分时间,梅坡塔米地区分为许多城邦,为了得到人们的尊重,城邦君主及显贵们往往两手合拢,以永恒的虔诚祈祷。这个城邦主的小雕像正处于这一姿态。简单的身体造型、脸上突出的长鼻子、有装饰风格的胡须,身体下部为密集绳头编织的缠腰布,与圣事职位吻合,雕像背上的题铭说明他是不知名的城邦君主吉纳科。


《拉嘎士的君主余尔-南舍》


《拉嘎士的君主余尔-南舍》

特罗(旧吉尔苏)

公元前2500年

石灰岩浮雕,高40cm,宽47cm

1888年发掘


余尔-南舍是公元前2500年拉嘎士第一个王朝的缔造者,如果他留下的铭文确实可信,他就是个不懈的创造者,他建立神庙、开凿运河、为诸神塑像。在这块打孔的浮雕上部,身为君主的余尔-南舍正在建造宫殿。他头上平稳地顶着一筐砖。下部,余尔-南舍手持酒杯,在家人、显贵簇拥下庆祝工程结束。据记载,宫殿是为拉嘎士国万神殿的两个主神而建。为使宫殿尽善尽美,珍惜木材是从迪勒姆国(巴林酋长国)运来的。


《玛利城总督埃比伊勒》


《玛利城总督埃比伊勒》

玛利城(幼发拉底河中游)

约公元前2400年

1934年发掘


这个雕像的背上,刻有“总督埃比伊勒献给伊斯塔尔神殿”的字样。总督的头按当时的习俗被剃光,修剪整齐的波浪形胡须下端卷成了优雅的螺旋形。眉上的镶嵌物已失落,但沥青固定的用贝壳和天青石做的眼睛仍炯炯有神。最令人吃惊的是具有自然主义特征的裹腰布,每束羊毛穗子都雕得非常精确。然而这座雕像超出了现实主义的外表,保持了神圣的境界,绝妙地表现出虔诚与笃信。


《纳汉姆桑国王得胜碑》


《纳汉姆桑国王得胜碑》

叙兹

公元前约2230年,阿加德时代

粉红色砂岩,高2m,宽1.05m

1898年发掘


这块碑是阿加德时期无可置疑的艺术杰作,它用于纪念阿卡得王朝第四代国王战胜卢鲁比山民的暴动。雕塑家以少见的戏剧效果刻画了国王向上攀登、走向胜利的情景。身材高大的国王位于中间,居高临下。他手持弓箭,攀登山峦。头盔上的角赋予他神的地位。石碑顶部的星表示神的保佑。这块纪念碑被国王用作宣传工具。公元前十二世纪,埃拉姆的征服者把它作为战利品带走。法国考古学家在叙兹城的废墟中将它发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艺术万年史-026》古代西亚的艺术(上)
论著选刊 | 两河流域王权观念的嬗变
古代两河流域的长老会
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王朝更迭
【两河流域】失落的两河文明1
浅谈两河流域文明消亡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