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道】玉文房 知性与美感的书斋生活
2014-04-18 网络编撰 玉石中国

 

文房用具,

亦即笔、墨、纸、砚的发明与运用,

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



玉文房的文人情怀


中国的书写用具,常以笔、墨、纸、砚四种基本工具为世人所熟悉,并享有“文房四宝”之美誉。从目前出土的文物资料来看,中国的书写用具应当以笔和砚出现最早。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文房用具,包括笔、墨、纸、砚和一些辅助器具,不仅是古代文人表达对中国书法、绘画特殊韵味和效果的实用器具,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其文化底蕴也更加深厚。尤其是当中国人长期以来所钟爱的宝物——玉进入书房之后,这些器具便成为中国文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同时也成为文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玉笔架


发现毛笔的实物,从史前发现的彩陶花纹以及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等方面,可以寻觅到一些用笔的迹象。也就是说,新石器时代原始部落遗址出土的彩绘陶器上,应是用毛笔之类的器具进行绘画的。东周时期,古人在竹、木简、缣、帛上用毛笔书写文字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了。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毛笔,长沙左家公山15号战国墓出土的以兔毫制成的毛笔,应该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笔。其后各地还相继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毛笔。尽管这些早期的毛笔在形制上与今日之笔稍有差异,如有的笔毛是被围置在笔杆的一端,再缠以丝线、并髹漆;有的则是将笔杆底端劈成数瓣,将笔毛夹在其间,而后再以细丝线缠束,并髹以漆,但是它们却为日后文房用笔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品:桃蝠笔洗

砚也称研,汉代刘熙《释名》曰:“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从功能上讲,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它与毛笔一样,均为古代先民发明使用的书写器具,并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姜寨(仰韶文化,至今5000年)遗址中发现了一套原始社会先民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面微凹,凹处放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存有数块黑色颜料,很显然,这是古代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器具,这种研磨器也可以说是早期的石砚,在商周时期也时有发现。如商代墓中出土的研磨器臼和杵以及调色用的玉盘等,都属于砚的早期形制。


就目前资料而言,严格意义上的文房用具,起源于战国至汉代,唐宋时期渐多,明清之际式样更为丰富,流传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远。


作品:云纹印泥盒

汉代,书写用具中的笔、墨以及砚的使用已较为普遍,纸也开始出现。在汉代墓葬中都有实物为证。如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的“白马作”毛笔、广东南越王墓和甘肃武威磨嘴子都出土有丸墨、甘肃天水出土的三足石砚、居延肩水金关出土的古纸等等。特别是汉代毛笔的制作已始考究,十分注重装饰,“极其华丽矣”,有的已经成为可供观赏的艺术品了。据文献记载,天子所用毛笔的笔杆上不仅镶嵌有珠宝,而且在笔的匣子上亦饰有宝物,价值百金。


汉初时期的砚,形态依然比较原始,只是一个圆形扁石,一面磨平,另附一块小研石。因为当时的墨尚不成形,所以需要用研石在磨光的砚面上加水,压墨磨成墨汁。东汉以后,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这种早期带有磨杵或研石形制的器具才逐渐消失。同时,汉代砚的造型也逐渐向多样化方面发展,并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如陶砚、漆砚、铜砚等。目前考古发掘的汉砚中,虽说已出现了圆形、方形等,但仍以三足圆形砚最具代表性。


作品:玉笔筒

镂空的龙纹、螭纹等。线条粗细、风格古朴。从而使砚的地位逐渐提升并兼有了欣赏的意义。如安徽太和县汉墓出土的双龙三足砚,其盖上圆雕相互缠绕的双龙,龙首高昂,身躯盘绕,形象生动,可谓汉砚中的精品。随着汉代人工制墨和造纸术的发明,当时被后人称颂的“文房四宝”已经齐备。东晋时,国家还曾明令以纸取代竹木简。唐宋以后,人工制墨和造纸业便呈现出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局面,玉文房出现,除了笔墨、纸、砚普遍使用外,还出现了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的笔洗、笔架、印章、镇纸等。



玉文具与文人的儒雅情怀


玉器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深具传统文化内涵和儒家思想。自春秋战国之后,儒家赋予玉器的种种传统道德观念不但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与中国古代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自隋唐以降,生活用玉逐渐增多,尤其是文房用玉更加绚丽多姿,那些质地温润,工艺精良的笔洗、水盂、笔筒、镇纸等,既实用,又可随时把玩欣赏,并常以玉之美德,培育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的境界。


作品:熊镇纸 设计:樊军民 制作:马秀芳


中国玉器乃至玉文具所引起的美感,并不仅仅来自于形式,其主要的应来自于构成它的特定因素,即人的因素。是人赋予了它种种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由此才使得天才的艺术大师们把自然美、精神美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把人文观念与社会功用渗透于玉器之中,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丰富且淋漓尽致地体现于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里。同时也正是这种比自然物象更生动、更有魅力的人文观念,使古代君子、文人在领略和玩赏中,从心底涌起一股精神,激发比生活更加色彩斑斓的憧憬,诱发出希望和情爱,同时也陶冶和净化着世人的心灵,培育着文人贤哲的高雅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房中的玉器
文骨匠心:古代文房中的笔类用具
用小叶紫檀制作的十大文房用具,霸气侧漏!
走进御书房[笔觇篇]
文房雅器,禅意十足,尽显中式优雅!
小器大雅话墨床,书案上的文雅气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